第131章 第 131 章

作品:《穿越后我每天都想造反

    第一百三十一章

    “才不是咸菜缸里的卤汁!”朱半子撅着嘴反驳道。

    虽然已经是个身高一米八五的八尺男儿了,但约莫是因为长期闷在实验室的缘故,朱半子在秦朔跟前依旧一副天真孩童的模样。

    “这是上天赐下的神水。”朱半子道。

    “那药水可不能什么人都直接用,用之前一定要先小剂量的实验,知道吗?”秦朔叮嘱。

    秦朔怀疑朱半子捣鼓出来的这种神水就是青霉素。虽然也不能肯定,但是据说这神水是从长了绿毛的腐烂蔬菜身上炼制出来的,秦朔便有了这个猜测。

    穿越后秦朔当然也想捣鼓出神药青霉素,无奈自己脑袋空空,对于青霉素的记忆除了“有人会对青霉素过敏死亡”,其他竟然是什么记忆都没有了。

    好在朱半子不亏是比肩龙傲天的天选之子。

    在朱半子潜心学医后,秦朔曾经指导朱半子制作出了具有一定抑菌、杀菌效果的大蒜素。

    大蒜素的用途极其广泛,能够治疗脑膜炎、痢疾等在古代近乎绝症的病症,且大蒜素的制备相对简单。大蒜捣碎,文火烘干,碾碎后放进高度烈酒中浸泡一段时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便是大蒜素了。

    这是秦朔穿越后少有能够记得的“穿越金手指”了。

    谁知大蒜素就像是给朱半子打开了一道神奇的大门,自此沉迷于各种植物素的炮制提取。九天神水便是再这一过程中发现的。

    北方人家冬日都会腌制、或是窖藏蔬菜过冬。根据朱半子的实验日记,这神水就是取自存放冬菜的芥菜坛子。

    储存不当的荠菜着了夜露便很容易长毛。将长了毛的荠菜继续封入缸中保存,过个一年半载再打开,发霉长毛已经不见了,里头的荠菜也已经全化成了水,这水便是朱半子口中的“九天神水”,对于治疗伤口化脓有着奇效。

    要知道在古代冷兵器的战场上,当场死亡的士兵其实占了少数,真正的大批量死亡实际是由于受伤后得不到妥当的治疗,伤口感染发炎至死。

    在秦朔没有捣鼓出烈酒消毒和伤口缝合术之前,便是秦栖这般的将军在治疗伤口时也仅能用炮烙之术来收缩伤口血管以此止血。

    烈酒消毒、伤口缝合术令秦朔军队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当朱半子的“九天神水”很空出世,秦朔的军队俨然成了“不死之军”,似乎真的成了天道降下的神将天兵了。

    “九爷,我这回真的帮上大忙了吧!”朱半子喜滋滋地看着秦朔,俨然还是那个期待着主家表扬的小羊倌。

    朱半子一直知道九爷对于自己的厚望,也一直想要做出一番功绩来报答九爷对于自己的恩情。无奈定西城一战,自己被俘虏,不仅令九爷丢了脸面,还让九爷破了财。

    而学医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看着自己的小伙伴一个个学成出师,有的成为了精明能干的城务官,为九爷分忧解难。有的长成了凶猛勇武的战士,可以九爷冲锋陷阵。有的改良出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新机械,让九爷地盘上的年产值翻了一番。更有个厉害的,竟然培育出高产粮种。

    看着往日天资不如自己的小伙伴们一个个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朱半子心中自然会有焦虑。可是越是焦虑越要稳住阵脚,而朱半子终究没有辜负秦朔的期望,竟然研制出了堪称能够起死回生的“神药”,在此次的南下战役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做得不错。”秦朔看着笑得像个傻小子的朱半子,鼓励道,“继续努力,过几日我命人送个神器给你,定能助你的医学事业更上一层楼。”

    秦朔要送给朱半子的正是显微镜。先前庄子上烧出了玻璃,因着军事需要,秦朔便命人制作出了望远镜。如今的庄子上的玻璃烧制工艺也越发成熟,烧制的玻璃也愈发纯净,不似以前发蓝发黄。或许可以命匠人尝试制作粗简的显微镜。

    有了显微镜,凭借朱半子的天赋和医学知识储备,兴许能够带领古典中医大跨步前进。从传统的医方治病,转向研究医理、病理,让思维方式相对抽象、复杂、晦涩的中医变得更容易被理解、接受,也更加科学化、精细化。

    鼓励完朱半子,秦朔继续处理公务。

    接连拿下七座城池,秦朔停下脚步驻扎渭城,准备仿照先前在唐海、长芦两县的经验做法,在七城推行新政改革。

    首先杀鸡儆猴少不了,贪官污吏、劣绅强豪,但凡手上犯有人命的,秦朔手底下的稽查队带着苦主、拿着证据一个个上门缉拿。捉拿后就提到菜市场,当场宣布犯下的罪行,尔后就是人头落地。

    一连数十日,渭城七城就没有停止过血光,就连旷野的空气中似乎都弥散着挥之不去的铁锈血腥味儿。起先以为秦朔仁慈可欺的各地大族乡绅们顿时如同拔了毛的公鸡,再也没了耀武扬威的劲儿。

    血色恐怖过后便是安抚稳定民心,对平民百姓发放米粮,对乡绅地主以利诱之,对于书生学子则大开晋升通道,但凡是通过秦朔官方考核的,便能成为一名参与城市管理、手握一定权柄的城务官。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秦朔算是熟门熟路,毕竟这一切早已经在唐海、长芦两县有过历史经验。更何况相较于三四年前,秦朔如今手中的筹码更多。

    一来兵强马壮,五万精兵各个能以一抵十,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魑魅魍魉都是纸老虎;

    二来人才济济,无论是收拢的济世教残部,还是后期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投入城市日常管理运营的人才足有两万之多。

    这些人都是秦朔精心培育出的,攻陷下城池之后,直接可以替换掉当地原本的行政运行系统,接手当地的日常管理运转工作。

    因此,拿下七城后秦朔却也没有感到什么压力,不似先前刚刚拿下唐海、长芦两县时候的焦虑繁忙,光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能令秦朔每日忙得团团转。

    瞧着秦朔歪斜在太师椅上一边翻着各地报告,一边摇头晃脑感叹的模样,一旁真正整理文件的秋桂莞尔笑道,“九爷您这是厚积薄发。”

    秦朔这几年过得是什么日子,秋桂最是看得清楚,便是地主家的佃农也没九爷这般勤劳辛苦的。不谈什么吃喝享乐,光是每日能睡足三个时辰便是天大的了不得了。

    “所以,秋桂你看,此时便是没了我,一切也会照常运转下去。”秦朔随口道。

    “呸呸呸!”秋桂赶忙吐了几口唾沫,像是要霉头给唾掉,嗔怒道,“九爷莫要开玩笑,这样的玩笑开不得!”

    见秋桂动怒,秦朔也收敛了神色,挠挠自己的脸颊道,“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啊,总有一天会面对的。”自打事业越来越步入正轨,秦朔得了空闲便会思索起日后的事情来。

    “呸!”秋桂这下是真怒了,手中的文件拍得啪啪响,“九爷定然会长命百岁的!”

    “那百岁之后呢?再者,人老还糊涂呢,万一我七老八十老糊涂,老年痴呆了可怎么办?”秦朔是真的忧心。

    眼下一切都好,在自己的把控下一切都想着理想的状态发展。可是,以后怎么办呢?自己不想做皇帝,不代表旁人不愿意,那岂不是开倒车,自己的一切努力全都付诸东流了。所以继任者的选择真的很重要啊!

    “那九爷您倒是娶亲生子啊!”秋桂冲着秦朔龇牙道,“亲手培养个合格的继承者来。”

    “这不成的。”秦朔摇头,“孩子又不是我的工具,再说,整日管理政务又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情,万一小孩儿的梦想是当个闯荡江湖的游侠剑客呢?那不是耽误了孩子又耽误了天下百姓么。”

    秋桂:.......哪怕跟在九爷身边将近二十年了,可自己很多时候依旧无法理解九爷的“奇思妙想”,自己大约是还有许多的“进步空间”吧。

    “所以.....还是要推行选举制度吧。”秦朔摸着下巴琢磨着。

    就在秦朔与秋桂一边“闲话家常”一边处理政务的时候,外头送来林锦的急信。

    “这家伙......”秦朔蹙着眉接过信件,随信一起送来的还有一个小木匣子。

    自打林锦在定西城屠城后,秦朔便彻底将林锦视为陌路,年少时的些许唏嘘情谊全部化为云烟。东北方面的各项物产,无论是粮食盐,还是水泥、棉布,一律不得南下贩卖与林锦。

    而林锦也不是个看人脸色的,秦朔这般做派,林锦也不舔着脸皮上门,竟然坚守定西城三年,又一举统一草原。

    如今时隔三年,林锦的信件再度上门,秦朔总觉得不会是好事。

    果然,一打开信秦朔的脸色就变了。

    “九爷?”秋桂看到秦朔脸色大变,连忙上前询问。

    只见秦朔眼中震惊,眼睛瞪得通圆,丢下信,大力打开随信一同送来的木匣子。

    “竟是如此!”秦朔苦笑,跌坐回椅子里。

    木匣子里装着的是一只弹弓,弓身阴铁木材质,通体黝黑发亮,一看便是经常被主人把玩。

    秦朔记得这只弹弓,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可又似乎就发生在昨日——这只巴掌大小的阴铁木弹弓是林锦送给自己的,八姐当初觉得好玩便拿了去,如今这小弹弓又从林锦的手里送到了自己这儿。

    这说明什么呢?结合林锦信中所言,原来八姐和林锦的关系远不止于表面。

    “快!快!”秦朔目龇欲裂,连声高喊,“让上京城里的钉子动起来,将阿爹阿妈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