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 70 章

作品:《穿越后我每天都想造反

    第七十章

    秦朔给自己放了七天小长假,可惜他是个闲不住的,年三十这天什么正经事情都没干,就喝茶嗑瓜子看话本儿了,到了晚间往床铺上一趟,眼睛一闭却怎么也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太堕落、太堕落了!自己怎么能够虚度光阴呢!”如今的田庄就是个草台班子,空架子都还没能搭起来呢,自己怎么睡得着的哦!

    这般辗转反侧了一晚上,第二日大年初一,公鸡报晓三遍,秦朔刷一下就睁开了眼睛,不等睡在外间值夜的李婶儿反应过了,秦朔已经自己起床穿衣了。

    外间的李婶儿听到动静,披着袄子,趿拉着棉鞋跑进来,眼见秦朔都将衣裳穿戴好了,着急道,“我的九爷唉,天还未亮呢!今日怎么起来这般早哦。”昨日赖到日上三竿才慢悠悠地起床,今日怎么又变了?

    “要起床也不知会一声,我也好早起把衣裳烘一烘,您这热身子穿冷衣裳,病了怎好?”李婶儿只觉秦朔胡来。

    “放心吧李婶儿,我又不是纸糊的。”秦朔心下好笑,又觉得暖心,解释道,“昨日年三十歇了一天,浑身不得劲儿。”

    李婶儿才想起今日是大年初一,自己哪里能一张嘴就是这样的话,连忙改口贺新年,祝秦朔新年大吉,诸事顺心顺意。

    “也祝李婶儿新年好,万事如意。”秦朔笑道。

    “今日年初一,李婶儿你自己消遣去,不用顾着我。”秦朔也不是个黑心老板,自己大年初一起床办公还要压着全公司的一起加班。

    “我能有什么消遣。”李婶儿嘟囔道,“自打来了这北边,我多松散啊,每日活计不及往年的一半多。”

    “我只愿能长长久久地跟着九爷,服侍九爷,就这么过一辈子,那多快活,真是做梦都能笑醒。”

    李婶儿没有嫁过人,更没有孩子,以前在大户人家做工。后来那大户人家破败了,李婶儿也被卖了,然后便进了镇北候府。

    以前服侍老夫人,如今服侍九爷。李婶儿只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虽然为奴为婢,虽然几经转卖,但是好歹吃饱穿暖,主家俱是慈善人,已然比这世间的许多女子要幸运了。

    瞧着李婶儿一脸的开心,秦朔不禁升起一股自豪来——唔,看来自己还真是个好老板呢!

    二人说话的功夫,热腾的早膳摆上了桌。

    “九爷,先来块米糕,新年步步高。”李婶儿为秦朔布菜。

    一块米糕下肚,一颗汤圆又落到了碗里。

    “团团圆圆,团团圆圆。”李婶儿又有吉祥话。

    一颗汤圆进肚子,一个饺子又盛出,李婶儿道,“饺子饺子,更岁交子。”

    秦朔一口吞下饺子,问道,“李婶儿,你这是特意学的哪儿的吉祥话啊。”

    李婶儿见秦朔来者不拒,难得好胃口,笑道,“九爷你可不知,今日这顿早膳还真把我难住了。”

    “咱们上京,初一吃饺子,可这北边,初一吃汤圆。你说,咱们从上京来,又在北边扎根,到底是该吃饺子,还是该吃汤圆啊。”

    李婶儿脸上故作为难,然后似如同逗小孩儿似的得意一笑,拍手道,“我转念一想啊,管他汤圆饺子,都是好东西,都吃!福气喜气通通来!”秦朔被李婶儿逗笑了,在李婶儿一连串的吉祥话下塞了一肚子的饺子汤圆和米糕,一早上的碳水足足的了。

    用完早膳,秦朔便坐到了书桌前,将年前拟定的工作计划拿出来修改调整。

    随着人工孵化小鸡逐渐步入正轨,庄子上的养鸡数量一下子激增,如此一来,这些鸡的销路便成了难题,总不能庄子上自我消化吧。

    秦朔如今有两条思路,一是将成年鸡便宜卖给乾元关,供应军营,反正军营也是要采买肉食的,从自己这边购买还便宜些。

    二是直接与老百姓进行以物异物,老百姓们用粟米粮食与自己置换小鸡仔。如此一来,自己只管孵化小鸡,不用耗费人力物力去养鸡。而且自己不收铜钱,直接收粮,省去中间的粮食商赚差价。老百姓得利,自己也得利,双方共赢。

    这般思索着,秦朔在计划书上又添两笔。

    正忙碌着,有仆人来报,说是有人拜年来了。

    “拜年?”秦朔搁下手中毛笔,一时间还未反应过来,心中再一思索便有猜测,“可是文先生他们来了?快请他们进来。”

    今日才大年初一,秦朔在北疆除了兄嫂再无旁的家人,唯一还算熟人的便是济世教的几人了。

    而自从上次文道子将占城稻种送给自己后,济世教便再也没有主动找上过秦朔了,和先前狗皮膏药似的行径判若两人。没成想,竟然在这大年初一上门来了。

    然而出乎秦朔预料,来的却不是文道子,而是那个冷脸青年关月。

    “文先生呢?”秦朔见冷脸青年孤身一人,大年初一也不见什么喜色,一张扑克脸,一身黑不溜秋的黑袄子。说是上门拜年,可却是两手空空。说是拜年的,更像是讨债的。

    “先生早已动身离开,留下我护卫秦公子。”冷脸青年如今对秦朔尊敬了不少,不似头回见面时用花生米丢秦朔那边轻蔑无礼。

    不等秦朔再问,关月从胸前掏出一个小指粗的竹筒,打开竹筒,从中抽出一张轻薄如烟的纱绢来,“上京城来的急件。”

    秦朔接过纱绢,心中正疑惑着,待看清绢布上的蝇头小子,顿时如遭雷劈。

    “二十八,天坛炸,林毅反,皇家困,上京陷。”

    “威武候家反了?!”秦朔大惊,霍然起身。林毅正是威武候的名字。

    “这是你们济世教的飞鸽传

    爷,先来块米糕,新年步步高。”李婶儿为秦朔布菜。

    一块米糕下肚,一颗汤圆又落到了碗里。

    “团团圆圆,团团圆圆。”李婶儿又有吉祥话。

    一颗汤圆进肚子,一个饺子又盛出,李婶儿道,“饺子饺子,更岁交子。”

    秦朔一口吞下饺子,问道,“李婶儿,你这是特意学的哪儿的吉祥话啊。”

    李婶儿见秦朔来者不拒,难得好胃口,笑道,“九爷你可不知,今日这顿早膳还真把我难住了。”

    “咱们上京,初一吃饺子,可这北边,初一吃汤圆。你说,咱们从上京来,又在北边扎根,到底是该吃饺子,还是该吃汤圆啊。”

    李婶儿脸上故作为难,然后似如同逗小孩儿似的得意一笑,拍手道,“我转念一想啊,管他汤圆饺子,都是好东西,都吃!福气喜气通通来!”晓的,否则他怎么能笃定变不可能为可能呢?——皇帝换人坐,那不就成了。

    只是林家造反是想扶持大皇子上位,还是想自己当皇帝呢?大概率是要自己做皇帝的吧,外甥做皇帝与自己当皇帝可是天差地别。

    如果林家失败呢?这个念头在秦朔脑中一闪而过,随即又觉得林家失败的可能性太小了。

    有心算无心,威武候林毅几十年来一直是忠心不二的忠臣形象,所有人都觉得他能够为皇家死而后已,谁会想到他竟然起了反心呢?

    再者,京畿大营和城防卫都在林家手中,皇家在上京城仅剩下的力量就是专门保卫皇帝的御林军了。

    可是林家是在腊月二十八的天坛祭祀上动的手,现场的御林军数量应该不多,而且御林军又被称为少爷军,多为官宦家族的子嗣,战斗力与见过血的京畿营的士兵无法相提并论。

    将脑子里的思路理理顺,秦朔得到两个推测,一是林家成事的可能性很大。二是无论谁做皇帝,对他们秦家影响都不大。

    这般想着,虽然突逢大变,但秦朔心中却很定,拿起挂在衣架上的貂皮大袄套上,呼喝着人牵马套车,他要去趟乾元关与两位哥哥通消息。

    “怎么去北边?”关月不解。他以为秦朔得知消息后会快马加鞭往上京赶。

    “上京动荡,皇位更迭,这消息一旦被北戎部落知晓,定然会趁机来袭,我得赶紧去提醒两位哥哥!”秦朔解释。

    闻言,关月愣住半刻,他没料到秦朔此时想到的竟然是北戎外敌,“难道不去上京?或许有从龙护主之功。”大丈夫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啊!

    “谁家做皇帝与我们秦家关系都不大,该用的还是会用,忌惮防备也一点也不会少。”秦朔一边大步往外走,一边说道,“再说,如今大雪封路,我便是连夜赶去上京,事情也早尘埃落定了。说不定好处没捞到,反惹一身腥臊。”

    届时自己怎么解释自己哪儿来的情报?难不成秦家还暗中养着一堆专业谍报人员么。

    上京巨变,秦朔当然担忧困在上京城的家人们。可是担心无用,只要自己足够强大了,自己的家人自然无忧。

    “九爷,出了何事?”彪叔听人回禀说秦朔着急要去乾元关,连忙赶了过来。

    “没什么大事。”秦朔面上云淡风轻,大声道,“就是想哥哥们了,想与哥哥们一同吃个热锅子。”

    “将家中的鸡鸭牛羊、甜菜粟米全带上,我给我哥拜年去!”秦朔大声呼喝,尔后将彪叔拉倒一旁,低声道,“将庄子上的好手都带着,武器家伙事儿也全拿上。”

    秦朔心焦,他担心林家做事狠绝,倘若他们一方面围困上京,另一方面又引外敌进犯边疆,令各地驻军自顾不暇以至哪怕收到消息也无法回援上京,那才是天大的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