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大庭国

作品:《大周守藏史

    “河图在大庭国?”


    寝宫内,越君披着兽裘,袒胸而视。


    望向大卜那不断冒出裂痕的龟甲。


    大卜手中龟甲猛然一碎。


    大卜道:“是河图的气息。”


    “河图,伏羲之器也,但在治水时赐予帝禹,以救天下,遂难以知其所踪。”


    越君面上带喜。


    “可是真的河图?”若是有了真的河图,越国岂止大国,必定能成为霸主之国,一方称雄也!


    到时,利用河图吞并吴国指日可待。


    当然,这只是越君对那些士大夫,宗室掌权者的托词,他要的……


    越君挥退周围,并道:“起朝,寡人与大卜商议一二,就入殿内!”


    “诺!”


    寝宫内,内侍与护卫们纷纷离去。


    “大卜,河图真能让寡人修不朽长生之道?”


    越君期许,此时何来帝王风范,早些与大卜不和的迹象也顷刻隐匿,如今更多是阿谀之态。


    “哈哈,越君且想上古人族之帝,远古人族之皇,其寿命悠久,就是国中一庶民尔,寿几百亦有之。”


    “河图乃说远古伏羲天皇之器,传于帝禹,其中即使无不朽之物,但长生之物岂会毫无?”


    炼气士眸中意味深长。


    河图洛书,天地至理也,万事万物,皆含其内。


    他乃先天二境的炼气士,本是云游寻机。


    巧之在年前有感河图气息,方入这越国,意图借越国国运,一窥河图……


    他且再道:“君上与贫道有约,寻河图与您,这河图可借贫道参悟三载。”


    “当然,若是河图无长生之术,您亦可凭借帝禹后人,驱使河图,吞并吴国,全据东夷之地,展现越之雄伟,再现帝禹荣光啊。”


    “如此,何必顾忌乎!”


    “好!”在大卜的吹捧与预想下,越君脑海中已经有之得到长生之法与吞并吴国之幻想。


    随即道:“那就有劳大卜……大卜,吾令您为越国太师,统领内外,即可整军,直攻大庭国都,务必拿下河图!”


    “君上!”大卜见越君欢喜,俯首补道:“越君应与大军同征,倒是才可驱使越国国运,镇压河图,在大庭建立越国气运台,以大庭一国之生机,占卜不朽长生之道也!”


    越君闻言,大手一挥。


    “好,寡人就亲征大庭!”


    如此,殿内两人,皆目中带喜,大有渴求,唾手可得之意。


    ……


    大庭国都——


    轰隆隆的搬运声日夜不停,城中央一座巨大的祭台逐渐成型。


    而在祭台周围,那些原本的宫室全都拆除,预留出一块巨大的场地。


    这场地,前通城门,一眼望去即可目视。


    后通大庭宫,似下一刻宫门大开,肃伯将携大庭士大夫而出,开始祭祀。


    可实际上,在大庭宫内,士大夫皆已退朝,殿中唯有宗伯、司马与肃伯三人。


    其议论之隐,如越君与大卜一般,皆挥退四周。


    面对越国的来袭宣战,肃伯揣测难安。


    “宗伯啊,我们,我们要不再允一次,大庭国弱,那越君不过是要些粮食……”


    “君上!”司马上前一步,他可不愿此时再软弱,他忍得够久,忍无可忍。


    “越国要的是割地赔粮,再送风君入越,不说前者,就是后者,君上可有办法?”


    被司马呛话的肃伯羞恼。


    “咚咚咚……”


    木杖杵地的声音从殿外传来,在空荡荡的大殿之中传响。


    随着这如同扣入心底的声音逼近。


    头发花白,面上褶皱,如同老了将死之人的大宰,杵着木拐,缓缓入殿。


    “大宰!”肃伯惊吓,紧忙起身。


    “大宰怎么…”


    “肃伯安,老夫无事,不过是操劳过度罢了。”大宰声音依旧雄浑底气,这让在场的三人都安心不少。


    不过宗伯与司马还是蹙眉。


    宗伯道:“文道可稳住了?”


    大宰点头。


    一旁的司马闻声,嗤鼻而哼,明显是因为大宰暗中的手段而感到不喜。


    大宰道:“暂且说如何对抗越国之事吧,老夫一生为大庭,即使是死……亦然要为大庭而死。”


    大宰掷地有声,这让肃伯心头一安。


    而司马和宗伯却感觉大宰话中有话。


    就听大宰道:“肃伯。”


    大宰扶着拐,一礼而尽道:“建祭台是为战前祭祀,但老夫欲以人祭,唤风氏先祖庇佑,抵挡越国!”


    “人祭!”


    自从周灭商后,就再无人祭之行,此可是周礼禁忌。


    宗伯微怒,厉声道:“大宰莫要胡言,我大庭遵《周礼》,岂能行人祭?”


    司马也有些不悦,但没有宗伯这般激动。


    可肃伯却试探道:“大宰,为何人祭,莫非人祭就能让大庭战胜越国?”


    面对肃伯这般怯弱姿态,宗伯和司马都无可奈何。


    唯有大宰恭敬一礼,解释道:“我大庭起于伏羲氏部落,后分支风姓,为大庭氏,于太行山立足,后又在神农之时为八大部落之一。”


    “……多经磨砺,大庭氏亡于曲阜,又因周氏灭商,分封先贤,随即大庭遗留封于东夷之边,大风之山。”


    “我大庭为祭远古之祖,遂取大风为氏,重建大庭国……”


    “如今已有三百二十一年矣……”


    大宰诉说着大庭往日的辉煌。


    “遂……老夫欲以一风氏,且威望有加之人为此人祭,唤伏羲先祖庇佑,抵御越国来袭。”


    “大宰!”宗伯瞪目,大庭国内确确实实有召以先祖的方法,但用一风氏、且有威望之人。


    这!


    另一边,肃伯神色大振,可又看向大宰,略微忐忑道:“大宰莫不是想以自己为祭?”


    说毕,肃伯都没有隐藏住自己眼中的期许。


    大宰微微一笑,望向肃伯眼神莫名。


    肃伯惊喜道:“可是风……”


    他突然顿住,有些忐忑道:“他会愿意?”


    一旁宗伯挑眉,又皱起。


    这肃伯真是异想天开。


    不过大宰到底意欲如何?


    大宰笑道:“其不知人祭之事玄奥也,我等可隐瞒之,只需引其入祭,其余大有可为啊。”


    “当然,若是不成,那老夫愿以祭之。”


    说罢,大宰眼角略冷,深深望着面色惊喜的肃伯,观其行态,暗自厌嫌。


    “好!”肃伯抚掌大喜。


    若是真能唤了伏羲先祖,何惧越国乎!


    “大宰速速去办,若是奴隶不够,就去征庶民也!”


    大宰低头道:“诺…”


    随即,大宰又道:“君上,还请下令,让司马带兵,防御边关,勒令各城征兵,以作防御,以免祭祀之时,受到越国侵扰。”


    “大宰且去安排,这抵挡越国之事,全权由您老抉择……但务必,一定要抵挡住越国……”


    “若是不敌,立刻投降,即使是成为越国属国,也莫要让越军打入大庭国都……”


    想到大军来袭,兵临城下的情况,肃伯就难稳心神。


    “君上放心,老夫心中君为上也,绝不会让大庭君主受难!”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