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樱花树下的祭坛水獭祭祀

作品:《直播:我的海洋牧场

    此时,江南目送着水獭们离开后,正准备离开,前往鹦鹉山谷。


    忽然,明明已经返回对岸的水獭们又折返了回来。


    它们没有冲着江南而来,而是有序的直奔一颗不远处的樱花树。


    江南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这棵樱花树要更为粗壮,开的花朵也比较娇艳。


    在他的注视下,水獭们很快将樱花树包围,围成了一个圈。


    接着,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石头,轻轻的放在樱花树下。


    并非鹅卵石,只是普通的碎石块。


    噗通!


    陈浩南在放下石头后,率先跳入湖里,以极快的速度返回对岸。


    其余水獭纷纷跟上,一个也没有拉下,包括幼崽。


    在樱花树下放石头?


    这是要干嘛?


    江南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在陈浩南的带领下,洪兴的水獭们又杀了回来。


    跟之前一样,直奔樱花树下,从口袋里掏出石头,再跳入湖里返回。


    如此反复了两三次,樱花树下已经堆满了石头。


    水獭们很聪明,并非胡乱的丢弃,而是一块接着一块铺好,最后再堆积起来。


    乍一看,有点儿像是……


    “祭坛!”


    江南几乎是脱口而出,道:“难道他们要……”


    话还没有说完,陈浩南又从爬到了岸上。


    这一次,它的口袋里没有装石头,反倒是嘴巴里叼着一条大鱼。


    大鱼已经被它咬死了,处理的干净利落,并没有喷溅出粘稠的鲜血。


    重新来到樱花树下,它将嘴巴里的大鱼放在了之前堆积好的石头上。


    看到这一幕,观众们越发疑惑。


    这什么情况?


    水獭好不容易抓到了鱼,却不吃,反而把鱼放在石头上?


    难道要将鱼晒成鱼干后再吃?


    而江南却神色一喜,他越发确定这群水獭要干什么。


    “水獭的祭祀,简称獭祭,没想到这种事情竟然被我碰到了!!”


    江南迫不及待的开口说道。


    “獭祭?”


    “什么玩意?”


    “水獭这种小玩意竟然也会祭祀?”


    观众们越发懵逼,纷纷发弹幕问道。


    就在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水獭从心形湖里爬了上来。


    几乎每一只的嘴巴里都叼着一条鱼。


    因为时间有限,有的没有抓到,则和同伴一起咬着一条鱼,来表示这是它们合作抓到的。


    跟陈浩南一样,它们全都没有吃鱼,而是叼着来到樱花树下,利落的将大鱼放在石块上。


    不断重复中,渐渐的已经放了十来条。


    跟石块一样,它们依旧没有胡乱丢弃,而是按照大小个摆放的整整齐齐。


    场面一度非常壮观!


    且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最后,在陈浩南的带领下,所有水獭用双腿站立,站起身子,两只前爪合十,齐刷刷的闭上了眼睛。


    就跟人类的祈祷似得。


    还真的是祭祀祈祷?


    直播间的观众们嘴巴大张,脸上写着四个大字:难以置信!


    “祭祀?”


    “祈祷?”


    “还真的让岛主说准了?”


    “水獭竟然也会祭祀,还搭建了祭台,今天真的是开眼了!”


    “真的好神奇啊!我第一次见到这种事情,以前更是没有听说过!”


    “这些水獭是准备修仙的节奏?”


    弹幕滚动的越来越快。


    江南不紧不慢的说道:“大家不要震惊,水獭确实会祭祀!”


    “因为它们喜欢捕鱼,又比较贪玩,所以经常会导致抓到的鱼吃不完,无奈之下,就整整齐齐的摆放起来。”


    “不过从洪兴水獭们的情况来看,它们应该不是吃不完鱼,毕竟全都是刚刚抓到。”


    “我猜想它们应该是将巢穴修建完毕了,这才开始祭祀。”


    “在农村,人们盖的房子竣工后,都会进行祭拜。”


    “而在城里,人们在搬进新房子里面以后,还会请亲朋好友来吃饭,庆祝乔迁之喜。”


    “现在洪兴水獭们就是这种情况!”


    “獭祭从古代就已经有了,最早出现在《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


    “在唐朝的时候,人们还会饲养水獭来抓鱼,水獭会帮助渔民把鱼驱赶到渔民的网里,从而快速抓到大量的鱼。”


    “而在捕鱼之前,当时的人们就会让水獭来祭祀,算是一种美好的祈愿。”


    “另外,古人还会通过观察獭祭来推算节日。”


    “水獭祭祀经常出现在惊蛰的第一候,也就是雨水,算算日子,现在确实是二月多。


    “据说在这几天里,蛰伏了一冬天的水獭们会开始出来活动,疯狂的捕鱼,从而出现这种景象。”


    “在《周书·时训篇》就曾写有:雨水之日,獭祭鱼;後五日,鸿雁来;後五日,草木萌动。”


    “可想而知,古人多么的有智慧!”


    “除了水獭以外,豺也会进行祭祀,简称豺祭!”


    听到江南的解释,观众们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古人这么聪明,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就可以推断节日,真是没想到啊!”


    “古人:我叫古人,不叫傻人!”


    “千万不要小看咱们古人的智慧,咱们很多学的都是他们留下来的!”


    “就是!你们敢相信康熙皇帝精通多国语言嘛,除了咱们国内的汉语、蒙语、藏语等等,他还会德语,不仅如此,他还会几何学、微积分、天文历算,听说咱们现在写的那些公式有很多都是他翻译的!”


    “我滴乖乖,我突然想问,古人如此聪明,那些小说中主角穿越到古代,凭什么可以把古人耍的团团转?”


    江南看着弹幕,继续道:“其实关于獭祭,还有一种比较迷信的说法。”


    “有人认为水獭会捕鱼,选鱼肥美处吃上一两口,然后扔掉,如此反复,边吃边捉鱼玩边扔残鱼,后来废弃的死鱼太多,于是水獭心有不忍,向佛顶礼膜拜,祷告说:罪过啊,浪费这么多,求我佛保佑大发慈悲,让这些鱼起死回生,不要断了弟子的觅食之路啊!


    于是三跪九叩,每天如此这般模样修炼!”


    “最后再科普一个冷知识,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诗人还与水獭们有渊源,你们知道是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