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53章

作品:《贾贵妃日常

    李汐无言地看着凤铭,好一会儿,方才罢罢手,端过新衣手中的茶水浅嘬了一口,轻描淡写道:“如此惫懒之人,不回也罢了,本宫赐凤老几房小妾,再生一个便是。”


    此言一出,新衣与福伯一旁忍俊不禁,连李汐自己都微微翘了嘴角。那凤尘如此不孝,若是依了她的性子,就该拖到万众面前,重打三十大板也不冤。


    “公主说得是,只是如今老臣已过不惑之年,也无心娶妾,”凤铭垂头一叹,却见管家福伯在一旁偷着乐,狠瞪一眼,做无奈样,“都怪老夫听信管家的话”


    “是老奴糊涂了,请公主责罚。”福伯汗涔涔的跪在地上,心里直埋怨自家主子过河拆桥。


    “罢了,凤老为国为民操劳一生,本宫今日便破例一次,笔墨伺候。”挥了挥手,福伯立即退下,送来纸笔,新衣磨墨。


    李汐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笔墨,也没有任何动作,就淡淡的端起茶杯,轻捏茶盖,缓缓的荡着杯中茶水。


    凤铭正襟危坐在一旁,冲着福伯眨了眨眼,李汐轻咳两声,立即又端坐好身子。李汐一脸严肃的放下茶杯,“叩”的发出一声轻响,“新衣,替本宫执笔。”


    “是。”


    李汐看了翘首以待的凤铭和福伯两人,复又端起茶水,浅酌了一口。


    “示:镇国大将军身患顽疾,久治不愈,终成强弩之势,今遍寻天下杏林悬壶之人,敬乞妙手回春之术,起死回生之方,倘能力挽狂澜者,封后加爵,赏金千两,钦此。”


    新衣顿了一下,抬首看看凤铭,见他没有异样,继续写下去。


    语毕,李汐淡淡的瞥了凤铭一眼,放下茶杯,缓缓的站起身来,理了理衣摆,“摆驾回宫。”


    “是。”新衣将笔墨放好,扶起李汐的手缓缓走出,众人俯首跪拜。


    待李汐走后,凤铭拿起桌上的告示就递给福伯,“快传下去,若那孽子还不回来,老夫就权当没有这个儿子,娶妾再生。”说完,咧着一口老牙森森一笑,姜还是老的辣。


    福伯看了看告示,无言,哪里有人这样诅咒自己的?若说自家老爷是老顽童,公主可是丝毫不逊色于他的。


    红色御林军簇拥着明黄马车回宫,车帘微晃,从内探出一只玉手,新衣策马向前,“主子?”


    “你知道凤老爷子装病。”


    明黄色的车帘微晃,挡住了新衣的视线,不知李汐喜怒,只得缄默,主子若但真生气,是很可怕的。


    “今后再犯,罚你三


    日不许进食。”车帘被放下,李汐靠在车上,却是一脸倦意。


    她自是知道新衣的意思,那丫头自小就被拐卖,若非父皇机缘巧合下救下,只怕如今还不知在何处受苦。自跟了自己,待她虽不薄,终究抵不上亲人。


    “遵命!”主子没有生气,新衣自是松了一口气,朝着马车吐吐舌头,策马奔去,脖间一块碎玉挂着铃铛跳跃而出,一路叮当作响而去。“新衣此生此世,唯公主之命是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气势磅礴的大殿上,十二根雕龙琢凤朱漆大柱鼎立,百官臣服于地,高昂的声音在大殿中经久不息地飘荡。


    明堂之上,龙椅光彩夺目,令殿中一切黯然失色。


    龙椅上的男子头戴束发紫金龙冠,身着紫金锦衣,外罩九龙飞升对襟长袍,腰扣同色祥云玉带;目不斜视,正襟危坐,飘逸的俊脸在听得众臣山呼时,出现一丝无奈,嘴角几不可见地抽动。


    他是炎夏国当今的皇帝,李铮。


    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国君,智力仅仅如一个六岁的孩童?


    李铮微微抬手,立在一旁的女士官便高声喊道:“请公主。”


    龙椅旁垂挂的青花白玉珠帘被素手挑起,打前而出的,正是李汐的贴身丫头,新衣。


    她一身幽蓝的十二章纹长袍,头戴纱帽,帽上别一支正一品雕花孔雀翎。


    新衣身后,四名侍女抬一把金参银铸造而成的牡丹花大椅,称摄政椅,乃李汐的专属座位。


    摄政椅被放在李铮右下手位置,女侍下去,新衣立在椅旁。


    珠帘再动,李汐身影飘然而至,一头秀发如男儿般用孔雀冠一丝不苟束起,长袍是紫金正色,袍身绣有孔雀开屏,朱玉为眼,翠玉为身,点缀金银花片。


    她是炎夏国唯一一个能够用与皇帝一起用紫金正色的人。


    李汐慢步行至前方,转身,丹凤眼中精光收敛,屈膝行礼,“见过皇兄。”


    “免礼。”面对李汐,李铮僵硬的脸上有了一丝松动,笑意还未达到眼角,被女子一瞪,生生忍住,化作眼底的不满被隐去。


    李汐起身转身,众臣再跪,山呼:“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卿家免礼。”李汐双手一抬,长袍划下一道耀眼的轨迹,就坐。


    众臣平身,分文左武右列为四列,中间留六米宽长道。


    朝首,女侍搬上三把大椅,左一右二。


    文武两列各出一人,谢过天


    子隆恩,就坐。


    左边之人身穿正红螭龙团纹服,乃先帝亲兄弟,当今天子的六皇叔李权,虽才过而立之年,却是朝上肱骨,门下学生无数,朝中声望极高。


    右坐之人身穿正红蛟龙团纹服,其母乃太后亲妹,年过不惑仍旧精神抖擞。当年先帝驾崩后,李铮登基、李汐摄政一事,饱受争议,便是这位安国候,舌战群儒,终是说服了过半朝臣拥戴那个智力只有六岁的新皇。


    而李铮能够顺利登基,除了这位安国候舌战群儒,还有一人值得一提,从边关亲率四十万大军回京基,拥护幼主登基的凤铭,这另外一把太师椅,就是为这位镇国大将军而设。


    李汐淡淡扫视一圈,视线停留在左边,午膳草草吃过,时间晃眼已经日渐西斜。


    见李汐伸手糅糅臂膀,一旁的新衣忙上前替她糅着,心疼道:“主子,歇息一下吧,您这样拼命,身子可如何受得了?”


    “这些折子多积压一日,也许就是上百条人命。”李汐糅糅生疼的双眼,示


    <b>【当前章节不完整……】</b>


    <b>【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b>


    <b>aishu55.c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