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围魏救赵,魏国联合十二小国攻秦!

作品:《国运历史:开局扮演嬴政统一六国

    第九章围魏救赵,魏国联合十二小国攻秦!


    副本外的网友评论如何。


    苏晨自然是看不见的。


    但此刻以秦孝公视角来体验副本的他。


    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


    变法是有效的。


    秦国的国力,明显的开始强大了起来。


    主要还是商鞅太狠了。


    当代国君的哥哥都敢说弄就弄。


    那老百姓自然是以秦法为尊。


    众人齐心协力往一处使。


    秦国又如何能不强大?


    而秦孝公也是趁热打铁。


    趁着第一次变法成功改革后的余温尚在。


    立马将商鞅任命为大良造。


    迅速开启第二次变法!


    而这一次。


    可谓是彻底的为了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的变法。


    主要内容也就六点!


    (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


    (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


    (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五)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


    (六)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废除贵族的井田制,让那些老旧贵族无法跟以前一样,将宝贵的土地资源捏在手里,啥也不干就坐享其成。


    允许土地买卖,让老百姓更有赶紧。


    推行县制,以及后面的统一度量衡,编订户口,都是为了更方便对于治下百姓的管理。


    而最后一点,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就是逼着成年后的精壮男子分家,为秦国增添人口。


    不过就是这改革如同一记强心药,猛烈是猛烈。


    但副作用也是明显的。


    就是动了那些老旧贵族们,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而且。


    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


    他这个改革方式。


    对于封建社会的统治自然是有帮助的,而且在当时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但后人也常言,秦法严苛。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则是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所以。


    站在一个屁民的角度。


    苏晨也不会盲目去鼓吹商鞅有多厉害。


    只是局限于当时的社会发展。


    这是商鞅能想到的,最好的变法手段!


    而事实也证明了变法对于秦国的帮助是巨大的。


    经历两次变法之后。


    秦国国力强大,百姓家家富裕充足。


    秦国人路不拾遗,山中没有盗贼。


    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怯于私斗,乡村、城镇秩序安定。


    而在两次变法之间。


    秦孝公八年,约公元前384年这个时间节点上。


    赵国突然入侵魏国的盟国卫国。


    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


    而这个时候魏国,虽然没有魏文侯时期那般不可一世睥睨一切。


    但仍然是七大诸侯国里面的霸者之一。


    看到自己小弟被欺负了。


    魏国当然是不能忍的。


    立马出兵干预。


    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然而。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你魏国帮小弟找回场子可以。


    就别怪咱们老秦在背后捅刀子了。


    同年。


    趁着魏国主力出兵之际,派军队偷袭魏国,进攻魏河西长城重要的据点元里。


    大败魏军。


    歼灭守军七千人,并且占据少梁。


    收复河西失地,是秦国几代君主毕生的夙愿,秦孝公自然也铭记于心!


    而今,机会终于来了。


    短短五十年岁月,一晃而逝,如白驹过隙。


    如今的魏国,再也不是那个不可一世的魏国!


    而这次大战,击败魏军,更是给了嬴渠梁无穷的自信!


    同年。


    刚刚大败魏军的秦孝公,并未鸣金收兵,而是派遣公孙壮率军攻打韩国,包围焦城。


    但并没有攻克,同时占领上枳、安陵、山氏等地,并且筑城,插入韩、魏两国交界地区。


    而次年。


    秦孝公九年,公元前353年,齐军与宋国景敌、卫国公孙仓所率部队会合,围攻魏国的襄陵。


    而此时的魏军已经攻破了赵国首都邯郸,但在桂陵之战被前来救援赵国的齐国军队击败,主将庞涓被擒。


    而楚宣王也派大将景舍率兵救援赵国,夺取了魏国睢水、濊水之间的土地。


    这一战,虽然魏国损失了主将,但实力损失却并不大。


    不过在这场战斗中,秦国并非是主角。


    真正的主角是齐国和魏国。


    桂陵之战,这也是孙膑和庞涓这对同门师兄弟在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交锋。


    而这一战,孙膑以避实击虚、攻其必救之法,迫使魏国不得不驰援自救。


    创造了历史上“围魏救赵”的典故。


    故而青史留名数千载!


    而秦孝公也是个狠人。


    虽然他知道桂陵之战,魏国是败了,但实力却并未损失多少。


    但还是在公元前352年的时候,将商鞅任命为大良造,并让他率兵长驱直入,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


    魏惠王大惊失色,不得不派兵回防,并且在上郡要地固阳建造长城防御,以抵抗秦军的进攻。


    而次年,商鞅又派兵包围了固阳,迫使归降。


    因为这一战的胜利,秦国得以越过洛水,又收复了一部分被魏国夺走的河西失地。


    而要不怎么说魏国牛批呢?


    在主将庞涓被俘虏的情况下。


    魏惠王仍然能够调用韩国的军队,击败包围襄陵的齐、宋、卫联军。


    迫使齐国不得不请出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各国休战。


    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撤出赵国首都邯郸。


    大约在此时齐国将庞涓释放,使其回魏国再度为将。


    而后魏国又陆陆续续跟各国和谈后,终于能够抽出手来,集中兵力向西反攻,夺回安邑并包围固阳。


    这时候秦孝公本来是能继续打下去的。


    魏国现在的处境肯定要比秦国难受。


    但为了尽快在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


    秦孝公选择在公元前350年,与魏惠王在彤地会盟修好,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但魏惠王可不是什么好人。


    和谈是和谈了。


    但事情结束后,他转头一想,不对。


    现在最大的威胁分明就是这个一直在背后捅刀子的秦国才对!


    得想个法子给秦国灭了,实在不行也得杀杀秦国这嚣张的气焰。


    因此,他借着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泗上十二诸侯举行会盟,图谋一举攻秦!


    这泗上十二诸侯,就春秋战国时期,泗河流域的十二个诸侯国。


    在战国中后期,中原除了战国七雄,小国中就只剩下泗上十二诸侯。


    也就是说,魏惠王此刻的想法就是,我得灭了秦国。


    但我不想让其他的对手分杯羹。


    这一次,秦国的确是惹了大麻烦了!


    一个魏国,带十二个小国,准备一举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