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李世民:渭水之盟?哪有如何?不费一兵一卒!

作品:《双对比朱标:九族太少,凑个整数

    项羽:“那是你没碰见我!”


    王翦:“一个小辈,当真狂妄。”


    韩信:“项羽向来以无脑出名,单反遇见有脑子的人,都会被拿捏的死死的,我都不敢说完胜顶峰时期的秦军锐士。”


    张良:“论武力,论冲锋陷阵,天下无人能敌项羽,但论谋略,在坐都能胜项羽三分。”


    项燕:“侄儿,咱们还是闭嘴吧。”


    项羽:“哼。”


    孔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一败便可让其道心崩塌。”


    老子:“享受了一帆风顺,自然不能逆风而行。”


    项羽:“哼,我死不投降,我最起码比那朱元璋好,向外敌称臣。”


    老子:“傲气无双,自命无双。”


    朱元璋:“那你告诉咱,咱能怎么办?去送死?还是说杀到最后一人?”


    徐达:“你项羽确实可以做到誓死不降,那我尚且问你,若我等死了,百姓怎么办?难道要让他们四等人的名字,刻在骨子里吗?!”


    李善长:“天下红巾军三人,皇上,陈友谅,张士诚。”


    李善长:“张士诚屡败屡降,虽有仁慈之心,但其手下能力作战十分一般,且目光狭隘,胸无大志。”


    张士诚的形象可以参考宋江。


    李善长:“陈友谅果敢狠辣,善于寻找时机,亲手了解的自己的首领,夺权,但刚愎自用,目光短且,且不重义,不日便成为下一个宋王朝。”


    李善长:“难道我们就非得死战,让天下重归于元军手里,让汉人抬不起头,你才满意吗?”


    项羽:“这话说的,难道你们向元军称臣,就有义了?”


    朱元璋:“咱早年归附在郭子兴的手下,郭子兴见咱势力逐渐壮大,于是想着打压咱,甚至将咱关押牢狱,差点饿死。”


    朱元璋:“但咱从未想过杀郭子兴夺权,咱知道郭子兴心无大志,于是次年,咱就带着咱的二十四个兄弟,离开郭子兴,自己打拼。”


    朱元璋:“那个时候,咱刚好攻下毫州,郭子兴南下来到毫州,咱也二话不说,将毫州拱手相让。”


    朱元璋:“咱不是什么仁义之辈,但谁对咱有恩,咱心里记得清清楚楚。”


    嬴政:“二十四人,便打下了天下?”


    刘恒:“看来这朱元璋确实不简单。”


    刘邦:“哈哈哈,居然和我一样,从一无所有,到天下至尊!”


    李世民:“你刘邦好歹是一个亭长,朱元璋则完全是乞丐出身,从士兵干起,能一样吗?”


    刘邦:“怎能不一样,我一个亭长,不也是相当于士兵做起吗?”


    赵匡胤:“这朱元璋和我有的比了,能以乞丐之身起家。”


    李世民:“你也配?我可是听说你的大宋是因为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窃国之行,人家是实打实的打下天下。”


    赵匡胤:“我不配,难道你李世民就配了?”


    李世民:“我如何不配?一战擒两王,整个大唐,大半江山都是我打下来的,天策上将之名,封无可封。”


    赵匡胤:“是吗?也不知道是谁,被人家东突厥打到了家门口,还定下了渭水之盟。”


    嬴政:“渭水之盟?此为何物?你们不是说李世民军事能力皇帝中第一吗?怎会被打倒家门口?”


    刘彻:“本来我以为你李世民也挺厉害,现在看来,啧啧啧。”


    刘邦:“李世民,不解释解释?”


    杨坚:“活该,让你造反。”


    杨广:“就是,李世民,该!”


    杨坚:“逆子,还有脸说话,闭上你的狗嘴!”


    赵匡胤:“这渭水之盟,虽然我具体内容不知,但这确实是大唐的耻辱,被东突厥打到了家门口,只能定下一些不可告的条约,才让人家退去。”


    刘恒:“哦?按理来说,以李世民的打下大唐半壁江山的能力,对战外族,应该问题不大才对,这是为何?”


    赵匡胤:“很简单,事情起因自然是在唐太祖李渊身上了,和历朝皇帝一样,太子即位的问题。”


    朱熹:“自古以来,皇位继承,一直都会历经血雨腥风。”


    赵匡胤:“李世民的能力很强,但李渊的太子李建成也不弱,一个是太子,一个天策上将,封无可封的皇子。”


    赵匡胤:“两者之间必有一争,但李建成终究是太子,且李渊也害怕李世民权力过大,于是开打打压李世民,不久李世民便谋划了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先说好,是大哥要弄我的,我不得已才反的!”


    赵匡胤:“没错,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闯入李渊宫门,逼其退位。”


    李渊:“哼,我没有这个逆子!”


    赵匡胤:“至于之后,便是皇帝更替,东突厥抓准时机,直捣黄龙,打到了长安城下,因为太突然便有了渭水之盟。”


    李世民:“奶奶的,你小子光说黑的是吧,你怎么不说,我带六人,直入东突厥大营,怒骂颉利、突利,不费一兵一卒,便解决了这次危机?”


    赵匡胤:“谁知道你许诺了东突厥什么!肯定是见不得人的东西!”


    李世民:“你!”


    赵匡胤:“要不然怎么连史官都没有记载?!”


    李世民:“渭水之盟条约,我当时只不过是随便许诺了一些东西,没有什么可说的。”


    赵匡胤:“随便许诺,东突厥会善罢甘休?这可是覆灭大唐的最好时机!”


    李世民:“哼,这有什么,我怒骂颉利、突利二人,他们丝毫不敢有怨言,此事便可证明!”


    颉利:“啊?我?李世民离我这么近,他想杀我分分钟的事情,我哪敢反驳。”


    突利:“确实,试问当时天下谁人不畏天策上将之名?我们是害怕李世民玩真的,我们俩可打不过。”


    项羽:“当真两个怂包。”


    颉利:“你他妈谁啊?敢这么侮辱我?我可是可汗!”


    突利:“就是,你有本事和我们两个单挑,看我俩打出你的屎来!”


    草原对于中原文化,并不是很了解。


    对于项羽,也并不认识。


    项羽:“只不过六人,便把你唬住了,有什么资格和我打?”


    赵匡胤:“都是借口,你们几十万大军?拿捏不了一个李世民?”


    李世民:“哈哈哈,你这就小看我的实力了,在大唐,不存在第一名将,因为我便是大唐第一名将!无人能敌!”


    岳飞:“唐太宗确实可谓千古名人,武将出身,未尝一败,且又能治国,开创贞观之治。”


    赵构:“岳飞,你再吹一个?信不信我撤了你。”


    岳飞:“皇上,臣累了,你想撤就撤吧。”


    李世民:“哦?这不是你你南宋的创立人吗?赵匡胤,貌似有故事哦!”


    朱元璋:“哈哈哈,这个咱必须插一嘴,咱之前提到的,大宋本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机会便在岳飞身上。”


    李世民:“细说。”


    朱元璋:“岳飞可以说是大宋第一名将了,在宋高宗赵构在位时期,一直主张北伐,训练出来的岳家军,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朱元璋:“前面说过,因为靖康之耻,两个皇帝被俘虏,赔款金国足足千万钱粮,加上还要赔数千个女子,宋朝南迁,宋高宗赵构登基。”


    朱元璋:“在宋高宗在位期间,岳飞便出现了,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军规,缔造了岳家军。”


    朱元璋:“战无不胜,战无不克,逆转了大宋颓败之势,打的金国疯狂逃窜,很快黄河以南土地皆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