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微服出巡

作品:《秦昊苏容妃明月关山

    先有匈奴,后有水患。


    朝堂上权臣当道,后宫方士装神弄鬼。


    秦昊深切体会到,表面繁荣的大夏,实则是外强中干,风雨飘摇。


    若不是抄了贾无道的家,国库里有三百万两银子。


    秦昊就是想赈灾,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陛下要拿出三百万两银子赈灾?


    大臣们都是脸色微变,窃窃私语。


    国库里一共三百五十万两银子,秦昊居然拿出三百万两,可以说是掏空了国库。


    如此魄力,如此决断,实在不像是昏君所为。


    “陛下圣明!”


    大臣们纷纷跪倒,向秦昊恭敬叩首。


    秦昊一挥龙袍,道:“张仲文,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即可前往河东道赈灾!”


    户部尚书张仲文心花怒:“陛下,臣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接下来,又有几个大臣上前,禀报了几件小事。


    秦昊一一处理,便宣布退朝。


    御书房。


    秦昊正在批阅奏疏。


    苏贵妃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银耳燕窝汤走进来:“陛下,这是臣妾亲手煮的,您休息一会,莫要累坏了身子。”


    秦昊伸出手,揽住苏贵妃的纤腰,将她的娇躯拉到怀里,笑道:“晴儿,朕批阅奏折,手都麻了。你来喂朕吃...”


    苏贵妃的俏脸浮现出一抹绯红,轻轻点头:“嗯。”


    秦昊张开嘴,一口口吃着苏贵妃亲手喂的银耳燕窝汤,看着眼前对自己百依百顺的绝色佳人,仿佛置身仙境。


    “陛下...”


    等秦昊吃完,苏贵妃双眸含泪:“臣妾听说,河东道水患很严重?”


    秦昊一怔,猛然想起苏贵妃的老家就是河东道。


    她是在担心家乡。


    秦昊点了点头:“晴儿,你放心。虽然河东道的水患严重,百姓们流离失所。但是,朕已经安排户部尚书张仲文当钦差大臣,并且调拨三百万两银子去河东道赈灾。”


    “三百万两?”


    苏贵妃玉手轻掩朱唇,难掩惊容。


    河东道水患最严重的地方是英县,距离苏贵妃的老家不远。


    英县只有百万人口。


    三百万两白银赈灾,平均到每个灾民手中,足有三两银子。


    这可是一笔巨款!


    由此可见,秦昊对河东道的灾情极其重视。


    噗通!


    苏贵妃在秦昊面前跪下,眼泪滑落:“陛下,臣妾提河东道的百姓谢谢您!”


    秦昊忙把苏贵妃搀扶起来,淡淡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天下,不是朕一人的天下,而是百姓的天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苏贵妃细细咀嚼这两句的含义,美眸望向秦昊,一时间竟有些痴了。


    秦昊双手负后,道:“晴儿,你若是担心河东道的百姓,不如跟朕一起去河东道,看看灾情如何?”


    苏贵妃一怔,双眸绽放光彩:“陛下,您要微服出巡?”


    “不错。”秦昊郑重点头。


    自从秦昊穿越过来,成了大夏的皇帝,他还没有离开过京师。


    趁着这个机会,秦昊准备亲眼看看民间的疾苦。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秦昊掏空国库,花了三百万银子赈灾河东道。


    河东道的灾民,一定会对自己感恩戴德。


    秦昊想在苏贵妃面前显摆显摆,让她看看,百姓们如何对自己歌功颂德。


    苏贵妃惊喜道:“陛下,臣妾愿意陪您微服出巡。”


    秦昊见到苏贵妃答应,便把微服出巡这件事定了下来。


    三天后。


    一辆黑色马车悄悄离开皇宫,前往河东道。


    皇帝微服出巡,自然要掩人耳目。


    除了赶车的静公公外,秦昊没有带任何仆从。


    不过,郭子玉还是带了五千锦衣卫,紧随其后,以防不测。


    京师颇为繁华,有盛世之相。


    可是,朝着河东道的方向走了不到十里,路旁的灾民渐渐多了起来。


    他们衣不蔽体,面黄肌瘦,蓬头垢面,眼神麻木而空洞。


    这些灾民成群结队,沿路乞讨,有的怀里抱着几个月大的婴儿,鬻儿卖女。


    还有一些灾民吃了观音土,腹部浮肿,倒在泥泞里再无声息。


    沿路的草根和树皮都被吃光了,光秃秃的一片灰色。


    见到这一幕,秦昊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就是大夏?这就是朕的江山!他们都是朕的子民?”


    秦昊犹如五雷轰顶,大脑中一片空白。


    苏贵妃看到灾民们的惨状,忍不住掉眼泪:“陛下,百姓们好惨...一定要想办法救救他们!”


    秦昊心中五味杂陈,心中忽然感觉到一国之君的责任。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治理大夏,让大夏的子民们吃饱穿暖。


    车轮滚滚向前。


    一天后。


    秦昊终于到了河东道。


    这里的情况更惨。


    连续下了十几天雨,道路上满是泥泞。


    田地全都淹了,禾苗的根全都泡在水里,颗粒无收。


    大量灾民聚集在一起,神情木然,空气中充斥着绝望的气味。


    前面的路太难走,静公公只好停下车:“陛下,前面的路被水冲断了,马车过不去,咱们下车步行吧。”


    “好。”


    秦昊牵着苏贵妃的手,小心翼翼下了马车。


    几个脏兮兮的小孩子跑过去,嘴里喊着顺口溜:“天昏昏,地沉沉,皇宫有个狐狸精。狗皇帝,杀忠良。天也怒,佛也怨...”


    秦昊一听,脸色铁青。


    他本来想让在苏贵妃面前显摆一下,让她看看百姓如何感激自己。


    可是恰恰相反。


    就连小孩子满大街唱着顺口溜,说自己是昏君,苏贵妃是狐狸精!


    秦昊心中诧异。


    不对头啊!


    自己调拨三百万两银子赈灾。


    这都三天过去了。


    河东道这边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百姓们对皇帝的怨念极大。


    难道说,张仲文把赈灾的银子贪污了?


    就在这时候,忽然有人大喊:“官府施粥了!”


    灾民们挣扎着站起来,朝着粥厂的方向涌去。


    秦昊心中稍安,看来张仲文已经在赈灾,只是效率稍微低了点。


    他笑笑道:“晴儿,咱们去粥厂看看!百姓们填饱了肚子,一定帮着朕说话。”


    言罢,秦昊、苏贵妃和静公公三人,穿过泥泞的街道,来到粥厂。


    十几口大锅热气腾腾,里面熬的是粥。


    河东道的官员正在施粥,没人只能领一碗粥。


    秦昊也领了一碗粥,只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愤怒道:“这他妈是人吃的东西?根本就是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