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官袍裹稚虎

作品:《武侠:人在北凉,杀敌变强

    “晴儿,下了几天的雪了。”


    房间内


    林轩一袭白袍,正在仔细的擦拭着手里的燕刀,长刀雪白,泛着些许寒光。


    “快半个月了吧。”


    沐晴道:“草原上的雪更大,估摸着,今年的胡羌部落应该要消停会了。”


    “菖河冻上了吗?”


    他突然问道。


    “冻上了。”


    沐晴点头。


    “如此一来,整个燕郡连最后一道屏障都没了。”


    林轩脸色凝重:“风雪正大,正好遮掩踪迹,倘若胡羌部落此时冒雪西进,恐怕会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应该不会吧。”


    沐晴沉吟片刻:“大雪天进兵,风险极大。”


    “兵行险招,不得不防。”


    林轩道:“给孟蛟传令,一定要严防死守,探马出两百里。”


    “好。”


    她出门去了。


    这段时间,林轩已经传令给惊鲵,让罗网将人手撒到草原去,严密监视各个胡羌部落的一举一动,尤其是朵颜三部。


    其他的小部落,就算西进,对于燕郡来说,威胁并不大,可若是朵颜三部出动。


    其后果便极为严重。


    此时玄甲军还在操练之中,林轩暂时还没有实力和朵颜三部掰掰手腕。


    只能暂避锋芒。


    燕郡的大雪,没有北凉的凛冽,盖因大伏山脉的存在,将北蟒的寒气挡住大半。


    不过和中原比起来,燕郡确实苦寒。


    “大人,王府丞求见,说有急事。”


    林韵琴走到门口停下,轻声说道。


    “有说什么事吗?”


    他收起长刀。


    “似乎是关于雪灾的事。”


    林韵晴回答。


    “让他进来吧。”


    “诺。”


    王清很急,进门的时候,甚至都忘了把身上的雪抖掉,冻得脸色暗红。


    “这天是越来越冷了。”


    林轩将他拉到火炉旁,又冲上一杯热茶,这才问道:“怎么风急火燎的。”


    “不急不行啊。”


    王清道:“这两天,各县都上了公文折子,十三个县,雪灾情况轻重不一,有的县,一夜之间,就冻死几十人。”


    王清喝了口热茶,才继续道:“今年的雪最起码要下到明年年初,后续的情况只怕不容乐观。”


    “这么严重吗?”


    林轩眉头紧锁。


    “嗯,以西边大伏山脚的仓县和濮县最为严重,两县的县令都在郡府衙门外等着两天。”


    王清道:“我今天来,就是想问问大人如何处置。”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林轩摇头:“从府库内拨银子,拨粮食,该救的救,另外让田虎带着玄甲军前去各县救灾。”


    “大人仁义。”


    王清起身,恭恭敬敬的行礼。


    “大人最近可有事?”


    他问道。


    “没什么事啊。”


    林轩笑道:“你又在打什么算盘?”


    “卑职觉得大人若是有空,不如亲自带着玄甲军,前去各县各村各镇发放粮食,清扫积雪,修缮房屋。”


    王清道:“一来是稳定人心,二来也可让燕郡百姓感念大人恩德。”


    “好。”


    略微思索,他便点头。


    “对了,你派人去岐县通知林镇天,让他想办法从外面弄粮食,布匹等过冬的东西,有多少要多少,银子太守府出。”


    “诺。”


    中午时分,林轩便带着七千玄甲骑,押运着大批的粮草和御寒衣物,兵分两路。


    一路由田虎带领,前往东边的几个县,林轩则带着剩下的人马和粮食,赶往受灾最为严重的西边几个县。


    当玄甲军到达各县的时候,无数百姓前来迎接。


    仓县县衙


    外面围满了衣不蔽体的人,和玄甲军士卒精良的装备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人,这是各村各镇统计上来的名单。”


    仓县县令拿出一份写满了名字的纸张。


    “最好别糊弄我,不然小心你的脑袋。”


    林轩接过名单,轻描淡写的瞥了一眼仓县县令,后者抱拳,脸色镇定:“若是有丝毫差错,下官的脑袋随便大人砍。”


    “好。”


    林轩微微点头,随即唤来薛头陀,让他带人按照这份名单,前往各村各镇送粮救灾。


    几个月前,他来过一次仓县,可此时,再度踏入仓县内,所见所闻,却让林轩唏嘘不已。


    县令打马走在旁边,苦笑道:“县衙内的库房已经空了,若非万不得已,也不会去郡守府求援。”


    “昨天又冻死了十几个,下官心底疼,却也无能为力。”


    林轩看了眼这位县令,恐怕只穿了一件单薄的官袍,手上,耳朵上都有冻疮,脸也冻得发红。


    县衙内的衙役小吏里,也没谁穿的厚实。


    他叫人拿来十多件棉衣道:“你们可不能冻死了。”


    “我已经派人去青州采购粮食布匹,最迟一月就能送来。”


    仓县县令摇头:“衙门里还有点柴火,回去烧着就行,这些衣物还是留给百姓们吧。”


    “前面就是石村。”


    县令指着前面的村子:“仓县受灾最严重的村子。”


    踏入石村,玄甲军的士卒已经先一步到,一队正在分发衣物粮食,一队则是负责清扫积雪,修缮房屋。


    “这位便是燕郡林太守。”


    县令开口。


    “太守大人闻讯,便带着大军前来石村救灾。”


    “多谢太守大人。”


    “青天大老爷。”


    “大人福如东海。”


    “太守大人这辈子平平安安。”


    一些极为俗套的话语,可林轩听着却没有任何不适,大抵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些,也或者这些话,便是他们表达自己心情所能用出来的所有语言。


    “都起来吧。”


    林轩翻身下马,将长颤巍巍的老妪扶起来,她的手里,还牵着一个十多岁大的男娃,穿着草鞋,冻得瑟瑟发抖。


    “冷不冷?”


    林轩问道。


    “冷。”


    男娃虽然害怕,可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


    老妪带着孙儿排在了最后面,等排到她们的时候,棉衣却没有了,只有一斗米。


    “够了够了。”


    老妪忙道:“一斗米就已经够了。”


    林轩摇了摇头,解开腰带,将身上的官袍脱下来。


    “大人不可。”


    仓县县令忙道。


    “有何不可。”


    林轩不曾理会,将官袍披到男娃的身上,他的个子虽然比同龄人要高大许多,可还是被官袍裹了个严严实实。


    “还冷吗?”


    林轩笑道。


    “不冷了。”


    男娃摇头。


    “大人不可。”


    老妪跪下。


    周围的百姓纷纷将领到的棉衣捧起来,跪到林轩的面前。


    解了官袍,内里只是一件单衣,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他却不觉得冷。


    “区区一件官袍,能换来我燕郡一健儿,本官赚了。”


    林轩大笑。


    “娃娃,你叫什么名字?”


    “没有名字。”


    男娃摇头。


    “他爹娘早些年死在了胡人的马蹄下,农妇只给他取了个小名,叫狗娃。”


    老妪哽咽。


    “狗娃不好听。”


    林轩摇头,摸了摸男娃的脑袋,见他骨骼粗壮,体魄高大,便道:“若是不介意,我给他取个名字吧。”


    “多谢大人。”


    老妪喜极而泣,急忙把孙儿拉来跪下。


    “体格壮硕,骨架粗大,等长大了一定个健儿,就叫稚虎吧。”


    林轩沉吟片刻开口。


    “多谢大人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