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大疆无人机找上门,南山电池的意外合作

作品:《重生99做汽车巨头

    开宝马,坐奔驰。


    这两个来自德意志的豪华汽车品牌,在华夏的发展步伐是比较一致的。


    双方的销量差距也不是很大。


    对于现在的ABB的说法,它们两个都是不认可的。


    所以更多的时候,宝马的人在盯着奔驰看,奔驰的人在看着宝马的动静。


    这一次宝马汽车跟南山电池的合作突然传开了。


    这让奔驰汽车的奥古斯特等人自然也就知道了宝马汽车下一步的一些动静。


    “杨明,宝马汽车居然准备在华夏生产电动车,你觉得这个事情靠谱吗?”


    脑子里一直都是不认可电动车的奥古斯特,是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主意的。


    哪怕是宝马汽车已经搞出来一些实际的动静,他也只是非常不解,没有觉得奔驰汽车需要立马跟进。


    当然了,关注肯定是要关注的。


    任何宝马汽车的大动作,奔驰都很关注的。


    “宝马汽车也不是现在才搞电动车,它们的MINI E在欧洲那边已经开始路试了。”


    “现在华夏这边有政策鼓励电动车发展的意思,估计宝马汽车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吧。”


    “不过我觉得哪怕是有政策支持,短时间内电动车也是没有什么市场希望的。”


    “单单一个充电不方便,就可以打消大家购买电动车的想法。”


    “反倒是羊城那边传出的南山羊城商用车准备搞电动公交车,这个可能更加靠谱一些。”


    站在2008年底这么一个时间点,大部分汽车行业内的人员都是觉得电动车虽然代表了未来,但是这个未来没有那么快到来。


    杨明自然也不例外。


    “这个大家都懂的道理,为什么宝马汽车和南山电池它们就不懂呢?”


    “难道它们真的觉得提前布局电动车技术之后,将来能够在竞争中获得先机吗?”


    菲利普斯觉得宝马汽车的动作还是难以理解。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个做法在商业上是有点不大正常的。


    “南山集团之前跟宝马汽车的关系不大好,现在宝马汽车会跟南山电池合作,我估计南山电池在电动车电池领域应该确实是有一些自己独到的技术。”


    “不过在市场不成熟之前,再好的技术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将来如果电动车的市场机会真的来了,我们再生产电动车,应该也不晚。”


    “当然了,如果总部那边愿意投入一些精力做一些相关技术的预研,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杨明这话算是代表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不过,菲利普斯可不觉得总部的那帮大老爷们会对电动车技术预研感兴趣。


    所以直接就没有再跟杨明交谈这个内容,把话题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


    “小林,华夏那边现在电动车相关的新闻好像挺多的,就连宝马也下场准备造电动车了。”


    “公司在新能源车的战略方面,把重点放在了氢能源上面,我们是不是要考虑一下两条路线同步发展?”


    渡边捷昭作为丰田汽车的社长,现在也算是意气风发。


    丰田汽车这两年在全球的发展,整体来说是非常不错的。


    特别是在美利坚市场,明年有望冲击一下市场第一的宝座。


    不过,在未来发展策略方面,渡边捷昭也是有点纠结的。


    按理说电动车这个东西,丰田汽车很早就开始搞了。


    早在1997年,丰田就已经开始制造RAV4 EV和普锐斯纯电动车,其中RAV4 EV第一代车型共生产了1484辆,均用于出售或者租赁使用。


    RAV4 EV的续航里程约为150km,由24块12伏镍氢电池提供动力,电池容量为27kWh,可在5小时内充满电。


    可以说丰田汽车在镍氢电池方面的技术积累是非常深厚的。


    它们的FHEV车型也是使用的镍氢电池。


    但是在锂电池方面,它们相对就薄弱一些。


    最关键的是相比电动车,丰田内部不少人更加看好氢燃料电池车。


    “没有必要!”


    “电动车根本就不适合东瀛,也不是真正的清洁能源车辆。”


    “新能源车的终点一定是氢燃料电池车。”


    “氢是最清洁的能源,燃烧后产生的只有水,能够实现真正的零排放。”


    “这些年公司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来研究氢燃料电池、储氢罐和燃料电池系统软件控制相关的技术。”


    “如今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形成了绝对的专利优势,将来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能够在这个领域超越我们。”


    “这个时候放缓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研发投入,转而分心去搞电动汽车,我觉得是没有意义的。”


    “不管是美利坚还是欧洲,亦或是我们东瀛本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电动车都不会是主流。”


    “甚至我觉得混动车辆在这些地方的前景都要比电动车要强。”


    小林哲明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


    作为研发总监,他是不能接受隔三差五的改变技术方向,这会让下面的人无所适从。


    最关键的是早在1992年,丰田汽车就开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这条路线上已经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利益链条。


    这要是放弃或者改变一下这个道路,内部必定是会有许多反对意见的。


    毕竟,没有人会否认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我们有那么多的专利技术在手中,到时候会不会反而搞得其他厂家放弃研究氢燃料电池呢?”


    渡边捷昭提出了一个颇为特别的观点。


    这倒是把新林哲明给说愣住了。


    专利太多反而把其他车企给吓住了?


    有没有可能呢?


    还别说,这种可能性完全是有的啊。


    之前混动技术方面,不也是有类似的情况吗?


    过去一直都没有太多车企在研究,但是丰田汽车放弃大部分的专利之后,研究混动车的企业就多了很多。


    你把围墙修建的太好了,想要吃独食,最终反而有可能什么都吃不到。


    毕竟一个产业链的发展,单靠一家车企是绝对不够的。


    你逆势而为,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


    “其实宝马汽车和本田汽车等其他车企,甚至通用汽车也是有在研究氢燃料电池的,这说明我们的专利太多,并不是一个限制。”


    小林哲明觉得自己的脑细胞都烧掉了一大批,才想到了一个看起来还算是有逻辑性的回复。


    不过,这个问题,现在显然是没有办法完全扯清楚的。


    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他们两个讨论了半天,也没有什么结论出来。


    类似的讨论,在东瀛企业里头也是比较常见的。


    要不然怎么会说东瀛企业别的不多,就是会多,报告多呢。


    因为他们开会的效率,往往低的吓人啊。


    同样还有反应相对缓慢的,那就是春城汽车集团了。


    “朱总,我觉得是不是也可以跟曹总商量一下,让南山红旗也搞一款电动车出来?”


    “到时候别的市场不说,至少春城这边的出租车市场我们还是有把握拿下的。”


    陶文这几天也都有在关注羊城那边的动静。


    对于南山电池跟羊城传祺、宝马汽车搞出来的动静,她自然也是看在眼中。


    刚开始的时候,她不确定自己应该持什么意见。


    毕竟她对电动车的了解有点少。


    这几天她好好的补了一下功课,对相关的情况也算是有了一些了解。


    重点是她跟部委那边认识的人沟通了一下,知道下一步将会有一些具体的政策出来。


    整个华夏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大概率会选择电动汽车。


    这么一来,春城汽车集团自然也就有必要提早布局了。


    “电动车虽然挺有前途的,但是短时间内是挣不了钱的。”


    “南山红旗现在最需要的是把H5和HS5给搞出来,把销量拉上去。”


    “现在这个时候分散精力,不是什么好的主意。”


    朱正峰很是直接的拒绝了陶文的提议。


    在他看来,抓住一个关键点好好的搞,这才是最容易出成绩的。


    要不然东搞一下,西搞一下,最终钱没有少花,技术却是并没有真正的研发出来。


    “那倒也是,南山红旗现在已经有发展重点了,确实是不适合分心。”


    陶文可没有那么头铁,眼看着已经知道朱正峰的意见了,她的话风立马就开始变化了。


    “不过,在客车和公交车方面,是不是可以让其他公司搞一下?”


    春城汽车集团下属一堆企业,涵盖了各种各样的车型生产。


    南山红旗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所以这个方案被否定之后,陶文很快就尝试着看看其他的路是否能走。


    不过,朱正峰的想法跟她不太一样,只见他说:“现在市场前景不明,先别折腾。等到一切都云开雾散的时候,我们再去搞电动车。”


    “反正南山集团那边有电池、电机、电控等全套的零部件,到时候直接找他们购买就行了。”


    “我们自己提前安排人员去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到时候搞出来的东西还不如南山集团,完全就是在浪费资源。”


    “倒不如直接什么技术研发都少做,直接买零件回来组装就行了。”


    “人家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现在也都不断的重组供应链,要把更多的零部件技术研发交给供应商来做,我们完全可以跟着学习。”


    朱正峰的这个观点,陶文虽然不认可,但她肯定是不敢站出来反驳的。


    所以最终她也只好找了一个其他的话题,把这个话题给掩盖过去了。


    ……


    南山电池这段时间搞出来那么多事情,对它感兴趣的厂家自然有不少。


    各种客车企业都主动联系,要过来参观交流。


    林城自然也都是来者不拒。


    毕竟短时间内来看,电动客车、电动公交车的前途,应该是比较值得期待的。


    每天都忙得一塌糊涂的林城,今天中午难得的在食堂跟曹阳一起吃了个饭。


    闲聊当中,自然会提到这段时间登门访问的各个客户。


    “曹总,现在我们的磷酸铁锂技术和三元锂电池技术已经被不少人知道了。”


    “汽车之家那边还专门做了一个专访,详细的介绍了一下我们的电池参数。”


    “结果一下就引来了各行各业的各种客户。”


    “汽车行业内的就不用说了,甚至连摩托罗拉、诺基亚和惠普等手机和电脑公司也都主动的联系过来,想要跟我们交流电池技术。”


    “这还不算最夸张的,今天上午深城那边一家生产无人机的小公司,居然也直接打电话过来表示想要去我们现场参观交流。”


    “我现在可是分身乏术,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一个一个接待它们啊。”


    林城这段时间是真的忙。


    南山电池跟羊城汽车集团那边的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出租车项目都已经正式的启动了,不少事情需要他参与。


    然后各路客户又纷纷登门拜访,有一些比较大的公司,他还不好随便拒绝。


    搞得他都恨不得自己可以有十二个分身了。


    “无人机公司?”


    曹阳手中夹菜的筷子顿了一下,深城那边的无人机公司,不会是它吧?


    “对啊,无人机要想滞空时间足够长,电池技术就是非常关键的。”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所有电池厂家当中最高的。”


    “关键是我们的成功大概率也要比行业内其他厂家低一大截。”


    “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客户对我们南山电池感兴趣。”


    “不过无人机这个东西实在是太小众了,这就是一些孩童的玩具,我觉得没有太多合作的意义。”


    林城虽然是电池专家,但是商业眼光如何,还真是不好说。


    当然了,放在2008年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无人机的未来会那么的广阔。


    “这家无人机公司,叫什么名字?现在有产品出来了吗?”


    曹阳继续追问着,这倒是让林城感到了一丝诧异。


    不去问宇通客车、金龙客车这些潜在大客户的动静,却是去问一家无人机公司的情况。


    搞不懂啊。


    “好像叫做大疆无人机?”


    “对,应该就是这个名字!”


    “曹总,你听说过这个名字吗?”


    不懂就问。


    林城跟曹阳也混熟了。


    他对曹阳的性格也是有几分了解。


    很显然,这个无人机背后应该是有点故事的。


    “不认识!”


    “不过我觉得无人机的未来还是挺值得期待的。”


    “你跟对方联系一下,我想见一见他。”


    “大疆不是对南山电池感兴趣吗?”


    “只要谈得拢,我们可以把最新的锂电池技术用在它们的无人机上,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以成本价供货。”


    独角兽都已经主动的送上门来了,曹阳要是一点表示都没有,那肯定是不合适的呀。


    自己去搞无人机,曹阳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南山集团现在的业务已经够多了,曹阳没有进一步大规模扩大业务的想法。


    但是大疆这家公司比较特别,现在还是它们的低谷时期。


    只要适当的投资一点,到时候就可以躺赢。


    最关键的是大疆无人机到时候出名了,给南山电池带来的广告效应也是非常好的。


    毕竟就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来说,没有什么产品是比无人机对这方面的要求更高的。


    将来甚至可以联合大疆搞一搞飞行汽车,把一些新概念给玩出来。


    几番折腾之下,南山集团是高科技企业的印象,大家应该就更加深刻了。


    “曹总,你想什么时候见他们?”


    “越快越好吧!”


    “那我现在就给对方打个电话,看看他们今天下午有没有时间。”


    林城说干就干,马上放下了筷子给大疆的人打起了电话。


    现在的大疆不要说跟南山集团相比,就是跟南山电池相比,体量也不是一个级别的。


    林城主动的表示曹阳想要见他们,大疆那边立马就表示今天下午可以。


    反正深城那边开车过来,也就是一个小时的事情。


    所以当天下午,曹阳就见到了大疆的创始人汪涛。


    曹阳是1979年出生的,汪涛是1980年出生的。


    大家也算是同龄人。


    都是那么年轻,现在的成就却是很不一样。


    所以此时的汪涛,还没有后世那么自信。


    当然了,在礼貌之余,也没有卑躬屈膝。


    大家都是很有自信,很骄傲的人。


    你尊重我,我尊重你。


    气氛一开始就比汪涛想象的要好很多。


    “曹总,听说林总说南山电池的三元锂电池技术,是您亲自参与研究的?”


    简单寒暄了一阵之后,汪涛很是好奇的问了一个问题。


    他自己是搞技术出身的,对同样是高技术的人是比较有认同感的。


    “确实如此,南山电池在三元锂电池技术方面,起步不算很早,想要尽快的出成绩,自然是我亲自带着团队一起去做技术攻关才是最有效的。”


    “我听说汪总你大学毕业的时候,做的毕业设计产品就是无人机,现在又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领域,看来是非常看好无人机市场咯?”


    曹阳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今天的会议本来就是临时插进来的,所以时间也是比较有限。


    这个时候也没有必要太多客套,直接切入主题就行了。


    就以曹阳现在的地位,汪涛也不会觉得这样子会不礼貌。


    “是的,我非常看好无人机市场。”


    “在我们大疆之前,无人机给人的感觉要么就是军用产品,要么就是儿童玩具,很少有人觉得在中间市场还有无人机的空间。”


    “但是像是专业级的影像无人机,我相信很多剧组都是有需求的。”


    “公共安全、土地测绘、电力巡检、林业勘测等领域,也是需要一些特殊的无人机。”


    “甚至在农业发展上面,也是有无人机发挥的空间。”


    “现在虽然也有一些无人机公司在做相关的产品,但是价格非常的昂贵,操作比较复杂,难以大规模的普及。”


    “我们大疆的想法就是研究成本合理,性能先进的无人机,开拓一个独特的市场出来。”


    “而说到无人机的性能,除了最关键的飞控系统之外,就数电池的性能比较重要了。”


    “无人机的属性决定了它所携带的电池重量不能很重,要不然会影响滞空时间等一系列的参数。”


    “这就要求我们的电池具备非常高的能量密度,成本还不能很高。”


    “南山电池现在能够让电动出租车做到400公里的续航,这充分的说明了南山电池的技术先进性,我相信南山电池和大疆的合作,一定会很有意义的。”


    说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汪涛的话立马就变得多了起来。


    他是真的对这个领域非常有信心,也对南山电池比较感兴趣。


    “汪总,大疆现在都还没有一款拿得出来的产品,但是各种研发又要耗费不少的资金。”


    “你有想过要找机构融资吗?”


    历史上,大疆是2010年才开始融资之路,之后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开始飞速发展。


    现在才是2008年底,正常来说大疆对融资的需求,应该还没有那么的迫切。


    不过,创业企业就没有几家是对融资不感兴趣的。


    毕竟烧投资人的钱跟烧自己的钱,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压力也是不一样的。


    汪涛也没有办法例外。


    “曹总,您有兴趣投资大疆?”


    大家都是聪明人,没有必要拐弯抹角,所以汪涛直接把心里面的话问了出来。


    “没错,南山电池愿意出一笔资金,占据大疆20%的股份。”


    “今后如果大疆有进一步的融资需求,南山电池必须具备保持股份不变的跟投权利。”


    曹阳没有狮子张大口。


    要是出让的股份太多,汪涛肯定是不愿意的。


    大疆能不能成功,汪涛是最关键的人物。


    所以与其说是在投资大疆,倒不如说是在投资汪涛。


    “南山电池愿意给出多少的估值?”


    汪涛这么问,基本上就表示他不拒绝投资。


    不过,他肯定是不愿意自己的心肝宝贝被贱卖的。


    “一个亿人民币的估值,南山电池拿出2000万元的现金入股,并且将来可以为大疆提供最先进的锂电池。”


    曹阳没有死命的压价。


    历史上,大疆的第一笔融资是1000万美元,但那是2010年。


    现在差了一年多的时间,并且还是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这个价格,不算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