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大明战神一代目:50万打5万,你告诉我怎么输?

作品:《带手机回大明,给老朱看永乐风华

    叶长青听到朱元璋询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整个人都乐了!


    朱棣何止是花了三年的时间就打下了应天府啊……


    他还以五万兵力大战朝廷的五十万兵力……硬生生以10倍的差距打赢了!


    要不是这场战争里面还有太多的水分的话,朱棣靖难之疫都可以作为历史上众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典型了!


    至于这场战争里面水分是从哪里来的……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大明一代目战神了!


    李景隆-大明一代目战神-大明交际花!


    这家伙离谱到什么程度?朱棣造反的时候,李景隆是建文帝钦点的对付朱棣的征西大将军。


    朱棣造反成功之后,李景隆是永乐第一大功臣!


    虽然他下半辈子是被囚禁度过一生的,不过上半辈子着实牛!


    明明一肚子的水,却硬生生的让朱元璋,朱充炆,甚至是朱棣都把他供着!


    当了老朱家三代的权臣。


    朱棣刚刚造反之后,李景隆就带着50万大军来打朱棣。


    随后50万大军硬生生败北。


    之后,又带着另外60万大军再次和朱棣交战,玩了一次“帽子戏法”……


    3打1再一次被朱棣ko。


    再之后就是朱棣攻打应天府……


    李景隆直接开城门了……


    关键是在应天府彻彻底底的被攻破之前,建文帝这货都完全的信任李景隆!


    他宁可相信朱棣是太牛逼了,也不肯相信李景隆是猪队友。


    “咳咳,建文帝之所以三年之内就失掉了应天府……主要有三个原因!”


    叶长青斟酌一番之后,回应道。


    “一来呢,是因为建文帝太急了,他削藩的动作太快,一年之内就囚禁了好几位藩王,甚至还将湘王逼死……”


    “这也就导致当时的燕王朱棣造反之后,没有任何一位藩王帮助建文帝,甚至还跟着燕王朱棣一起反了……”


    “这二来嘛,就是建文帝太优柔寡断了,他想要削弱藩王,一开始居然想着挑软柿子捏……不敢直接对付藩王之中的朱棣!”


    “这也就导致他在削弱其他藩王的时候,燕王朱棣就做好了应对朝廷的准备……”


    “这第3个原因,也是最大的一个原因……那就是用错了人……他听信了黄子澄等人的话,让李景隆做了征西大将军,甚至最后时刻也是让李景隆守城门的!”


    “李景隆两次带兵围剿燕王朱棣,第1次带兵50万围城,第2次带兵60万交战……全部战败!”


    “一开始燕王朱棣的兵力仅有5万,甚至5万都没有……”


    “随后在朱棣围城之时,李景隆开了城门……”


    “朱棣登基论功行赏之时,李景隆乃是永乐第一功臣!”


    朱元璋在听完叶长青所说的话之后直接瞪大了双眼。


    他几次张大了嘴巴想要说话,但是又都说不出来。


    因为叶长青所说的这些信息实在是太荒谬了。


    这个过程,听得朱元璋既是怒火中烧,又是感觉有点哭笑不得……


    建文帝的征西大将军,朱棣永乐第一功臣……


    谁他妈能想得到这居然都是一个人。


    这也太td离谱了。


    戏文里面的剧情都不敢这么编呀。


    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建文帝居然失败的那么戏剧化!


    李景隆!


    朱元璋此时脑海之中想起了李景隆的模样。


    明明看着挺聪明的样子……


    李文忠的儿子。


    而李文忠又是自己的外甥。


    算起来的话李景隆也是自己的孙子……自己平时待他的时候就和待亲孙子一样。


    看上去一表人才的,朱元璋本来还打算今后对他委以重任!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李景隆居然有着这么恐怖的战绩。


    “难不成李景隆那小子和朱棣这混小子关系太好了,所以才故意以这样的方式输给朱棣?”


    朱元璋心中产生了疑惑。


    可是平时在京城的时候,朱棣和李景隆关系也并没有太好啊。


    这俩玩意儿差着辈呢。


    实际年龄也差着好几岁。


    李景隆给朱元璋留下的印象就是聪慧听话……喜欢读书。


    朱棣整天跳来跳去的就想着打仗……


    两人也算是一起长大,有点交情,但是矫情再深也不至于到自主地步啊……


    “先生可否说得详细一些?”


    朱元璋想要了解的更加详细一些。


    叶长青看着朱元璋的样子就知道朱元璋接受不了,想了想之后开口:


    “在建文帝实行了削藩的政策之时,燕王朱棣手上一开始掌握在手里面的只有800府兵!”


    “而当时,建文帝又派了一些小官看着朱棣,看他有没有造反的意向……燕王朱棣吃猪食以此来迷惑建文帝……随后趁机暗中笼络各种武将!”


    “在集齐4万兵力之后,燕王朱棣正式造反!”


    “在燕王朱棣造反之后,为了增加自己的兵力,朱棣将目光放在了宁王身上,毕竟宇王手上掌握着精锐朵颜三卫!”


    “于是,当时宣布自己造反的朱棣留下了5000兵马在北平给朱高炽,自己则带着其他的兵马前去寻找宁王,要说服他和自己一同造反!”


    “而当时恰好李景隆听了建文帝的命令率领50万大军攻打北平,然后他以50万大军围城朱高炽的5000守兵……”


    “结果硬生生的打了几个月都没有攻城成功……然后,朱棣借兵成功带着朵颜三卫还有自己原来的兵马赶了回来……在结合城池之中的守卫,以5万兵力前后夹击硬生生追着朝廷50万大军杀……”


    “朝廷军队大败。”


    “此战过后,建文帝又调集了60万大军与朱棣军队进行交战……大军分成了三路围攻朱棣,一开始是由大将徐辉祖充当主帅,因此朱棣完全不是对手,几次交手都败北……”


    “燕王朱棣的叛军差点被剿灭,而就是在这个时候建文帝将主帅又换成了李景隆……理由是害怕徐辉祖和燕王朱棣的亲戚身份,担心他们相互勾结……结果主帅换成了李景隆之后,燕王朱棣绝地反击,朝廷再一次大败。”


    “朝廷连续两次大败之后,元气大伤,而燕王朱棣也借着这个时候发展了起来……兵围应天府!”


    “即使是在这个时候,燕王朱棣造反仍然不可能成功,因为应天府突然被围住了,但只要守城不出就没有什么事情!”


    “而且各路勤王的兵马很快就能到来……可偏偏建文帝在这个时候依然信任李景隆……让他当守城的将军!”


    “结果城门被李景隆打开……再之后就是陛下我们一开始在大明风华上面所看到应天府破的情景!”


    50万大军围5000人的城打了几个月……


    50万大军被5万人爆杀……


    听完这一切之后,朱元璋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


    “咱大明王朝是没人了吗?为什么选的是李景隆这个草包当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