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他管陛下叫爷爷?

作品:《朱寿天下大同

    蓝玉整个人都震惊了。


    他跟宋国公冯胜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惊骇!


    这天底下,唯一能左右陛下想法的人,只有一个马皇后。


    可随着马皇后的去世,陛下便乾纲独断,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了。


    眼下,竟又多了一个?


    可此时面对陛下的震怒,两人也不敢细想,登时叩首在地,忙道:“臣等遵旨!”


    “滚吧!”


    朱元璋看着两人躬身退出谨身殿,眼眸幽深。


    “传旨!”


    “命锦衣卫广寻天下名医入京,可医背痈者,封侯赐爵!”


    蒋瓛心中一震!


    当今太子殿下朱标,患的就是背痈!


    好端端的,陛下竟召名医入京,难道说……


    他心中涌起无数推测,面上却不敢怠慢,忙道:“臣遵旨!”


    朱元璋的面容,半隐在烛火的阴影下,看不出喜怒。


    标儿!


    放心,咱就是竭尽天下之力,也要医好你!


    咱等着你好起来,继承江山社稷!


    为天下生民立命!


    为大明国祚,开万世太平!


    ……


    次日一早。


    暖阳射入房中,睡了一大觉的朱寿,悠悠转醒。


    寝卧大门四开,管家老方迈步进来,后头跟着一个豆蔻年华的小丫头,一看就是婢女。


    一见他醒了,婢女登时拿过一个热毛巾到了床塌前。


    “少爷,奴婢伺候您洗漱穿衣!”


    朱寿长吁短叹。


    一睁眼,就要装疯卖傻。


    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可琢磨完之后,他心里还是不断暗示自己,败家子,自己一定要有个败家子的样!


    万万不可露了马脚,露了,就要被扎针了。


    于是,他便露出一副凶巴巴的样子,问:“大清早的,鬼叫什么?本少爷问你,什么时辰了?”


    婢女吓得不轻:“回少爷,日上三竿了……”


    “才三竿?”


    朱寿顺势往床榻上一躺,道:“本少爷像是三竿才起的人吗?两个时辰后,再叫少爷起来!”


    管家老方赶紧上前,点头哈腰道:“少爷,早膳已备下了,您要不要用过膳了再睡?”


    “噢,早膳好啊,吃了,延年益寿呢。”


    “来啊,快扶本少爷起来。”


    朱寿借坡下驴,翻身而起,在婢女的伺候下更衣。


    刚进正厅,孙老大夫背着药箱来了。


    他笑呵呵的给朱寿行了一礼,惊道:“呀,少爷今日的气色好多了啊!”


    “待老夫给少爷您把脉一番,看看身体如何了。”


    一见到这老家伙,朱寿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顿时把筷子一拍,冷道:“把脉?把什么脉?你这老东西,想害本少爷不成?”


    张大夫一点也不恼,反而捋着胡须,感慨道:“不把了,不用把了,少爷这病,算是大好了!”


    朱寿一翻白眼,指着大门,蹦出一个字:“滚!”


    张大夫老脸堆笑,更是高兴了,夸赞道:“哎呀,少爷这个滚字,真是气势如龙,骂的小人心里真舒坦呐!”


    “老夫告辞,告辞了。”


    说罢,面上挂满了喜色,脚步轻快的扬长而去。


    朱寿劫后余生,不禁长松了一口气。


    本少爷可是一个要干大事的人,岂能再被银针扎了后脑?


    万一扎傻了咋办?


    可随着吃下一口饭菜,他刚赶走大夫而畅快下来的心情,顿时又不好了。


    “老方!老方!”


    “老奴在呢,少爷有何吩咐?”


    “去,带人把府里的厨子给本少爷狠狠揍一顿,这菜居然是苦的!”


    老方啊了一声,下意识地道:“少爷,菜都是带点苦味的啊,咱府上可是用的上好的青盐呢,不然还会更苦。”


    朱寿一拍脑门,大意了啊!


    他这才记起,现在的大明,吃的多是带有杂质的海盐,


    吃起来,免不了带有一种苦味涩味。


    若是自己改良一番……


    想到这,他立即召来几个下人,教了他们矿盐的提炼之法。


    提炼的办法还是很简单的,矿盐捣碎,制成卤水,再过滤、提纯、烧干便可制出白盐。


    可听了之后,下人们却是面面相觑。


    “少爷,您这个法子,我等从未见过啊,能成吗?”


    “就按本少爷说的做,哪来这么多屁话?今日就要搞出来,不然本少爷连饭都吃不上了!”


    “是,少爷。”


    朱寿一发火,下人们顿时不敢再质疑了。


    他这才满意点了头,又对老方嘱咐道:“老方,此法不准外泄,可懂?”


    老方杀气腾腾地道:“少爷放心,谁敢吐露半个字,老奴砸断他腿!”


    “老方,那个谁谁谁来着,把卖地的银子送来了吗?”


    “回少爷,已经送来了。”


    “既然银子到了,那待会你跟杨账房进应天府一趟,替本少爷办件事。”


    老方连忙躬身,道:“请少爷吩咐。”


    朱寿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大手一挥,道:“把卖地来的那十万两银子,统统买了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