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真实身份

作品:《民间盗墓手札

    “奶奶的,这棺材刷了啥玩意?颜色怎么这样?”胖子惊呼一声,用手指着底下的那一副棺材。


    我看过去也吸了一口凉气,这幅棺材的颜色确实太过奇怪了。


    这种红还不同于之前那一副套棺外面阴沉沉的那种红色,而是鲜艳无比的那种红。


    手电筒照到上面,顿时让人更加毛骨悚然,那红色都他娘的快赶上人家办喜事的那种了。


    不仅仅如此,我还闻到了一股子血腥的味道,先是淡淡的一股,随后是直冲天灵盖的那种味道。


    我连忙捂住了鼻子,受不了这种血腥的腥臭味道。甚至于我怀疑之前在上面的那一股套棺上闻道的淡淡血腥味也是眼前的棺材散发出来的。


    我皱着眉头开口:“这上面不会抹的是血吧?但在地底下这么长时间了为啥还感觉跟没干一样?颜色这么鲜艳。”


    刘把头动了动鼻子:“是血,不过应该是混了朱砂,而且应该还加了一些别的东西,不然颜色不会这么鲜艳。”


    随后刘把头蹲了下来开口道:“等着看吧,这玩意儿将近一千年没见过氧气,用不了多长时间上面的红色就氧化没了。”


    我皱眉点了点头,拉着胖子一起走到了旁边。却看到了六子正在向着这边跑过来。向着他身后的方向看过去,原来是去点蜡烛了。


    六子看到我和胖子没和刘把头在一起有些诧异,开口问道:“怎么了?”


    胖子用手捏着鼻子:“你闻不见吗?这味儿太他娘的上头了。”


    六子听后动了动鼻子,随后竟是快速地向着刘把头的方向跑了过去。我喊了他两声,他却连头都没有回。


    我拍了拍旁边的胖子,拉着他又跑了回去。


    回去之后就看到六子和刘把头已经蹲在坑边上了,我伸着头向着里面看去,果然和刘把头说的一样。棺材上面的颜色此时已经暗淡了很多,完全没了之前那种妖冶的感觉。


    但因为墓室里面是封闭空间,这股子血腥味却是怎么都消散不掉,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去试着接受这股子味道。


    刘把头手里拿着刚才用来开棺的麻绳,又向六子要了一个火折子,随手丢了进去。


    看见火折子在底下燃烧了很长时间之后才开口说道:“干活!”


    这个坑没有很深,也并不大,就是被棺材稍微宽了一点的大小。人跳进去之后基本上就没办法转身子了。


    刘把头和六子站在棺材的头尾,我和胖子刚想下去就被六子给拦住了。


    六子把手放到了棺材上面,然后就见他以一个极其诡异的角度直接把棺材盖给掀开了一个口子。把绳子穿过去之后将另一头扔了上来,我和胖子拽着手中的绳,刘把头和六子一起用力,那棺材盖竟然就被我们这么轻易的给吊了上来。


    也就是棺材盖打开的一瞬间,一股子冲天的尸臭喷涌而出,和本来就残留在墓室里的血腥味儿融合在了一起。顿时熏得我只想恶心。


    胖子更甚,直接把绳子一扔跑到了旁边。就连坐在很远处的张教授三人都闻到了这股味道,皱着眉头走了过来。


    六子和刘把头捂着口鼻,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不愧是干这一行的,我是打心眼儿里佩服他们两个。


    等到尸气都散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也终于见到了墓主人真正的面容。


    一位身穿藏蓝色殓服,面容已经干枯的男性体。


    这是陕北古墓中常见的一种干尸,因为陕北缺水所以这种墓一般也被北派盗墓贼们称呼为火洞。如果是在南方,因为气候常见潮湿的原因,尸体大多已经被泡烂了,甚至古墓中还有着积水,所以也被南派的称呼为水洞。


    “奶奶的!在地底下忙活了这么长时间,可算是见到正主了!”胖子有些激动,指着那具干尸说道。


    我也有些兴奋,毕竟这所墓的范围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现在这所墓的正主终于重见天日,我也是特别好奇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了。


    刘把头把手放到了那副棺材上,对着六子说道:“起!”


    六子二话没说飞身跃起,手里拿着之前的那一根粗麻绳,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巧劲儿,直接套到了干尸的胸前。


    用力一拉直接就把那具干尸给拉了起来。


    “小心点!别拉坏了!”赵教授在一旁看到六子这么暴力的就把尸体给拉起来了,顿时就有些激动。


    毕竟这么完整的宋代殓服是可以作为参考资料来研究那个时期人们的死葬风俗文化的。


    六子却没有抬头,只是把手里绳子紧了紧。


    我其实还是有些担心这具尸体还会不会诈尸,但看六子已经动手了也没发生什么事情,也就放心了。


    干尸被拉起来之后,他身后的东西也暴露在了众人的眼皮子底下。


    “嘶!”


    我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旁边的张教授三人也是一样的反应。


    奶奶的一棺材的好东西,瓷器,盏,配饰,字画,金器,玉器整整填满了整个棺材的缝隙。


    六子抬起了头问道:“值不值钱?”


    我点了点头:“非常值钱!但前提是能完整地拿出去。”


    张教授有些急,用手指着六子说道:“早就说好了这里面的东西你们不能拿!你们是不是想毁约啊?!”


    六子笑了一下:“开个玩笑嘛,这么紧张干什么?而且我可不想吃枪子儿。”


    但刘把头却没有说话,只是低头看着这些东西,到最后甚至上手去翻找这些冥器。像是在找什么东西一样。


    最后他从里面翻出来了一本小册子,扔了上来说道:“这个你们应该会感兴趣。”


    张教授手忙脚乱的接住:“你小心点儿!这可都是文物!”


    因为长时间处于缺氧的状态,按理来说这种书本之类的东西应该是已经枯朽了的。


    但也不知道这本册子上面加了一些什么防腐的东西,千余年后竟然还是完好无损的,真是令人啧啧称奇。


    胖子对这些不感兴趣,而是与已经上来的刘把头和六子两人蹲在旁边聊着天。


    我走到了张教授的旁边,看着他颤抖着双手打开了这边册子。


    我眯着眼睛仔细的看着上面的字迹,是用汉字写的,不过看上去有些歪歪扭扭的。


    看着上面的字迹,嘴里也不自觉的念了出来。


    “南宋隆兴元年初,永军安路罪人王过之讨贼败于西夏蛮贼之手,无颜面对大宋先代高武皇帝之灵,自刎于落马山。”


    “南…南宋?!”


    李文清惊讶地捂住了嘴巴。


    我也瞪大了双眼,隆元是南宋第二个皇帝赵昚的第一个年号。


    “但……这时候这地方不应该已经不是宋朝的疆域了吗?为什么还会有宋朝的……将军?”


    赵诚疑惑地开口,他因为眼睛已经丢了的原因,此刻正几乎是爬到那一本册子上在看。


    张教授也是被这第一句话吓了个不轻,但作为考古界的老前辈,基本的素养还是有的。


    张教授没有说话,扶了一下眼睛,后又拿下来放到衣服上擦了擦,此时的他已经完全的进入了工作的状态,拿着那本册子继续地看了下去。


    大约十分钟过后,我们已经全部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之前的一切问题都能解释得清楚了。


    疑冢,石人,还有那两个墓穴,甚至之前那个尸变大粽子的身份全部都搞明白了。


    张教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把这本小册子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包了起来。


    一旁的李文清和赵诚的眼眶也有些发红。


    不因为别的,只是这本册子里面的东西,确实太过于有些……离奇了。


    胖子见到我们忙完了,也是走了过来问道:“怎么样?搞清楚了没有?”


    我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说道:“有些复杂,不过简单点来说就是这个墓的正主是个当地宋人反叛军的首领。”


    胖子愣了一下:“啥玩意儿?还反叛军?”


    我点了点头:“这个人叫王羽,字过之,是北宋时期永兴安路一位官员的后代。而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当年他起兵的地方。”


    “准确来说,这个王过之是正儿八经的宋人。但因为靖康之耻的原因,宋廷南渡过江建立的南宋朝廷。而原本在永兴安路和一些其他州府的宋人根本就走不了。”


    胖子问道:“所以他们就造反了?”


    我点头:“对,这个王羽因为身份的原因从小对宋廷就有一种近乎于盲目的崇拜。甚至于他连一个正儿八经的宋朝官员都没有见到就起兵造反了。”


    “他当时带了八百位决心要和西夏决一死战的宋人与西夏士兵在落马山,也就是这里打了一场仗。”


    “但结果很明显,因为装备和人数的原因,他失败了。但他失败之后带着几十位亲兵直接就钻进了这片山林之中。


    “西夏国的官员以为他死了,但为了纪念他的英勇,就在落马山上给他修了一个宋式的墓穴。”


    “就是我们之前看到的那个?”


    “嗯,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他是北宋时期的原因。”


    “后来呢?那为啥这里还有一个墓穴?”


    我咽了一口吐沫缓缓道:“这个王羽在入山之后看见了西夏给他修的墓穴,大为恼怒,于是就带着他的几个亲卫把自己的那个墓穴给埋了。西夏听说此事之后,认为王羽没死,于是就又派了二百西夏士兵入山搜寻他们。”


    “之后王羽就带着士兵在山里硬生生地把两条天然的缝隙给凿成了两条通道。”


    “就是我们来的时候发现的那一条?”


    “对。”


    “后来呢?”


    我沉默了片刻,然后道:“后来他就死了,外面的那些尸体就是他和他手底下的士兵拼杀留下的尸体,他自己也自刎死在了山里。”


    “后来南宋朝廷不知道什么时候听说了这件事情,就派人去和西夏交涉,想带走他的尸体。但被西夏拒绝了。”


    “最后两边谈了个条件,宋朝以一品都尉将军之礼把王羽埋葬在了这里。西夏那边就把士兵的尸体放到了上面的那个墓里,这也就是那个墓为什么有棺材的原因,而放不下的就堆在了我们进来的那条河的附近。而宋朝则是复杂提供钱粮并且保证不会把这件事情说出去。”


    胖子摸着下巴:“那之前那个大粽子是咋回事儿?”


    我沉默了片刻:“这是西夏那边玩了个心眼儿,他们当时负责修建这所墓的官员把西夏战死的一位将军埋在了王羽的上面,意思再明显不过。随后这些事情一五一十地记载在了那个小册子上面,又在上面涂了尸油用来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