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赵平的考教

作品:《寒门贵医

    “要有后台。”


    阿大健说:“没有后台,做什么事情都将寸步难行。”


    “比如开酒楼。”


    “达官贵人去吃去喝,还不给银子,你怎么办?”


    “索要得回来吗?”


    “地皮流氓去吃肉喝酒,不给银子,赖账,你又要如何呢?”


    “赚的银子,还不够他们这些人霍霍的。”


    “倘若有了后台呢?”


    “达官贵人敢吃饭不给银子吗?”


    “地痞流氓敢去那里耍横吗?”


    “所以咱家认为,后台才是商贾之道当中的重中之重。”


    “赵先生,咱家毕竟只是宫中的一个小小的太监,也没有经过商,并不太懂这些,就是一些浅薄的说法,望先生不要见笑。”


    “说的非常好。”


    赵平拍了拍阿大健的肩膀称赞道:“你不用再去给陛下送信了。”


    “直接回西坪村吧。”


    “我会修书一封,你带上,去西坪村找文卉,让她给你安排活计。”


    “最低也是一个掌柜的。”


    这家伙可是个真正的人才啊。


    没有经过商,就能说的头头是道。


    加以培养,绝对能独当一面,成为西坪村的一员悍将。


    这种人,赵平可舍得不让他死在去晋城的途中。


    甚至赵平还有些后悔。


    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阿大健的才能呢?


    否则的话,早就把他拎到西坪村了,也不至于埋没到现在。


    白白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然而,阿大健却露出苦涩的笑容,摇了摇头说:“赵先生,咱家不想当掌柜的,甚至说不想经商。”


    “嗯?”


    赵平皱了下眉头。


    还以为对方嫌弃所给银钱少呢,又补充道:“从西坪村走出来的掌柜的,俸禄可不低啊。”


    “衣食住行,都是最基本的。”


    “全部由西坪村提供。”


    “每个月最低的月钱为五百钱,另外还可以拿店铺的售卖所得百分之一的比例。”


    “就拿东海郡所开设的西坪村布庄为例,那边因为限购,每日只售卖两千匹布。”


    “按照一匹布五百文钱计算,百分之一则为五文钱。”


    “两千匹布,那就是十两银子。”


    “换句话说,单单是一日所得,便有十两银子。”


    “一个月则为三百两。”


    “倘若碰到需要外出办事的时候,车马费,盘缠,吃饭,住店等等,所有开销,也全部由西坪村出银子。”


    “另外还会被额外补偿每日一百文钱的辛劳费。”


    “杂七杂八的加起来计算,每一个掌柜的,最低月所得也有近五十两银子了。”


    “我估计,这个数得比青州州牧大人的俸禄都多。”


    “现在你愿意去我们西坪村做掌柜的吗?”


    “我……”


    阿大健忍不住狠狠吞咽了一下口水。


    但却仍旧摇头。


    “为何?”


    赵平脸色阴沉下来。


    “赵先生,咱家虽略懂商贾之道,但也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实际操作过。”


    阿大健解释道:“而且我这个人嘴巴比较笨,脑子又是一根筋,不善与人交际,很容易招惹到什么是非。”


    “若是出了乱子,就愧对先生的知遇之恩。”


    “所以,咱家还是做咱家最为拿手的事情。”


    “你什么最拿手?”


    “治理天下。”


    阿大健说。


    噗!


    赵平差点没有笑喷。


    治理天下?


    还真敢吹啊!


    赵平冷笑道:“这么说,你治理过天下?”


    “没有。”


    “既然没有,那不也是纸上谈兵吗?”


    赵平抬高了声音,显得有些生气道:“既然是纸上谈兵,又何来拿手之说?”


    “你不怕把天下治理的大乱吗?”


    “我……”


    阿大健被噎住了,但仍旧固执道:“不怕。”


    “咱家虽是宫中一个小小的太监,可或多或少也听过一些天下政事,以及陛下和朝臣们的处理方案。”


    “每一次,咱家都会设想,若是咱家来处理,当如何?”


    “然后再结合他们处理之后的结果,反复推敲,得到最佳的处理策略。”


    “如此反反复复,咱家自认深谙此道。”


    “好,那我问你。”


    赵平见他说的跟真的一样,也起了考教的心思。


    毕竟西坪村真的太需要人才了。


    尤其是能掌控全局者。


    阮文迪是在军事上展现了才能,更适合配合夏泉领兵打仗。


    管永宁暂且流露出来的才能,也多体现在出谋划策上,具体执行,还有待于验证。


    若是阿大健有治民之策,那把西坪村交给他打理又何妨呢?


    所以赵平问道:“咱们先说说近处的,云安县爆发了瘟疫,你若是云安县县令,当作何?”


    “封城。”


    阿大健毫不犹豫道:“封城便控制了患病者继续传播瘟疫。”


    “然后派遣医者进行救治。”


    “同时再派一部分医者做研究,最好是能研制出来克制瘟疫的药物。”


    “如此,以后再出现瘟疫,就能及时处理了。”


    “若有人不听呢?”


    赵平又问。


    “杀一儆百。”


    阿大健说:“瘟疫是大事。”


    “绝对不能因为个人导致更大范围的传播,必须要重罚,当着众人的面斩首。”


    “还有就是先生制作的口罩。”


    “应该是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若出现瘟疫,大家都佩戴上口罩,减缓瘟疫的传播。”


    “若是医者研究不出来药物呢?”


    赵平又问,“或者说是医者也攻克不了瘟疫,甚至说连那些医者都被传染到了瘟疫呢?”


    “那就烧。”


    阿大健同样不假思索道:“把整个城池的人全部烧光。”


    “那样的话,没有被感染的人也会被烧死,他们不冤吗?”


    “冤。”


    阿大健叹息一声,“可面对这种情况,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冤死几个人,总比瘟疫扩散的到处都是要好。”


    “真若传播开来,死的人只会更多。”


    赵平点点头,并没有表态。


    心中却相当震撼。


    这对策,不就是前世面对疫情的情形吗?


    君不见多少城市处在静态管理当中,多少小区被焊死了大门。


    那些不服管控,想要趁机搞事情的,也都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好在最终我们成功了。


    城市“死灰复燃”。


    和阿大健说的何其相似。


    不过这些也跟他有关。


    毕竟是他把对抗瘟疫的策略带到了大未王朝。


    那会刚穿越,赵平便得知大未王朝的医疗条件极为落后,普通的风寒感冒,都有很大的致死率。


    阿大健在是京城的太监,他听到一些消息,再配合上他的猜测,的确能补全对策。


    所以赵平又想到了一种局面,问道:“豫州王造反,要在豫州对陛下下手。”


    “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豫州肯定会发生战乱。”


    “待一切平定之后,当如何恢复生机呢?”


    “这也是咱家想向先生进言的一点。”


    阿大健同样没有思考,直接就道。


    “不管是未来的豫州,还是眼下的大未王朝,说句大不敬的话,都在衰败。”


    “自从飞鹰军溃败之后,外敌入侵就没有断过。”


    “大未王朝每年都要向周边敌国上贡不少的贡品,还自欺欺人说是天子的恩赐。”


    “谁不知道?”


    “那是打不过人家,又担心被人家吞并,破费点银钱,换取片刻的安宁。”


    “只能稳住一时,却并非长久之计。”


    “内部匪患严重,贪官污吏更是不把老百姓当人看,肆意欺压。”


    “导致民怨沸腾,老百姓怨声载道。”


    “若是此时有人揭竿而起,咱家相信,追随者,绝对比比皆是。”


    “这……”


    赵平满头黑线。


    老子让你分析以后的恢复情况,你特么说的是个啥?


    虽然都对。


    可这是我想听的吗?


    阿大健继续道:“若想解决这种问题,做到两点便好。”


    “其一,肃清朝堂。”


    “把那些欺上瞒下,肆意妄为的官员统统抓起来,砍了脑袋。”


    “还有他们的同党,也不要放过。”


    “但凡做过欺压老百姓之事,就不能有丝毫的容情。”


    “杀的后人惧怕。”


    “然后再任命的官员,就算有心想做一些伤害老百姓的事情,也不敢伸出魔爪。”


    “上下官员,一心为民,才能使老百姓生活富足,达到真正的国泰民安。”


    “其二……”


    “等等,阿大健,你先等等。”


    赵平急忙打断他问道:“你这杀的人头滚滚,以后还有人敢为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