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退粮

作品:《寒门贵医

    夏季是真的急。


    赵家小子建房子,工厂,粮仓,招纳了很多夏村的百姓。


    每一个上工的人,不但能赚到四文工钱,每天还能吃一顿饭,白米饭,肉汤,随便造。


    按他们以往的生活,过年都不敢那么吃。


    他眼看着夏村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脸上也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如今土匪把安民费提升到五成,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粮食再卖给赵家小子。


    他收不到粮食,酿酒厂和粮仓可能就要停下来。


    不但工人没法再赚到银子,赵家小子的损失也不小。


    一时间,众人都看向了赵平。


    “继续办,继续收。”


    赵平沉吟一阵说。


    不熟悉历史的他也知道,土匪往往都是由流民组成。


    大都被逼无奈,上山为匪,落草为寇。


    真若国泰民安,谁闲着没事去做土匪,那可是杀头之罪啊。


    所以土匪并不可怕。


    只要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就能让他们瓦解。


    历史上最著名的梁山好汉,一封招安书,就能让他们走向灭亡。


    自己身为一个穿越者,难道还对付不了云安县这一群不成气候的土匪吗?


    更何况,还有官兵呢。


    先让官兵出兵剿匪。


    实在不行,自己再出手。


    自己要带领着整个云安县的百姓发家致富,那这里就不能有土匪存在。


    早晚都会有一战。


    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彻底铲除土匪这种毒瘤。


    “咋收?”


    文卉苦笑道:“大家都在要求退粮呢。”


    “那就退吧。”


    赵平叹息道:“哪怕是我们麻烦一点,也不能让村民觉得委屈。”


    “而且我们的粮仓也能借给村长们使用,可以暂且把所收上来的粮食放在粮仓内。”


    “待与土匪约定的交粮时间到了,再统一运送到驼岭峰黑风寨。”


    “但粮仓,酿酒厂继续建,这个不能停。”


    众人接到赵平的命令,开始忙碌。


    徐天华无事可干,闷闷不乐道:“这该死的土匪,竟打扰本官的雅兴。”


    “你不应该骂土匪。”


    赵平纠正道:“应该骂皇帝,骂当地官员。”


    “什么意思?”


    徐天华皱着眉头问。


    “若咱们的陛下能把国家治理好,让百姓都能有衣可穿,有粮可吃,有病可医,还会出现流民匪寇吗?”


    赵平说:“若是当地的官员用心剿匪,土匪还能如此猖獗吗?”


    “说白了,都是上面的大官员逼迫,下面小官员不作为,才使得土匪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公然收粮。”


    之前文卉也跟他说过土匪收粮的事情。


    赵平还以为是偷偷摸摸打劫一些呢。


    现在才明白,这些土匪胆大包天,都敢招摇过市,公然找大家要粮。


    不给就弄死你们。


    凶残暴力。


    也让他十分生气。


    如此风气,云安县百姓的日子能好过才怪呢。


    所以对徐天华这个上官说话的语气不免都重了几分。


    徐天华并未有在意赵平的态度,而是在仔细品味他所说的话。


    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毕竟剿匪需要兵力。


    而出兵就需要有口粮。


    口粮从哪里来?


    国家又没有多余的银子,只能从地方百姓手中抠。


    抠出来的口粮都要送到户部核对。


    核对完毕后,才能往地方拨付。


    层层剥削后,真正能到地方手中的口粮已经所剩无几了。


    甚至恐怕有些地方只是一道调令,让他们剿匪。


    连吃的都没有,谁愿意拼死干活?


    胜了,是上官的好处。


    败了,就是他们无能,连土匪都解决不了。


    所以各个地方就跟土匪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默契。


    官员允许土匪找百姓征粮,但不能闹事。


    碰到陛下下令剿匪之时,土匪也要乖乖拿出来几个不听话的家伙,略表心意。


    这叫互帮互助。


    徐天华也是从彭越那里得知的。


    他也曾问过彭越为何不剿匪,彭越直接说没粮草。


    沉吟一二,徐天华叹息道:“事态如此,我也无能为力啊。”


    “怎么无能为力呢?”


    赵平反问道:“别的地方,你或许没有那么大的本事管辖。”


    “可这里是云安县,你又是云安县的县令,你若说无能为力的话,那让老百姓还怎么活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徐天华再次叹息,“即便我想剿匪,可没有口粮啊。”


    赵平再次反问道:“云安县治内好几万的百姓,每人凑一些,难道还不够官兵剿匪吃的吗?”


    “不是你那么个说法。”


    徐天华把剿匪征粮再由户部统一拨付的情况说了一遍。


    最后叹息道:“咱们云安县那么偏远,户部的拨付根本就抵达不到这里。”


    赵平无语起来。


    这让他想到了前世的某些会。


    打着行善的旗号,从那些拥有怜爱之心人手中筹集资金,然后真的用在灾区难区的却少之又少。


    倒是把他们养的又肥又白。


    那会赵平看到这个新闻,义愤填膺了好久。


    奈何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做不了什么,唯有在以后的捐款当中,避开那些让人恶心的企业。


    而眼下在大未王朝,在云安县。


    赵平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便冷冷道:“即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把剿匪的粮食上交呢?”


    “直接给县吏,由他出兵剿匪,不是更好吗?”


    “这个……”


    徐天华还真没往这方面想。


    他是大未王朝的官员,接受的思想便是皇权至上。


    军需都需要陛下亲自定夺。


    直接给县吏,县吏敢要吗?


    赵平又给他添了一把火。


    “徐酒官,你若想把云安县治理成天下第一县,就必须要把匪患彻底清除。”


    “自己好好想想吧,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丢下这么一句话,赵平便转身离开。


    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徐天华身上,他也必须有所安排。


    眼下土匪只是征粮,倘若他们得知自己盖了大房子,创办了酿酒厂,纺织厂等等,是个豪绅,非常有钱,但却没有任何背景,肯定会找自己麻烦。


    杀了自己都有可能。


    未雨绸缪是赵平的做事风格。


    所以回到家之后,赵平就把众人召集在一起,商量对策。


    而徐天华望着赵平远去的背影,捋了捋胡须,喃喃低语,“赵先生说的不错,匪寇不解决,始终都是云安县的大患。”


    “自己在这里当县令恐怕也当的不安稳。”


    “我现在就去找县吏,让他派兵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