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陛下,这是您从哪里得到的奇书?

作品:《大乾最强县令

    京都城。


    皇宫。


    御书房。


    李广伏在桌案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桌上的奏折,时不时地拿起一旁的毛笔写写画画。


    他考虑好了,最近要去一趟潮州。


    最近这几天,白纸生意进行得非常火爆,净利润翻了好几倍,照这个趋势进行下去,利润肯定会再翻一翻


    书案前,站着一个膘肥体壮,身材健硕的男人,此人就是大块头程铮。


    此时,程铮一脸紧张,双手摩挲,小心翼翼地瞟一眼李广。


    “陛下,您若是还是执意去潮州的话,一定会受到朝臣们的一致反对,微臣还是建议您……”


    话音未落,就被李广打断。


    “行了,此事你不用管,说说,最近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好像没有……”程铮话音刚落,突然想到了什么,神情一紧,看向李广:“陛下,末将确实遇到了一件事。”


    “说来看看。”


    “前两天,店铺来了两个陌生的人,这两人是江南制造纸厂分店的人,来我们造纸厂查看。”


    “如何?”


    “他们啥也没发现。”


    “你做得很好!”李广点点头,赏给程铮一百两银子,并说道:“程铮,你赶紧回府准备,明天我们出发去潮州。”


    程铮一脸茫然,随后嘴角勾了勾。


    去潮州好呀!


    虽然他对江风这个人印象不怎么样,但不得不说,江风的生意头脑在整个京都城都无人能敌。


    此番前去,估计又有生意达成,到时候,陛下还会给他一成的让利。


    源源不断的金子就在眼前!


    “遵命,末将告退!”


    说话的时候,程铮语气中都带上些雀跃。


    也是,面对这么大的诱惑,谁也会雀跃!


    随即,转身离开。


    在程铮转身离开的瞬间,李广让人去差三皇子李玉。


    不到半个时辰,李玉便匆匆而来。


    他穿着一身素白的衣裳,头发简单地梳起来,忍着强烈的困意,对着李广拱拱手。


    “参见父皇。”


    “这么晚,您找儿臣是不是有什么事?”


    此时,月亮一片皎洁,星星也调皮地露出了头。


    正是睡觉的好时机,而父皇却派人将他从被窝里拉出来。


    此时,困意正浓,他只能强撑着想要入睡的欲望,站在这里。


    为了防止自己睡着,他狠狠地掐着自己的大腿。


    随着一阵剧烈的疼痛感传来,清醒了几分。


    “玉儿,过来,朕交代你几件事。”


    李广朝着李玉招招手,让他走进。


    接着,李广指着案上的一大堆奏折,吩咐道:“玉儿,接下来,朕要离开一段时间,这些都交给你,你不要让朕失望。”


    他这个儿子一向稳重。


    上次,他出游的时候,将国事处理得有条不紊,虽有瑕疵,但慢慢改进就好了。


    至于蝗灾之事,他已经命户部分发赈灾银,想必很快就会有处理好。


    如今除了赈灾一事,也没有什么棘手的事情。


    “父皇,您原谅儿臣了?”李玉一脸惊喜,疑惑道:“您真的相信儿臣会做好吗?”


    李广点点头。


    他总共就两个儿子,斌儿整天沉迷玩耍,根本不知道社稷为何物?


    玉儿为人谨慎,又颇有心计,是最合适的人选。


    如今,他的身体算是硬朗,但五十有余,是时候考虑太子的人选了。


    越早定下来越好!


    趁着这个机会,正好锻炼一下玉儿的摄政能力。


    “多谢父皇!”


    闻言,李玉赶紧跪下磕头,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微笑。


    这么多年,太子的位置一直空缺。


    无论朝臣们如何催促,父皇始终不松口。


    他觊觎这个位置很久了,奈何父皇一直不给他这个机会,如今算是给了他一个机会。


    只要自己将朝政处理好,得到朝臣的认可,那太子之位岂不是手到擒来?


    “行了,你将这些奏折拿回去看!”


    李广摆摆手,命人将桌上的奏折打包好。


    “诺!”


    李玉行礼作揖,带上两箱奏折走出御书房。


    刚出门,他就碰到了严明朗。


    霎时,他心里划过一丝疑问:这么晚,严相来这里做什么?


    “参见三皇子!”


    见到李玉的那一刻,严明朗也是懵逼的。


    这么晚,三皇子来御书房做什么?


    有什么要紧事吗?


    “严相,这么晚还来找父皇,辛苦了。”


    李玉勾勾唇,眼角的余光掠过严明朗手中的书籍,一阵客套。


    顺着他的视线,正好看见严明朗手中拿着一本黄色书皮的书籍。


    隐隐约约中,他瞟见“农事”两字。


    有关农事的书籍很多,为了解决蝗灾一事,严明朗真是煞费苦心。


    瞬间,他对这位严相更加尊敬了。


    从他记事起,此人一直跟在父皇身边,是父皇的左膀右臂,很多机密的事情,父皇都交给他处理。


    若是能获得此人的助力,那登上太子之位易如反掌。


    “这么晚了,严相依旧观看农书,为了百姓,为了早日解决蝗灾之事,殚精竭虑,实为大乾之幸。”


    “我替父皇在这里多谢严相,严相辛苦了!”


    这一番溢美之词非但没让严明朗对他改观,反而让严明朗看向他的眼神更加奇怪了。


    殿下恭维人的技术越来越炉火纯青了!


    “多谢殿下夸奖,微臣还有重要的事求见陛下,先走一步。”


    “去吧!”


    李玉看着严明朗渐行渐远的身影,眸中一片漆黑。


    看向身旁的随行的老太监:“嘉公公,你觉得严相这个人如何?”


    严公公深邃的眼眸在空气中流转,转了一圈后,回到李玉身上。


    “殿下,严相此人刚正不阿,最爱书法绘画,家中门客不断,但惧女色,和家中的夫人举案齐眉,实为一段佳话。”


    “是吗?”


    李玉黑眸转了转,瞬间有了主意。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多了!


    十个人就有缺点,他不信拿不下严明朗。


    ……


    而这边。


    严明朗一步踏进御书房,简单行礼后,就拿出《潮州农事》翻开。


    眼眶微红,神情激动。


    “陛下,这是您从哪里得到的奇书?”


    “微臣翻阅一番后,觉得大为震撼!”


    “亩产千斤的水稻,一人就能耕作的曲辕犁,还有先进的授粉技术……”


    严明朗一口气将书中的精华说完,双眼瞪大,满脸不敢置信。


    “严爱卿,别激动,来,先坐下。”


    相比于严明朗的万般激动,李广的反应平淡多了。


    接着,他让人上了一壶碧螺春,命人给严明朗也倒一杯。


    “这本书是朕偶然间得到的,其中记载的方法,朕也无从得知,但已问过司农,这些办法皆有迹可循。”


    李广轻抿一口茶叶,平静道。


    对于这个结果,他早就知道了。


    毕竟,在潮州城外时,他已经亲眼见过亩产千斤的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