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陛下,微臣想到一个办法

作品:《大乾最强县令

    “严相,这么晚过来,有何要事?”


    李广的深邃的眼眸眯起,一脸无奈地看着严明朗。


    严明朗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血红色的血迹从他的额头、脸颊流下来,一滴一滴落在地上。


    看起来极为瘆人!


    “陛下,自从老臣进宫以来,独得陛下恩宠数十载,而今陛下撂下蝗灾的烂摊子,却不能臣等知会一声,臣日夜操劳,头发也日渐花白。”


    “微臣为了蝗灾之事,焦头烂额,没曾想,陛下竟然在宫外游山玩水,丝毫不顾及江山,朝臣,百姓。”


    严明朗眼眶微红,声泪俱下,说到这里的时候,抬头,偷偷看了一眼李广的反应。。


    只见李广脸色阴沉,面目难看,眼睛里翻涌着一波又一波的风暴。


    坏了!


    但事已至此,他只能硬着头皮上。


    不过,为了不惹怒陛下,还能劝陛下不再出宫,他只能给丁元英使眼色。


    丁元英收到信号后,两个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忽然有了主意,当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陛下,老臣和严相受先帝之托辅佐您,如今蝗灾严重,百姓流离失所,瘟疫横行,且有敌国的侵扰。”


    “微臣没有能力帮陛下解决好国事,是微臣的错,陛下,请您原谅。”


    “正因为臣等无能,您才会偷偷出宫,寻找有识之士,微臣理解您。”


    “微臣有罪,望陛下惩罚。”


    陪伴自己几十年的老臣忽然跪在地上,不仅忏悔自己的过错,而且还让自己降罪。


    这一行为,让李广感到一丝丝内疚。


    这么多年,大乾的情况一直不见好!


    天灾人祸不断,且大臣们都规规矩矩,不敢推陈出新。


    这种情况什么时候能改变?


    李广微微有些动容,双眼不自觉地游离,脸色也不再阴沉。


    见李广的态度渐渐软了下来,严明朗勾唇一笑。


    陛下果然上当!


    果然,陛下还是一如既往地吃软不吃硬。


    “陛下,老臣和丁大人,陪伴您这么多年,这几年,灾情遍地,都是老臣的错。”


    “臣等愧对您。”


    二人跪在地上,齐刷刷地对着李广行礼。


    李广额头上闪过一条黑线。


    得!


    刚才的愧疚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两人就是来皇宫唱双簧的!


    “说吧,你们今日来,意欲何为?”


    “陛下,微臣担心您的安全,也担心国家一日无君,以后您若是担心朝中没有可用人才,臣等愿意私下寻找,请陛下不要轻易离宫,影响国事。”


    丁元英说完后,对着严明朗眨了眨眼睛。


    严明朗勾了勾唇,拱拱手:“陛下,下个月,科举马上举行,今年的科举,陛下可直接殿试,臣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才出现。”


    “届时,陛下只管静观其变。”


    “另外,我大乾国人才济济,何愁解决不了灾情?”


    “实在不行,我严明朗拖着这把老骨头亲自前往潮州赈灾。”


    闻言,李广的嘴角抽了抽。


    大乾国人才济济?


    人才在哪里?


    他怎么看不见!


    既然这么多人才,为何解决不了蝗灾?


    “呵,人才济济,朕问你们,既然人才这么多,为什么面对区区一个蝗灾,竟束手无策?”


    “朕再问你们,若真是这样,为何还要主张公主去和亲?”


    这一声声质问犹如一盆凉水,直接浇在严明朗的头上。


    严明朗的脸色一白,嘴唇哆嗦,低下了头。


    丁元英小声嘟囔:“那还不是因为没有钱吗?”


    如今户部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拿出来。


    国库一年比一年空虚。


    哪还有钱粮赈灾!


    况且,这几年大乾灾祸不断,百姓入不敷出。


    陛下体谅百姓的不容易,减少赋税,可依旧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大乾还是穷!


    “啪!”


    李广重重一巴掌拍在桌上,双目圆瞪,整个人就像发怒的狮子,起身,咆哮。


    “是啊,朝廷没钱,百姓没钱,这钱去哪了?到底是谁把控着大乾的命脉?”


    丁元英低着头,不敢发一言。


    陛下这是针对!


    陛下也知道,丁家也是世家贵族之一,那家产定不少。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是他的家族把持着大乾的生意吗?


    大乾有八大家族,个个家财万贯,膀大腰圆,而他丁家则是最没落的一位。


    陛下催他也没用,没钱。


    即使家族里有钱,要拿出来使用,数额小的还能领上,数额稍微大一点,需要经过家族长老的同意。


    他身不由己!


    严明朗偷偷看了一眼丁元英,叹了一口气。


    此番前来,他们是来劝谏陛下的,打算软着来。


    可经过这么大半天,依旧没有效果。


    只能智取。


    “陛下,微臣想到一个办法。”


    但这个办法,牵涉到八大家族,甚至有可能还有利益纠纷。


    “什么办法?”


    李广阴沉的脸色换了换,随即坐在椅子上,问道。


    严明朗轻咳一声,示意李广屏退两侧的属下,还有丁元英。


    “丁侍郎,你先退下。”


    李广给了丁元英一个眼神。


    “微臣告退!”


    丁元英临走的时候,朝着严明朗眨眨眼。


    你在搞什么鬼?


    严明朗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


    随后,丁元英带着疑惑和郁闷向外走去。


    “说吧!”


    突然,上方的李广突然开口。


    “陛下,世家贵族一直把持着大乾的经济命脉,就京都城来说,百分之七十的产业都在他们手中。”


    “而这些人均是固守派,他们不畏皇权,甚至轻视皇权,他们之所以这么狂妄,那就是根基深厚,手握大量资产,家族还有人在朝廷做官。”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老臣有两个建议。”


    李广松了一口气。


    他还以为,支走严明朗后,这个老家伙又要进行一番说教。


    没曾想,事情竟有转机……


    “来人,给严相赐座。”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小太监搬着一把红色的檀木椅子放在李广桌案旁边三米处。


    “谢陛下!”


    严明朗也不客气,撩起外袍,轻轻坐在椅子上。


    随后,目不转睛地看向李广。


    “陛下,我们需要改变如今的这种情况,最大的一点就是阻断世家贵族的垄断。”


    “另外,扶持小商品经济的发展。”


    “最后,能让他们闭嘴的只有武力,强硬的武力手段,陛下还是太过仁慈。”


    此话一出,李广瞬间肃然起敬。


    这么多年,他不是没想过办法,可一直苦于没有人实施。


    但经过严相这么一说,他心中隐隐有一个计划生成。


    如今,这种情况,急需要一个人打破局面。


    此人既能做生意,又能巧舌如簧应对各种世家贵族的刁难,还能将生意开设到全国。


    这样一来,世家贵族的产业遭到冲击,小商品经济自然就好起来,百姓的生活也能渐渐提高。


    他心中刚好有这么一个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