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要反吗?

作品:《大乾最强县令

    张柏林脸上闪过一丝窘迫,他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严明朗看穿了自己的小心思。


    “是啊,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找传承人,但一无所获。”


    “如今终于发现这么一个有潜力的臭小子,我一定要将他争取过来,做我的入室弟子。”


    再说,书院这么多年,也没有好的接班人出现。


    纵观整个书院,也没有出现令他满意的接班人。


    当然,书院的副院长,管理书院多年,配得上院长的职位,但他的文采方面,实在叫人无法苟同。


    这么多年了,非但没有一本传世之作立于世上,而且名下的弟子也没有出类拔萃的人。


    不合格!


    “张阁老,你这是要致世的节奏呀?”


    冷不丁的,丁元英说了这么一句话。


    此话一下子提醒了严明朗。


    “张柏林,张阁老,你该不会真的准备致世吧?”


    “如今乾坤未定,大乾国内忧外患,正是用人之际,你这个时候退隐,这是弃国家于不顾,弃社稷之安危于不顾呀!”


    说到这里,严明朗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张柏林,你我同窗这么多年,你难道真的忍心抛下我,自己一个人退隐,留下我等苦苦维持大乾的江山?”


    丁元英瞪大了双眼,不敢相信这话是从严明朗嘴里说出来的。


    此话,可是犯了大逆之罪!


    “咳咳咳!”张柏林轻咳几声,给了严明朗一个眼神,警告道:“左相,人多眼杂,以后你莫要说这种话,万一传到皇帝耳朵里,你我难逃其罪。”


    “这可是株连九族的重罪,慎言。”


    严明朗却不以为意,两眼一翻,整个人身上散发出一种阴郁之气。


    “你们别忘了陛下当初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想当初,他弑兄杀父,诛杀一切同姓家族的人,坐稳了皇帝的位置,可这么多年来,被天道惩罚,大乾国连年灾祸不断,洪水,旱灾,蝗灾频发,百姓流离失所,瘟疫横行,街头尸体无数。”


    “今年蝗灾的灾情更为严重,庄稼几乎颗粒无收,百姓流落街头,瘟疫也再次出现,另外,我还听说,有关李氏的叛党还在江南一带兴风作浪。”


    说到这里的时候,严明朗眼眶微红,眼底含着热泪,声音沙哑,甚是失望。


    “正是这个风口浪尖,我们的好皇帝,竟然带着手下的程铮大将出去游玩,美其名曰:体察人情。”


    “我大乾有这样的皇帝,真是大乾不幸,李氏不幸。”


    话音落下,严明朗彻底跪在地上,双眼无神的盯着天空,一言不发。


    “唉!”


    张柏林叹了一口气,心里大为震撼。


    平日里,他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多说一句,生怕惹来杀身之祸,而今日……


    严相竟然直接破防。


    想来,也是心中压抑过久。


    他走上前来,拍了拍严明朗的肩膀,小声道:“严相,你想得太多了。”


    “国家事务,陛下自会处理,今日朝堂上,你没听陛下亲口说从内库中取两万两银子支援灾民,相信蝗灾很快就能处理好。”


    “就是,陛下乃千金之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然他说了这样的话,一定会贯彻落实的,您放心吧!”


    站在不远处的丁元英,也不免眼眶湿润。


    这几年,百姓受苦了。


    同时,他也为严明朗的真诚所打动。


    为国为民,大善之人!


    然而,再结合陛下近日来的行为,确实不乏有昏君的称号。


    怪不得严相对他略感失望!


    蝗灾满地,急需银钱来稳定灾民的情况,而陛下几次三番,一直想推脱。


    不想给灾民拨钱,难道这不是昏君的行为?


    “张阁老,我觉得严相言之有理,陛下确实行为欠妥帖。”


    “但如今国内安定,陛下登记称帝,木已成舟,我们现在要想的是如何发展大乾国,稳定国内,再治理邻国。”


    “至于邻国,我也觉得和亲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办法。”


    闻言,严明朗的眼神中多了一抹亮光。


    总是有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张柏林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狭长的眸光在空气中扫视了一圈,又回到严明朗身上。


    长叹一口气。


    “你这个人,太过偏执。”


    “陛下出走的事情,很好解决,我给你出一招,马上就解决。”


    “明日,你们就去陛下的御书房门口跪着,然后……”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不必我多说,你们也自然懂。”


    张柏林给了严明朗和丁元英一个眼神,两人瞬间明白了什么意思。


    接着,丁元英上前一把将严明朗扶起来。


    “严相,人多眼杂,以后注意点。”


    “嗯!”


    严明朗作为一国之相,当然不会这么鲁莽。


    在他开口之前,下人都已经屏蔽,留下的几个人都是他的心腹,大家不会胡乱说话的。


    近段日子,心情太压抑了,今日好友在场,他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郁闷之情。


    “好,丁兄,明日,你愿意陪我一同去御书房吗?”


    “好!”


    丁元英点点头。


    张柏林是翰林院的院长,教务繁忙,另外,现在这种情况,他不能出面。


    书院的学生众多,大多都是他的学生。


    他一出现,势必会引起陛下的怀疑。


    “你们二人去,记住,一定要苟着,卖惨。”


    自从陛下外出巡视回来后,性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不留神,就要砍别人的头。


    今日的大殿上,突然就命工部尚书亲自带人修缮街道,这是多么阴晴不定。


    大乾王朝,不管是官道还是街道,大多数都是土路。


    每逢下雨,都会泥泞不堪,无法行人。


    但青石板的数量有限,总不能将所有的青石板都铺在官道和街道上吧?


    工程量巨大,路程遥远。


    再说,京都城中的官道都有几百公里,莫要说其他的州郡县。


    官道加上小路,街道,那就是一个庞然数字,无论是工程数量还是所需要耗费的银两,那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令人无法想象。


    关于这种情况,陛下难道不知道吗?


    当然是知道的。


    但为什么突然命工部尚书去修缮,此事派地方官吏去就行了。


    越想越细思极恐!


    “好,明日,我们会注意的。”


    “放心,我们不会惹恼陛下,不会像工部尚书一样被发配去干活。”


    丁元英深邃的眼睛眯了眯,整个人的脸上充满了自信。


    严明朗没说话,他的目光一直看着不远处的天空,谁也不知道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