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工部尚书何在?

作品:《大乾最强县令

    程铮呀,程铮,以后若是还有这样的好法子,一定要早早拿出来!


    这样的话,他就能省心很多。


    李广眯了眯双眼,整个人容光焕发,瞬间年轻了十岁。


    这段时间,户部拿不出多少银子,而自己的内库中也银子甚少,为此,他操碎了心。


    如今有了这三万两,虽远水解不了江南一代的近渴,但不至于太过担忧。


    如今,先让人拿着这三万两白银购买物资,渡过难关。


    而大殿上的各位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一阵猪肝色。


    这么多的真金白银,一下子都出去了,换了谁也不会高兴的。


    大殿上,几人小声议论。


    “这个程铮不愧是陛下身边的狗腿子,竟然觊觎咱们身上的钱。”


    “那可不,说不定,连咱们家中的财政情况都被此人摸得一清二楚,说起来,以后,各位要小心。”


    “这倒是,不过,各位没觉得奇怪吗?”


    有一个人皱着眉头,一脸疑惑地看着在场的众人。


    “这几年,连发灾祸,从未见他站出来,为各地捐款,如今为何突然改变?难道这中间有什么变故?”


    众人一听,觉得非常有道理。


    想想也对,这么多年,几乎每年都灾祸频发,而这些年里,程铮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样,也从未提出这种有建设性的意见。


    如今,怎么突然变聪明了?


    难道是有高人指点?


    是陛下?


    不,不可能!


    近些年,即使陛下有这方面的想法,也从未表现出来。


    而如今,却明明确确地表示:像他们这些世家贵族征集钱财。


    难道身后有高人指点?


    众人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不过,陛下身边的能人异世不多,除了程铮,也没有别人。


    还能有谁?


    一时间,严明朗也有些迷茫。


    结合今天早上的异常,他深邃的眼眸眯了眯。


    以往早朝的时候,太监只能从偏门而入,但今日的早朝,老太监刻意从他们的身边经过。


    手中还拿着一个托盘,托盘中放着洁白如雪的白纸,霎时间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接下来,身为武将的程铮就开始给大家灌输白纸的好处,引导大家购买。


    结合程铮今早一系列的骚操作,他心中隐隐有一个猜想:那就是国库空虚,所以陛下不得已,通过程铮做生意。


    至于筹集善款,也是陛下和程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想出来的办法。


    一时间,他对李广和程铮由衷的敬佩。


    一个皇帝,一个臣子,能为国家做到这个地步,太难得了。


    不行,下朝后,他一定要多买点白纸表心意。


    此时,户部尚书丁元英拱拱手,大声道:“陛下,虽然我们已经筹集了三万两银子,但依旧有两万两的亏空,希望陛下能忍痛割爱,从内库中播一些银子出来。”


    在场的人生怕他们再次被剥削,均拱手。


    “陛下圣裁。”


    李广揉了揉眉心。


    果然,一回来准没好事!


    这几年,连年灾祸,这些人不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只会打自己内库的主意。


    这钱非出不可,但他怕打脸!


    若那白纸卖不出两万两碎银子,他岂不是被打脸?


    台下的几位官员闻言,皆松了一口气。


    只要陛下不打他们的主意就好!


    严明朗眼睛一亮,忙说:“陛下圣明。”


    丁元英也拱拱手,客气道:“陛下圣明。”


    作为户部侍郎的他,管着钱粮等,让谁都头疼的问题。


    但因为连年灾祸,户部没钱。


    只能央求陛下从内库拨一些银钱出来。


    原本以为,还需要拉锯几天。


    没曾想,今日一上朝,这个问题就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募捐已经解决了大部分钱粮问题,现在只需要陛下出一小部分就成了。


    今日这情况,他也想不到。


    小小的朝堂,每个人不想被别人比下去,竟纷纷募捐,叫人大开眼界。


    就连最小的官员,也捐了将近五十两银子。


    朝中人,是真有钱!


    他作为户部侍郎表示:狠狠的羡慕了。


    反观其他人,皆是一脸便秘的表情。


    谁也没想到,今日来了一趟,是大放血!


    李广笑容满面地扫过在场的众人,心里一阵冷笑。


    这些朝臣生意繁多,根本不缺钱,就想直接从自己的内库拿。


    自己省吃俭用才涨下两万两银子的内库,可不能一下子就花光。


    希望这批白纸能给自己争口气!


    最好能赚取双倍的利润!


    “诸位,还有事情吗?”


    众臣见李广脸色有些阴沉,低着头,不敢作声。


    照以往经验,每当这种时候,谁若是茫然撞上去,只会遭得陛下的厌烦。


    有甚者,还会丢了性命。


    见众人一片沉默,李广开口道:“工部尚书何在?”


    “臣在!”


    齐白向左一步,手心里冷汗直冒。


    “朕回京的时候,看见街道四处残破,污泥横流,就连官道上,都难行人,你这工部尚书是如何当的?”


    “这……”齐白缓缓抬头,一脸惊讶,慌忙解释:“陛下,前两天,下了点小雨,雨水积攒,所以造成了泥泞的情况。”


    “无论是官道还是其他的小路,一向都是如此,只要下雨,道路都会泥泞不堪,有甚者浑水频发,几天都不能行人。”


    “这几天,微臣已经派人去疏通,可能是他们路上遇到了什么情况……”


    话音未落,就被李广打断。


    “住口,你一个堂堂的工部尚书,遇到问题,不想着解决,反而找各种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如何能坐稳这个位置。”


    此话一出,齐白一激灵,赶紧跪在地上。


    “陛下,微臣知错,请陛下责罚。”


    “行了,少来这套虚的,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即刻带人修缮沿路的街道和官道,若一个月之后,还没有任何结果,赶紧脱下你的乌纱帽,想必你也没脸见人,就不用回来了。”


    齐白连忙磕了一个头,保证道:“陛下放心,一个月之内,微臣保证完成任务。”


    他很懵逼。


    刚刚不是还在谈论蝗灾的治理以及捐款的事项吗?


    怎么突然提到街道泥泞的问题了?


    还有这么多年来,无论官道还是沿途的小路,只要遭逢下雨,一直都能泥泞,这不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吗?


    陛下也太大惊小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