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和亲

作品:《失忆后,我变成了丫鬟

    []


    使臣?公主?


    和东玄放在一起,她怎么就听不懂了呢?


    宋时锦拿着信封端详一番,封口上印有东玄皇室的印章,她曾在黎宴那里见过。


    这竟然真的是从东玄传过来的。


    可黎宴他是什么意思?


    毕竟东玄与北昭之间从未有过任何来往。


    那这使臣与公主又是怎么一回事?


    宋时锦心下不妙。


    莫非黎宴查到自己身份了?


    不,这不太可能啊。


    “那信使可还有说其他的?”


    两国相交必会有信使前来传信,就不知那人的原话是何。


    “再无其他。”蔡常引摇头,他只收到了那封密信和信使带的话,信上带有防拆的拓印,他不能擅自打开。


    所以这封信是东玄皇帝给自家皇上的,想到什么,蔡常引随后担忧道,“皇上,北昭与东玄从未有过交集,他们此次前来......”


    蔡常引虽未说完,但宋时锦明白他的意思。


    东玄国力强盛,莫说是北昭,就连其他两国,东玄也从未结交过,那此次公主前来究竟是福是祸,恐怕就藏在这信件当中了。


    宋时锦拆开信封,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她敛下心神,将注意力放在内容上。


    良久,她才将信件扣下。


    “蔡大人,你先准备着接待东玄公主和使臣,剩下的......再说吧。”


    “......是,皇上。”蔡常引迟疑片刻还是应下了。


    待蔡常引走后,穆清蕴犹豫着开口:“东玄皇帝这是......”


    宋时锦毫不忌讳地将信给她:“他说,让公主前来和亲。”


    “和亲?”穆清蕴震惊,她连忙浏览着信上的内容,字里行间的态度十分强硬,大致就是一定要让嫡亲公主前来和亲的意思,而和亲的对象就是......阿锦?


    “他这是什么意思?”穆清蕴想不明白。


    她只知道,阿锦如今肯定是不能与东玄公主和亲的。


    宋时锦拿过信,又看了一遍,上面可以说写得很清楚了。


    在东玄那么久,她也知道东玄的嫡亲公主只有一位,就是当时在净明寺祈福的昌宁公主,直到她离开时也没有见过那位公主,据说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信上说,昌宁公主到了议亲的年纪,可仰慕她许久,非她不嫁,特地送公主前来和亲。


    这话是真是假,宋时锦不知道。


    但除此外,她也想不出国力强盛的东玄为何要将公主送过来和亲。


    公主和亲,这是个麻烦,但她却不能拒绝。


    她从未见过黎宴这般强硬,起码在她面前,黎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态度。


    这信上处处都暗藏着要挟,生怕她不同意公主和亲之举,甚至最后还能提供北昭反臣与东玄勾结谋逆的罪证。


    就是叫她不答应也得答应。


    可这字里行间,虽透着威胁,可从头到尾看下来,最受益者的还是北昭。


    公主前来和亲,自然能建立起北昭与东玄间的关系,让北昭有了东玄依靠。


    甚至可以震慑住西齐,断了它蠢蠢欲动想要瓜分北昭的心。


    而且,东玄还会带来逆贼的证据。


    种种下来,只有北昭沾光的份儿,东玄却占不到一点便宜。


    所以这究竟为何?


    难不成真的是昌宁公主仰慕自己?


    她曾在阿宴面前提起过自己的名字,阿宴对她的作为评价很高,这其中是否存在着昌宁公主的原因?


    作为阿宴的嫡亲妹妹,昌宁公主若真的是非她不嫁以阿宴的性格与能力,也确实会这般做。


    可她如何能......


    罢了,还是等使臣入京后再看看吧,现在想这些也没有意义。


    宋时锦提起笔,刚想落笔,却还是放下了。


    “怎么了?”


    见她犹豫不决,穆清蕴开口问道。


    “这信我不能回,他认得我的字迹。”这“他”是谁不言而喻。


    是啊。


    他们两人之前那般熟悉,自然认得对方的字迹。


    可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阿锦竟然要娶心爱之人的妹妹,真够混乱的。


    穆清蕴叹了口气:“兄长午后便会过来,届时让他来写吧。”


    宋时锦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可午后先等来的不是穆清澜,而是宋温言。


    卫岑带来宋温言入宫的消息后,一旁的郑让与穆清蕴都忧心忡忡。


    “皇上,那奴才将宁王挡回去?”话虽这么说,但郑让很是迟疑。


    毕竟先前皇上与宁王关系极好,现在两人表面上也没有什么冲突,若真的将宁王挡回去,不知宁王会不会起疑。


    “不用,让他进来吧。”


    她既是“醒了”,以他们两人的关系,自然不可能将宋温言挡在门外。


    “是,那奴才就先出去了。”他得好好守在门外,替皇上和娘娘看着点。


    郑让刚退出不久,就见宋温言大步走了过来。


    “宁王殿下。”他端起笑容连忙迎了上去。


    “皇上好点了吗?”


    “托您的福,皇上他身体也渐渐恢复过来了。”郑让陪着笑,说到后半句才算是真情实意。


    “本王能进去吗?”宋温言虽是在询问,可声音确是沉着的。


    “呦,瞧您这话说的,咱皇上可盼着您来呢,他要是知道您来了,指定很高兴。”


    虽然不喜,可做了这么多年的掌印大太监,郑让这套话术自然是信手拈来的。


    宋温言听及此并未有多少表情,反而问道:“郑公公怎么不去殿前侍奉,在殿外作甚?”


    这话问得巧妙,若答不好,恐怕宋温言这个狐狸会认为这是在防着他呢。


    虽然确实如此,但还是得撇清关系。


    “嗐。”郑让连忙凑近轻声说道,“这不皇上与娘娘这么久没见面,总有些贴己话要说,奴才也不便在场。”


    说完,郑让还嘿嘿笑了几声,像是不太好意思。


    闻言,宋温言向里走的脚步慢了下来。


    郑让见状立刻明白了他的顾虑,随即大声喊道:“宁王殿下到。”


    见宋温言走了进去,郑让才收了笑容,吩咐着其他人多注意着里头的动向,而他则缓缓走下台阶。


    他呀,还是得好好敲打敲打这养居殿的奴才们,好让他们长点眼色。


    ......


    殿内。


    宋时锦见宋温言进来便起身迎了上去,同样的,穆清蕴也同行,在宋温言面前停下,两人并肩站在一起。


    “皇叔。”


    “小锦身体感觉如何了?”宋温言神情关切,借着关怀之情上下打量了番宋时锦。


    脸部光滑,看不出长剑划过的痕迹,而且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