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夏侯懋得荆州

作品:《三国:兵痞横行

    巧的是,荆州境内最近出现许多游商,很多人被陆逊的手下抓了壮丁。


    此时此刻,贾诩突然觉得,夏侯懋的那些小办法真的很管用。


    混进敌军当中太简单了,甚至有人很快就当上了小校。


    只不过,让贾诩感到郁闷的是,他的人大多被陆逊送去了建业城。


    这就有些郁闷了,所以他只能让庞统悠着点,以免自己人打自己人。


    贾诩这边算是与东吴僵持住了,一时半刻很难分出胜负。


    于是乎,他只能制造战机,让张辽三人佯攻九江,做出切断荆州与东吴联系的假象。


    当陆逊得知消息,他这回实在坐不住了。


    因为九江港口那便若被张辽拿下,那么东吴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所以陆逊在做出一些部署之后,赶紧带着大军去守卫九江。


    他不知道的是,他刚离开荆州,贾诩就派荆州氏族去策反荆州守军。


    他们的作战方案是农村包围城市,也就是策反长沙、零陵四郡太守,效果那是相当好。


    原因是夏侯懋手下官员待遇很好,几乎与裂土封王差不多。


    紧接着,贾诩终于露出了獠牙,他直接率领十万大军直奔荆州而去。


    这则消息很快传到陆逊耳中,他整个人突然感觉不寒而栗。


    他若救荆州,九江港口必失,因为张辽那个三人组合太彪悍了,在南方几乎无人可挡。


    无奈之下,他只好紧急向交趾和豫章守军求援。


    这两个地方是秦时的百越之地,速来都有南蛮之称。


    表面上,秦汉统治他们多年,可其实当地人根本不服从管制。


    基本上,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你当你的官,我做我的山大王。


    可近年来,官方守军越来越不像样,所以就有许多山民经常下山闹事。


    所以豫章和交趾的守军刚刚被抽调,这两个地方就开始出现暴动。


    陆逊听说后一阵头大,但是也只能任由那些山民胡闹,毕竟荆州与九江更重要。


    贾诩与陆逊在荆州对峙,此刻陆逊才发现自己成了孤军,因为长沙四郡已经是夏侯懋的地盘。


    如此一来,刘备和曹操又坐不住了,他们分别派兵在青州和豫州边境骚扰。


    这两人做梦都想不到,当年那个脑子不太好使的少年,如今真的可以与他们平起平坐了,甚至隐隐有超越他们的势头。


    骚扰归骚扰,但是他们又不敢真的发起总攻。


    再看陆逊这边,他的战斗力真的很强,贾诩现在算是知道,为什么夏侯懋如此看重这个年轻人。


    各种神奇兵法与兵阵,几乎被贾诩都用了一遍,可是陆逊依旧稳如老狗。


    所以贾诩不得不用夏侯懋的无耻打法,那就是不断搞策反。


    他甚至将大军撤走,让荆州百姓可以自由做买卖。


    只要人员流动,那就有可乘之机。


    他收买了长沙四郡的游商,让他们以高价收购荆州城的粮食。


    不仅如此,只要是荆州出来的盐铁,他也一律出高价收购。


    除此之外,他甚至放出消息,只要是陆逊手下的将官来降,他贾诩立马给对方连升三级。


    这下荆州许多人坐不住了,那些乡绅悄悄售卖粮食和生铁,甚至让自家子弟赶紧去投靠贾诩。


    他是海国左丞相,权利还是相当大的,在荆州任命官员根本不需要夏侯懋首肯,只要事后给一份文书就行。


    陆逊无奈,只好关闭城门,否则荆州很快就会成为一座空城,因为连百姓都在跑。


    话说百姓为什么跑,因为贾诩承诺,荆州百姓投靠他,立即免费赠送十亩地。


    这个待遇简直没谁了,就算是再老实的百姓,也会忍不住的往外跑。


    陆逊远远低估了百姓的欲望,城内守军被百姓怂恿,连夜开城门跑了一大半。


    留下来的,都是些腿脚不便,或是家里没有牛车的人家。


    看着空荡荡的城池,陆逊知道自己输了,接下来贾诩肯定会再次大军围城。


    所以,陆逊只能提前拔营,否则他的八万大军只有死路一条。


    神奇的是,贾诩没有追击,甚至下令给他让道。


    陆逊丢失荆州的事,很快传回东吴,孙权又在家发脾气。


    他怨恨夏侯懋,所以让人四处散播夏侯懋的恶劣行径。


    他的大概理论是,他是夏侯懋的二舅哥,可夏侯懋却来夺他的地盘。


    这回不用夏侯懋教手下人怎么说,因为荆州那些送过和亲女的氏族,谁也不希望自己的爵位得来不正道。


    东吴除了孙尚香,其他人大多是弃妇。


    而荆州,送给夏侯懋的都是各大世家嫡女,每个人的才艺都没的说。


    所以,无论怎么比,夏侯懋都应该站在荆州这边。


    而夏侯懋在拿下荆州之后,立即开始大肆封爵。


    例如蔡氏出力最多,一家就封了三个侯爵。


    其次是黄氏和廖氏,以及长沙四郡太守,个个都封了爵位。


    甚至连那些专门跑腿送信的家族,都有爵位封赏。


    <app>


    不过夏侯懋也有自己的一套规矩,他告诉那些世家大族,要好好培养自家后辈,绝不能想着从今往后吃空饷。


    规则列出来了,你这辈子不努力光吃空饷,弄得封地哀鸿遍野,那么你儿子的爵位就会降级。


    当然,如果治理的好,那肯定是要升爵的,甚至再封一个爵位也有可能。


    各大世家对于这种事很不在意,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教子有方,不可能闹到哀鸿遍野的地步。


    于是乎,荆州这边很快恢复正常。


    第一任荆州牧是黄承彦,尽管他已经说了,自己年老体衰不适合担任。


    但是夏侯懋说了,荆州的和平稳定,需要他的名声来镇压。


    黄承彦看完信件感慨不已,因为他最初根本看不上夏侯懋,认为他就是个无脑兵痞,根本成不了事。


    可现在看来,并不是那么回事,夏侯懋的谋略堪称当世顶尖。


    就拿他这个荆州牧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德高望重的荆州名士坐镇,接下来还会动荡不安。


    原因只有一个,百姓不认可外来户,就算曹操来了都不行。


    可惜,刘备没看出这一点,诸葛亮劝谏几次都没用。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黄承彦最后对刘备死了心,认为他最终会失败。


    荆州在黄承彦的一系列政令下,逐渐归于平静。


    而张辽与庞统,也撤兵回到自己的地盘。


    孙权在发怒之后,立即着手平定豫章和交趾之乱。


    不过他没有放下仇恨,这次他盯上了夏侯懋举办的武林大会。


    他的目的是刺杀夏侯懋,他要让夏侯懋直接从他的生命中消失,因为他吃的亏实在太多了。


    与此同时,最近曹操那边的夺嗣闹得很凶,原因是曹冲的智慧越来越高,曹操有意立他为世子。


    卞夫人做不住了,曹丕更坐不住了,就连曹植与曹彰都活跃了起来。


    几人拉帮结派,就在曹操的眼皮底下相互耍阴招。


    而曹操呢,最近感觉身体越来越差,所以他又想称帝。


    于是乎,他命人修建了铜雀台,打算试一试文武百官的意思。


    要称帝,就必须把天子死死攥在手中,否则没法让他禅位。


    因此,刘协最近几年建立的地下势力,正在被曹操以光速拔除。


    这回刘协是真的彻底郁闷了,他觉得汉室已经没救,自己根本弄不过曹操。


    于是,他逐渐生出禅位于刘备的想法,毕竟刘备姓刘。


    然而他转念又一想,刘备杀了他的长子刘封,他没理由把江山让给这种人。


    至于庞统、孙权之流,他连想都没想过,所以最后只剩下夏侯懋。


    仔细回忆,夏侯懋只是误会了他,其实这人真的很不错,最起码他善待天下百姓。


    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夏侯懋,说愿意禅位于他,只求庇护刘氏祖陵即可。


    当夏侯懋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他狰狞的笑了笑。


    他觉得自己内心的旧伤疤还在隐隐作痛,仿佛陈依依等人还在身边喊冤。


    当初几次三番拒绝与刘协接触,明显是当时的时机不成熟。


    可刘协依旧不管不顾,他心里只有除贼那点破事,完全不顾他夏侯懋的死活。


    这种人,永远不能做朋友,更不能合作,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而现在,他夏侯懋再次成为众矢之的,而刘协依旧想要火上浇油。


    说白了,刘协心里永远没有别人,只有他自己那点破事。


    所以,夏侯懋再次拒绝,甚至懒得给他回信。


    他只是告诉刘协的使者,他夏侯懋永远不与自私的人合作。


    十一月,并州。


    徐晃已经来这边镇守四年,周边的游牧民族逐渐被赶走,边境一片安宁。


    他站在山坡上眺望北方,大雪一直不停的下。


    他的脸上充满了惆怅,因为他的老熟人都去了夏侯懋的帐下。


    他心里五味杂陈,毕竟他是忠于曹氏的。


    可另一边,夏侯懋是他的弟子,而且是唯一的弟子,就跟他的孩子一样。


    曹操迟迟不对他动手,而且还要重用他,他感觉心里就像压着一块巨石。


    他也曾写信给曹操,说他的身份十分尴尬,不适合再领兵镇守边关。


    他甚至给曹操承诺,解甲归田之后绝不加入徐州阵营。


    这封信不写还好,写完之后曹操竟然给他升官了,而且还提拔了他儿子徐盖。


    所以现在的徐晃,感觉亚历山大,每天的日子都过得十分煎熬。


    他感觉在不久的将来,曹操会下令让他与夏侯懋对峙,甚至是生死拼杀。


    就在徐晃满心踌躇时,忽然有亲兵找来,随后递上一封信。


    信是夏侯懋写的,上面阐述了武林大会的事,并且说明他对三十六路鬼斧做了改良,可能会以鬼斧迎战天下一流武者。


    徐晃摇摇头,心说鬼斧是经过历代先贤精雕细琢的高明武术,想要改良谈何容易。


    为了证明夏侯懋的想法是错的,徐晃立即写信给曹操,请他在曹营中,挑出一名上等资质的年轻人,来学他的鬼斧,然后去徐州打败夏侯懋的改良版鬼斧。


    还别说,曹操最近也在考虑,要不要派人参加武林大会。


    听徐晃这么一说,他立即派自己的儿子曹彰去学鬼斧。


    曹操的意思是,让徐晃的儿子徐盖,和曹彰一起挑战夏侯懋这个大师兄。


    再看西川,当刘备得知夏侯懋要举办武林大会,他也来了兴致。


    不过刘备自己肯定不会参加,毕竟年纪大了,他要在军中寻找高手去参加。


    然而当刘备的军令传下去后,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赵云和黄忠立即跃跃欲试。


    因为他们都曾与夏侯懋交过手,而且都败了,所以他们这些年一直在琢磨夏侯懋的武艺破绽。


    除此之外,蜀中其他将领全都表示想要参加。


    例如西凉马超和荆州魏延,他们都想踩着夏侯懋上位。


    而东吴这边,除了孙权的一批刺客,少年将军孙恒也要去参加。


    各方人马各怀心思,徐州城很快变得鱼龙混杂。


    即便是夏侯懋的眼线,也逐渐变得有些不够用。


    夏侯懋将武林大会一切事务,全权交给彭守才去办,毕竟他是海国大鸿胪,而且是王氏三毛的仰慕者。


    根据夏侯懋的建议,彭守才在徐州城找了一块地方,以极快的速度修建了一座大型比武场。


    夏侯懋下令,今后无论是谁与人发生矛盾,比武就去比武场定胜负,否则都属于聚众斗殴。


    原本徐州那些文臣还不明白,为什么夏侯懋要花巨资建设这种场地。


    按照普通人的理解,举办一场武林大会之后,场地就等于废弃了,实在不划算,感觉像是败家子的行径。


    然而当那些大臣得知,比武场常年开放,内部甚至设立赌局,所有人瞬间暗骂夏侯懋太鸡贼。


    按照他这么搞法,最后徐州官方一定赚得盆满钵满。


    还有更离谱的,夏侯懋还会收围观者入场费,甚至在比武场周边开设店铺。


    首选是酒水、饮料铺子,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零食铺子。


    紧接着,那些文臣一个个都活越了起来,都想托关系获得一两间店铺。


    好嘛,本来是豪情壮志的武林大会,现在活生生被夏侯懋弄成了商业汇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