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妾有一计

作品:《长生从天罡三十六变开始

    “大周立国八十载,四方安定,百姓安康,虽有邻近诸国豺狼贪念,觊觎不断,却并无外敌能踏入我大周领土一步,此皆为我大周戍边武将、军士之功。


    我朝八十年积累,武运日渐昌隆,有再现中古末年盛况之趋势,今武举初定,四万大周儿郎共赴,通过者一万三千六百二十四人,远超历届武举之数


    朝廷共得七品翊麾副尉一万一千五百一十三人,皆授总旗之职。


    从六品振威副尉两千一百一十一人,皆授百夫长之职。


    既授品阶、官职,便是我大周军伍一员,望诸位同僚精勇骁悍,为大周、为朝廷、为圣上,开疆扩土,帝王霸业!”


    五军都督府演武场高台上,大都督皇甫穆川拄剑而立,声音洪亮。


    如雪长发随风飘扬,仿若沙场骨旗,苍莽肃杀。


    高台下,一万余名大周新晋武官,神色肃穆,眸光明亮,炯炯望向前方。


    眼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昂扬向上的进取。


    少年将军,名扬沙场,封王拜侯,留名千古。


    是每一位年轻武人的最终梦想。


    演武场高台上,华盖如云,景帝与皇妃安坐正中,气运缭绕升腾,隐隐呈现种种异象,光影流动,灵韵神秘。


    下首两旁,列坐的一道道道身影,更是满朝重臣,无不位高权重,执掌一方军政领域。


    但在右侧末尾位置,却有两名少年将军身影,十分瞩目。


    他们年纪极轻,一位四品、一位五品,却能与满朝三品以上大员同列一席,足以显现出两人地位身份的不凡。


    “姜离,我什么时候能有你这般泰山压顶而气色不改的镇定就好了!”


    赵铁河正襟危坐,一丝不苟,虽极力克制,但眼神依旧略有游移。


    被台下无数目光打量,他心有戚戚,底气不足。


    太极境巅峰之境的实力,虽也不弱,但正常武举,也只能获封七品翊麾副尉。


    “赵兄,你是因功获封官阶,功德匹配,圣上都认可了,自当理直气壮!”


    姜离笑了笑,自他登台落座时起,各种目光就接连落在他的身上,敬仰、感激、羡慕、嫉妒、不屑、怨毒……


    却全都被他无视!


    暗暗摩挲着手掌中的三枚玄雷天息符箓,姜离心中念头涌动。


    朝廷北伐在即,一旦深入北莽,必将大战连绵。


    凶险危机,无处不在。


    掌控的天罡神通越多,越能从容应对一切。


    他手中有拓跋沧海赠予的神念五枚,来自姜心玉的半个善德圣女神魂凝聚的神念十枚,总计一十五枚,其中还包括一枚一重雷劫神念。


    数量看似不少,但想要实现兑换和使用神通自由,却依然是杯水车薪。


    如法相神品级别神通:钉头七箭,就需要一枚三重雷劫神念或二十七枚普通鬼仙神念才能激活。


    神通激活后,虽可获咒心之术及法宝七箭书。


    但施展神通,还需献祭更多神念,才能激发七箭书符,千里之外收敌三魂七魄,取人性命。


    献祭神念越多,品级越高,钉头七箭威力也会更强。


    更不用说与钉头七箭同级别的法象撒豆成兵了。


    想要召唤神兵降世,也需使用神念为引。


    至于白衣皇妃让他去杀拓跋沧海一事,则被他完全忽略。


    毕竟他与白衣皇妃毫无瓜葛,没必要因为她的一句话,以身涉险。


    一位尸解两次的雷劫鬼仙,岂是那么好杀的!


    “殿试,启!”


    就在姜离沉吟,是否使用皇妃送她的拓跋沧海主念激活天罡神通时,大都督皇甫穆川的一声高喝,将他的思绪重新拉回。


    高台下。


    三百名身着劲装的年轻武官自人群中走出。


    他们精气饱满、血气蓬勃,眸光锐利如鹰似豹。


    行走间步伐矫健轻盈,踩在沙土上只留下一道道浅痕。


    腰肢臂膀随着脚步,轻轻晃动,看似缓慢,却如狮虎一般,身蕴巨力,都是此届武举中综合实力最强者。


    武举考核中,策论分值比重不少,但排入前三百者,没有一人武脉境界低于巨擎境后期,几乎都是世家大族子弟。


    姜离在其中,甚至看到了很多先天境武夫的身影。


    “大周尚武,世家大族弟子虽然养尊处优,却没有多少酒囊饭袋!”


    姜离暗暗点头,一个皇朝是否兴盛,从权贵子弟们的身上就能看出。


    见今日之气象,大周至少还有百年的兴隆气运。


    “臣等拜见圣上、娘娘!”


    三百名年轻武官叩拜景帝、皇妃,随后便依次排开,按照各自抽签顺序,登上演武场的十六座擂台上,展开对决。


    霎时间,刀光剑影、拳掌翻飞。


    一名名年轻武官施展全力相互对决,拳锋破空,掌风呼啸,腿若钢鞭,枪走如龙……


    为了能在景帝面前尽展所学,获得圣上青睐,所有人都毫无保留、竭尽全力施展毕生所学。


    “这些世家子弟果然非同凡响,武脉造诣惊人,若不施展天罡神通,我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胜!”


    姜离坐于高台,居高临下,每一座擂台上的情景,都清晰呈现眼中,异色渐浓,暗暗感叹。


    他身负弥陀寺《易筋洗髓经》、柳洪烈《太衍古魔炼躯篇》两大世间最强武脉筑基功法,又经九转大还丹脱胎换骨,肉身强悍,根基无暇。


    巨擎境后期境界,肉身坚固,足以媲美先天境武夫。


    但毕竟修炼时日太短,又无名师指点,武脉功法除却《太祖长拳》、军刀《横烈》外,便只有绝刀三式最为熟练。


    得自苏幼贞的身法《风卷花残影》与刀法《飘雪穿云》,虽然有所涉猎,却并不精深。


    与这些出身世家大族、自幼接受武脉传承的子弟相比,依然有不少的差距。


    “这些武官施展的武脉,比起《武库》数卷中记载的武脉功法,只强不弱,平民武夫想要在军伍中出头,万中无一,像姜时戎这般,可以位极人臣者,更是举世唯一!”


    姜离观看擂台对决,脑海神台中盘帝遗骨微光闪烁,捕捉每一个对决画面、招式,将武道造诣、经验、技巧全部吸收融合,触类旁通,转化为自身所用。


    短短三个时辰的收获,足以抵得上他数月苦练。


    “殿试结束,三百武官名次初定,武状元者天渊省姬家姬无量,武榜眼右军都督府总兵官之子寇云先,武探花太仆寺少卿之子钟离甸!”


    “二甲者,风川省曹家曹弈鸣、钦天监五官正之子良韫玉……”


    当演武场上最后两人身影交错分离,三百武官名次已定。


    按大周律,位列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官进一阶,可获封五品游击将军,领千夫长之职。


    名列二甲者赐铠甲、宝刀,三甲者赏金赐银,皆有封赏。


    “武举名次初定,但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官印未落前,诸位若对排名有异,皆有一次相互挑战的机会,获胜者可取代对方名次官阶!”


    皇甫穆川挥手,两名校尉快步走出,拉开一卷写满参加殿试武官名次的金色锦帛。


    另有一名校尉双手捧着一个香炉,竖起一根燃着的柱香。


    香炉未灭前,所有排名都有变化的机会。


    参加殿试的年轻武官对这一规矩并不陌生,皇甫穆川话音未落,就有很多人跃跃欲试,目光在人群中扫视,挑选适合挑战的目标。


    “大都督,下官对排名有异,想要挑战一人!”


    一甲队列中,有人率先走出,向着皇甫穆川躬身一拜。


    “姬无量,你位列第一,已是这一届武举状元,还要挑战何人?”皇甫穆川眉头一挑。


    “姬无量!”


    “他已经是状元了,还能挑战谁?”


    “难不成是……”


    见到姬无量闪出,在场所有人都是齐齐一怔。


    从来都只有榜眼、探花,挑战武举状元。


    哪有武状元自己站出来的?


    不过当众人看到姬无量望向高台的目光后,却是猛然会意。


    “寇云先对排名有异,也要挑战一人!”


    “钟离甸也要挑战!”


    “曹弈鸣不服!”


    “良韫玉想要挑战!”


    ……


    人群中,又有武官接连走出,向皇甫穆川行礼请求,竟都是武举殿试排名前十之人。


    目光所向,皆是同一个位置!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伱们十人不约而同站出,都是挑战圣人门生的?”皇甫穆川眉头微皱。


    大周尚武,并不禁止武斗比拼。


    军营之中,也常常有下阶军官向上位者挑战切磋的习惯。


    若能在挑战中战胜下属,不仅能收获威信,更能增加士气与凝聚力,兵将一心。


    可若是战败了,也自然无颜留在军中。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是激励将帅不能懈怠武脉修行的一种有效措施。


    皇甫穆川并不担心姜离会在挑战中失败。


    姜离因功获封,兵道造诣可谓绝世无双,纵然比武中落败,也不会遭受任何非议。


    可问题在于,姜离修行的并无武脉,而是气脉,每动用一次,皆会损耗五脏元气,折损寿元。


    “年轻气盛固然有趣,可是……”


    华盖下,景帝也面露迟色。


    姜离气脉境界已至六境,寿元折损严重,本不宜继续调动。


    可今日一万三千余名通过武举的年轻武官全部在场,不日即将奔赴北莽,为国征战。


    若在这个时候,拒绝姬无量等人的挑战,无疑会折损士气、威信,影响极大。


    “圣上,圣人门生不是武举出身,虽然大周有上位将官接受下位武官挑战的传统,可姜离并非姬无量等人的上官,其实并无必须应下的道理!”


    白衣皇妃似是看出了景帝心中的迟疑,忽然笑道:“不过今日殿试,圣上若直接拒绝这些武官,倒也会令众人觉得陛下偏心,臣妾倒是有一个法子,或许能让这十人知难而退!”


    “哦?”


    景帝闻言,奇道:“爱妃说来听听,若真的可行,朕必厚赏于你!”


    “圣上,这十人皆是本届武举中策论、武艺、骑射最出众者,都是可塑之才,潜力无穷,但在兵法造诣上,却一定是远远不及圣人门生的!”


    白衣皇妃笑道:“若能将他们与姜离编为一队,一同进入北莽征战磨砺,又会如何?”


    “爱妃之言令朕醍醐灌顶!”


    景帝眸光一闪,立时明悟了,他召过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低语几句,命其传话皇甫穆川。


    “谨遵圣上旨意!”


    皇甫穆川闻言,眸光也是一亮,他看向姬无量等十人,开口笑道:“姜离并非武举出身,也非你们的上官,并无应下你们挑战的必要,不过圣上欣赏你们心中的无畏与傲骨,倒是给了你们一个机会,就不知你们可敢应下!”


    “大都督请言!”姬无量拱手道。


    “圣上只有一个条件,若你们十人挑战姜离成功,圣上赏金千两以资鼓励,可若是你们败了,就都要投入姜离麾下为官,什么时候姜离执掌一营兵马,成为主帅,你们才能恢复千夫长的官职!”皇甫穆川道。


    “这……”


    姬无量等人闻言,皆是一愣。


    没有想到圣上会开出这样的条件。


    虽然这个条件明显偏向姜离,却又令他们无话可说。


    “姜离不是主官,的确没有必须接下挑战的理由!”


    “挑战胜利,赏金千两?这十人无不是世家大族、官宦之后,这些赏银未必会被他们放在眼中,倒是挑战失败的代价着实不小!”


    “嘿嘿,我倒觉得合理,这十人想要打压圣人门生出自己的风头,难道不应该付出点代价么!”


    “就是,如果真的技不如人,拜在姜离麾下,也不算辱没了他们!”


    “谁让他们提起的挑战!”


    “姜离获封四品将军,全因多次立功所致,就算败了,也很正常。”


    在场的年轻武官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所有目光都汇聚在这十人身上,期待他们的最后抉择。


    “大都督,我们应下了!”


    姬无量、寇云先、钟离甸等人并未迟疑太久。


    万众瞩目下,他们早已是骑虎难下了。


    若此时拒绝,必会沦为所有人的笑柄。


    未来又如何领军,立威立信!


    “姜离,你可愿接下?”皇甫穆川看向姜离。


    “圣上已经恩准,我自当领命!”


    姜离自高台上站起,向着景帝、白衣皇妃行礼示意,而后径直走下,来到演武场正中的擂台之上。


    “挑战是由我们发起,公平起见,请姜离将军决定挑战次序!”姬无量道。


    “不必那么麻烦,你们一起上吧!”


    姜离卸下身上披戴的玄机甲胄,只穿着一身黑色劲装,立于擂台之上。


    “姜离,你的勇武我们多有耳闻,数日前,你在盛京街巷一人迎战两百余人,大获全胜,实力必然不俗,可我们这些人,也并非易于之辈!”


    姬无量眸光一挑,他身躯猛地一震,磅礴血气轰然升腾,缭绕周身,先天境武夫的强大压迫感直接压迫而来。


    “轰轰轰”


    姬无量身后,寇云先、钟离甸等人也全都毫无保留的释放血气威压,竟也全都是先天境界的武夫。


    “那就由你开始吧!”姜离也没有坚持,只是伸手指了指姬无量道。


    “姜离,接招吧!”


    姬无量脚步一点,陡然发动巨力,如离弦的利箭,冲向姜离,速度之快,整个人都变得模糊起来。


    刺耳的空气爆裂声旋即响起。


    长腿如鞭,更似一根擎顶巨柱猛地砸下。


    数千斤的力道,快若闪电,几乎将空气压缩成冰,轰的砸在姜离的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