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 互唱和二贤舒胸臆 登姑苏闲话…

作品:《尊神开卦

    一席话感动得范仲淹涕泪横流,站起身,望着金母桥下的流水,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许久,方才转回身道:


    “记得年兄曾与临安府写过一首《望海潮东南形胜》。


    将那里之富庶繁华、西湖之盛世美景描绘得宛若仙境般美妙。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苏州乃愚弟故里,此观风楼上,尚有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之大作。


    今日愚弟兴之所致,也赋诗一首,以谢天恩。


    言罢,笔走龙蛇般提笔在廊壁上书道:


    高压郡西城,


    观风不浪名。


    山川千里色,


    语笑万家声。


    碧寺烟中静,


    红桥柳际明。


    登临岂刘白,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满目见诗情。


    柳永见他落笔成文,顿时诗兴大发,接过他的笔道:


    “贤弟文思敏捷,生情并茂,将富庶之苏州尽现笔端。


    愚兄也觉技痒,特献词《瑞鹧鸪吴会风流》。


    吴会风流。


    人烟好,


    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


    依约蓬丘。


    万井千闾富庶,


    首发&:塔>-读小说


    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蛾画舸,


    红粉朱楼。


    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


    继日欢游。


    襦温袴暖,


    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


    重整济川舟。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当恁时,


    沙堤路稳,


    归去难留。


    范仲淹阅罢,连连竖起大拇指赞道:


    “好一个‘雄压十三州’,年兄之词将波澜壮阔之太湖,云雾间起伏之姑苏台,及朱楼画舫刻画得宛若蓬莱仙境般令人神往。


    同时也道出了愚弟之心声。但愿天随人愿。


    不过你我今日一别,竟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再相见了?”


    柳永背剪双手,伫立在他的身旁,极目远眺,不免遐思幽远,长叹一声道:


    “想我半生飘转,拥歌狎妓,除了会填几阙拙词,竟一无是处。


    此番前去睦州赴任,虽有心做名廉吏,无奈对官场中事一窍不通,还望贤弟多多指教才是。”


    塔读@点&~为@:塔读小说App


    洛怀川踩着脚下的土地,正在脑补着此处那两株被夫差镶金嵌玉的梓树与楠树之昔日盛状。


    被他猛地一问,方才回过神来道:


    “吴、吴王为人暴戾,刚愎自用,不听谏言,致使人心向背。


    又视、视人命如草芥,驱疲兵作战,掠他人国土,夺人之妻女。


    虽、虽有伍子胥之死谏,却置若罔闻。


    然太宰嚭(pi)之流谄媚安私,却颇得王心。吴国不、不亡,天理难容。”


    提起悠远的历史,柳永也是伤感无限,背剪双手,眺望着远方道:


    “是呀,遥想当年馆娃宫、响屐廊、玩花池、琴台是何等富丽堂皇,最终也逃不过化为灰烬,沉埋于历史。


    夫差已成为过去,却与后人留下无数唏嘘感慨。


    想那伍子胥不但修筑了大城与姑苏古城,为避免吴地之水患,便利当地漕运与灌溉,


    首发&:塔>-读小说


    又亲率民众开挖胥江,若非有他,又何来今日之姑苏繁华?”


    “希夷贤弟说的对呀,为臣当如伍子胥,事君只管尽忠,何顾逆君致祸?


    好在官家仁德勤政,真乃我辈之幸啊。”


    洛怀川望着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大词人,言语间似乎坚定了誓做一位贤臣的决心,心中也为他感到欣慰。


    遂言道:“七、七哥日后必是一位体恤民间疾苦,深得百姓爱戴之名宦。”


    柳永赞同地点点头,忽见远处开有一丛十分娇艳的野花,忽然灵机一动,走过去采摘下来,三下两下编成一个花环。


    见孟瑾正临溪掬水,遂悄悄绕到其身后,将花环戴在她的头上。


    口里还不忘赞道: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家娘子任是怎样皆美。竟比那西施还要美上三分。”


    孟瑾被她一说,顿时娇羞地别过脸去,撩起清水溅到他身上,娇嗔道: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轻薄,川儿还在,也不怕人笑话。”


    “娘子如此花容月貌,今日相公我便轻薄一回又何妨?”


    洛怀川见二人你情我侬的样子,不由得暗为孟瑾高兴,总算没错付了人。


    心里这样想着,口上忍不住顺口溜达出一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柳永闻听他出口成章,言语不俗,惊讶道:


    “好诗呀,好诗!川子,未想你竟是深藏不露。


    只可惜少了两句,但不知能否再做得出后两句?”


    洛怀川被他一夸,方才想到自己鲁莽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不过既然柳永问了,也只好装作副一蹴而就的样子道: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嗯,有意境,不过好虽好,只是有些诗不对景。


    应将西湖改做太湖,再将这两句调到前面,便更贴切了。”


    其实柳永哪里知道,这四句乃彼时未出生之大文豪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赞美西湖美景所做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人就这样在苏州留恋了三五日,这才继续前往睦州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