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朱标:先生,不如再入朝堂为官?

作品:《大明:开局辞官归隐,老朱气炸了

    第三十一章朱标:先生,不如再入朝堂为官?


    蓝玉听罢楚轩的话,心头极为震惊。


    只觉得,自己严重低估了楚轩啊!


    原以为,楚轩辞官后,只不过是一介商人罢了。


    可不曾想,楚轩心中还有如此韬略。


    朱标低头思索着说道:“若是用这个法子,想必可以解决我大明国库,缺乏银钱的问题!”


    “想来,父皇会极力赞同的!”


    “同时,父皇可能会对钱庄和寺庙,更加厌恶!”


    他一听钱庄和寺庙,放贷居然要收七八成的利息。


    心头都感到惊愕。


    再对比楚轩所言,只是收三成利息。


    天下商人将蜂拥而至。


    钱庄和寺庙,怕是在不久后,会被大明银行所淘汰。


    而大明银行聚来的钱财,当有数百万银钱。


    这般多的银钱。


    堪比国库一年多的收入了!


    如此一来,官员便可以增加俸禄。


    暗合楚轩所言,高薪养廉之意。


    至少,有志之士,不会再为五斗米折腰了。


    还可以修兵甲,修天下城邦。


    明初建国没多少年,一直都处于修缮各地城池的时刻,南方城池因战乱破损极多。


    如扬州城。


    昔日几十万人口的大城,而今经历杨宪恢复,也不过才堪堪恢复到几万人。


    似这种城池有很多,各处需要的钱财,可以短暂解决了。


    楚轩见到朱标如此神态。


    想了想,还是提醒道:“太子殿下,你一定要嘱咐陛下,银行的钱,必须要给回去的!”


    “银行的优势,在于朝廷可以集资,集中商人世家百姓的钱财,来办大事。”


    “不至于忽然没钱,而无法抵抗外敌,无法修建大型工程!”


    “但是劣势就是,这钱必须得给回去!”


    楚轩叮嘱着朱标。


    随即,神色认真起来,说道:“可以无息贷款,可以贷很多年,但绝不能不还!”


    朱标点点头,认为楚轩说得很对。


    楚轩见状,只认为朱标他们恐怕还没了解到,不肯还给存款人的代价。


    未来大明银行的钱,多是商人们的!


    而官府历来都有劫掠商人财产的前科。


    历朝历代都有这种情况。


    汉代迁移天下富户至长安,没收其所在地的田产。


    唐代,陇西军事贵族欺压商人,随时找借口就对商人抄家灭族,夺其财产。


    故而,楚轩担心朝中有官员带头不肯给回这个钱。


    他便意味深长的说道:“殿下,这商人百姓存在银行的钱,若是不能让他们取回!”


    “就是天大的劣势!”


    “未来,引起的动荡!”


    “比兵灾更甚,甚至会引起全国皆反!”


    朱标神色骇然,忽而问道:“何至于出此言语?”


    他不知楚轩为何会说这么重的话,可还是耐心询问。


    楚轩解释道:


    “大明银行一旦开始建立,最初肯定是商人钱财为主,逐渐百姓们有钱也会存进来,世家们也会把钱存进来!”


    “这个时刻,这笔钱的数量就是天文数字!”


    “朝廷只可以决定这笔钱流向,丹绝不可中饱私囊!”


    “试问殿下,若是数百万黎民百姓,商人贵族的钱财,都被吞了,他们焉能不反?”


    楚轩说得都客气了。


    别说贵族的钱被吞了。


    大明朝廷中,真要有人敢吞天下商人和百姓们钱,马上就有人揭竿而起。


    而为大明朝廷提供军马,提供粮草器械,粮食盐巴的商人,马上就不会再提供。


    “随之而来的是大明朝的信用破产!”


    “此后官府任何话语,民间都不会相信!”


    “所以,殿下,朝廷可以决定这笔钱流向,可以决定这笔钱借给谁,收不收利息,收多少利息!”


    “却决不能把这笔钱占为己有。”


    “否则,天下必乱!”


    楚轩再道:


    “不止如此,还要专门派遣人组建专门队伍,盯着大明银行每一笔钱款。


    要确定这钱真的是借出去,而不是被管理大明银行的官员偷摸着转移走。”


    “因为,一切的风险!”


    “都是承担着整个大明朝的信誉!”


    “以及陛下和太子的信誉!”


    这番话一出。


    朱标深以为然,点点头。


    他细细一想,只感觉楚轩字如刀兵,字字见血,说到了深邃之处。


    他站起身来,朝着楚轩抱拳示意,神色坚定说道:“本宫,绝不会让人贪墨这笔钱的!”


    “纵然国朝灾难,如先生所言!”


    “哪怕分期还款,也不会不还!”


    楚轩同样起身抱拳示意。


    该说的都说了!


    以后大明银行,哪怕出事也跟他没关系了。


    朱标坐下后,满心欣慰,若真能凑出来这么一大笔钱,已经非常好了。


    他不住打量着楚轩,回想着刚刚楚轩言谈举止,只感觉其有挥毫间,指点江山之能。


    单单是一个大明银行!


    就可解决国库之难!


    讲道理,这并非是什么天纵奇策。


    却是看到了几乎所有人都看不到的点,借那个点来破局。


    楚轩的治国之才,恐不输李善长、刘伯温、汪广洋之辈了。


    朱标起身来,整理整理衣袍,保持自己衣冠整洁,给足了楚轩尊重和诚意。


    他再退后三步,拱手抱拳道:“先生,不如入草堂为官可好?”


    “这大明银行之事,尚需一个真正明白之人。”


    “本宫可向父皇,为先生求情户部官职,允诺不低于五品!”


    “若是先生此后,再有功劳,便可一步步往上,乃至做到正二品的户部尚书,也未尝不可!”


    “先生,莫要将一身才华浪费,随本宫入朝堂吧!”


    话音落下,他微微鞠躬,礼节做的非常到位。


    礼贤下士!


    毫不吝惜身份。


    当朝太子,如此请求。


    便是刘伯温,李善长也未曾得到这般礼遇。


    楚轩见状,侧身背着朱标,说道:“太子,入朝为官就算了!我在这上元县待得挺好的。”


    开什么玩笑,他好不容易从大明官场上脱身。


    现在又要再回去?


    难道回朝堂看朱元璋怎么杀大臣的吗?


    既然不答应朱标。


    楚轩自然不可能搀扶起朱标,更不能面对他。


    否则会被看成是,楚轩觉得朱标礼节不够,想要当诸葛亮,得朱标三请自己才去。


    索性,楚轩直接侧身斜着背对朱标,防止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