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太子朱标来了!

作品:《大明:开局辞官归隐,老朱气炸了

    第十五章:太子朱标来了!


    见到二人的一瞬间,楚轩很是惊讶。


    这两个人现在不应该在应天城吗?


    怎么会到这里?


    朱标看着精神焕发的楚轩,笑呵呵的回礼,说道:


    “楚大人,许久不见。”


    “不请本宫坐坐吗?”


    楚轩面容不变,笑着点头,随后转过身去对着身后的白展堂说道:


    “让王大嘴把看家的本事拿出来。”


    “把店里最好的东西都送到三楼。”


    “任何人都不许进去。”


    白展堂脸色一变,他可是知道楚轩状元郎的身份,天底下能让他这般严肃对待的,可没有几个人。


    这两人绝对来历非凡。


    白展堂应下,冲进后厨开始准备。


    楚轩将朱标请到三楼雅间之中,对二人行礼说道:


    “见过太子。”


    “见过永昌侯。”


    这个两人正是太子朱标,以及日后的凉国公,如今的永昌侯蓝玉。


    “不必多礼。”


    “前些日子便听说你辞官回家开了一家酒楼,我与永昌侯到处查察政务,刚好走到此处,便进来看看。”


    “没想到你这酒楼的买卖这么好。”


    他一路上也听过好再来的名字。


    蓝玉性情乖张,蒲扇一样的大手一挥,嗓门极大,笑哈哈的说道:


    “楚大人,今日你可得让咱吃饱啊。”


    三人见过几面,对于这位状元郎,朱标和蓝玉还是相当欣赏的。


    当初听到楚轩辞官,朱标还想着前来相送,只是公务繁忙,分身乏力。


    三人落座,楚轩也是笑道:


    “永昌侯放心,今天的叫花鸡管饱。”


    蓝玉一听,乐了,笑道:


    “咱和太子来的时候,可是听到你这家酒楼的名声了,这几天真是盆满钵满,咱也尝尝你这好再来的手艺。”


    蓝玉与朱元璋算是老乡,也是自称咱。


    楚轩特地交代,让王大嘴将自己的看见本事拿出来,这菜一时半会儿是做不出来。


    干脆泡上点茶叶,打听打听这二位不好好在应天府享清福,来着穷乡僻壤的干啥。


    楚轩之前身为从五品礼部郎中,更是差点成为应天府尹,可谓是红极一时,跟这二人打过交道,明白性子,便随意了一点。


    见朱标风尘仆仆的样子,张口问道:


    “太子身份尊贵,怎么会降贵纡尊来到上元县?”


    说起此事朱标便犯愁,揉了揉眉心,也没有对楚轩隐瞒的意思,说道:


    “如今天下安定,山河壮丽,我大明的国力强盛,百姓富足。”


    “只是这段日子锦衣卫发现官吏贪腐现象愈发严重,甚至官员之间行污受贿已经到了毫不掩饰的地步。”


    “父皇已经杀了一批贪官。”


    “目前还在调查。”


    先不说其他地方,光是皇帝眼皮子底下,应天府中就隐藏着数不清的黑暗和贪官污吏。


    这一次揭露出来,上百号人掉了脑袋。


    “当真是该杀!”


    朱标一边说着,一边说道。


    他与蓝玉这次出来就是为了走访民间,看看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到底是什么样子,手底下的这些官吏究竟是什么样。


    一路上他们看到的,都是贪赃枉法的官吏,朱标甚至亲自动手处死过一些,但这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楚轩,你说有没有什么法子能够彻底杜绝贪腐呢?”


    朱标像是随口一说的问道。


    太子朱标,洪武大帝朱元璋嫡长子。


    从小便跟着徐达,常遇春等人在战场上磨砺,跟着刘伯温,胡惟庸等人修行政治学问,可谓是文武双全之人。


    朱元璋对其极为宠爱,称得上是历史上位置最稳固的太子,没有之一。


    后世有笑话,说是朱标当太子当够了想造反,还没动手呢,朱元璋自己就把大印送来了,很是欣慰的说道:


    “咱可就等着这一天!”


    虽说是玩笑,但是不管是淮西集团的武将,还是浙东集团的文臣都对朱标是一百个信服,其他人谁来都不行。


    建国之后,朱标为国为民可谓是殚精竭虑。


    奈何天不顺人意,天妒英才。


    年仅三十七岁的朱标一命呜呼,大明王朝的天直接塌了!


    朱雄煐早早地夭折,太子也死了,这对于老头子来说打击太大了。


    洪武四大案,一开始的确是为了江山社稷,但是最后也有朱元璋为了给无法镇压武将文臣的朱允炆铺路的意思。


    太子朱标不死,就不会发生靖难,也不会有永乐大帝。


    这一位的死,可谓是改变了大明朝的历史啊。


    朱标是跟着洪武大帝长大的,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发家了,虽说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也是割据一方的军阀,最起码饿不着。


    但是在洪武大帝的言传身教之下,朱标对于贪官污吏一样十分痛恨。


    当年朱元璋就是因为元朝的贪官污吏,逼得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不然谁去干这种杀头的事情。


    百姓是最好满足的,只要有地种,有饭吃,就不会造反的。


    但是偏偏有些人,连这么点小小的要求都不满足。


    朱标知道,以杀止贪是万万行不通的。


    这些人都是记吃不记打的东西,杀人仅仅只能起到威慑的作用,没过几天又会恢复原样。


    而只有将贪腐的根本解决,那才是问题的关键。


    他想不出来,皇帝想不出来,大臣们更不用说,让他们去想限制自己赚钱的法子,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但是面前这位状元郎不一样啊,据说他廉明正直,更是难得一见的人才,说不定他能够想出什么法子呢?


    其实朱标也没抱希望,历史上多少英才,也没有人能够将贪腐彻底的扼杀。


    这时,楚轩心间思绪了片刻。


    朱标可是当朝太子,自己为其出谋划策,他肯定能记着自己的人情。


    虽说人不在朝廷,但是朝中有人好做事啊。


    楚轩顿了顿,看向朱标,问道:


    “殿下知道什么是贪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