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离开
作品:《昭昭长安月》 初三那天去许家赴生辰宴,回来后就时不时下一场小雨,刚开始大家都没在意,想着下两天就好了。
过了几天,长乐进宫,刚进宫就下起了雨,本来想着等雨小了再走,结果雨势一直没小过,风雨晦暝,好像要把一年的雨下完。
天空阴沉,风接二连三呼啸而过,时不时划过一道雷电。
福意顶着雨顺着墙边,往月眠宫走去,眼睛被雨水打的看不清路,衣服彻底湿透。
先换了身衣服,才去找长乐,并没有在次间找到长乐,转身去寻祈雾祈雨。
祈雾刚从茶房出来,就碰见在找人的福意,一看人,福意连忙迎了上去:“祈雾姐,没在跟前伺候啊,公主呢?”
祈雾指了指书房:“今天祈雨当值,公主一早就去书房了,怎么了?事情打听到了?”
福意左右看了看,小声说:“不止咱这,哪都下雨了,特别是金陵、永嘉、夷陵、晋阳那里,最严重,都发生洪涝了,特别是夷陵那里,现在皇上也是因为这事发火的,出了好几起事件,见要瞒不住了,那里的人才来上报。”
祈雾:“驸马呢,驸马怎么样了?有打听到吗?”
按规定,平日里,驸马只能休沐时陪公主进宫请安,但是如果公主在宫里留宿,驸马得在落钥前离宫。
已经下雨半个月了,雨太大,路都无法看清,长乐也就一直在宫里待着。
自从福意去传信说公主暂不出宫,萧卿云就一直在军营里住,萧府跟公主府都没回。
福意有些犹豫,“皇上打算派一些将士去比较严重的地方,听说驸马自荐去了,皇上没同意,驸马又向皇上请了次,按之渝说的,驸马应该是想等皇上那边同意了,在跟公主说。”
福意问:“跟公主说吗?”
祈雾看了看天空,雨丝毫没有想要下的小一些的意思:“如实跟公主说吧,公主早晚也要知道的。”
如果驸马真的去了,希望驸马和那些将士们能够顺顺利利回来,其他地方的百姓也都能平平安安的。
长乐得知后并没有多大反应,担心归担心,可她无法阻止她家萧将军去那些地方抗灾,其他事情会有些犹豫,但是在这事情上,她家萧将军不会坐视不管。
第二天,有人来月眠宫找长乐,此人是总管,皇上身边的。
昌兴德递上一封信:“公主想必也知道了,这是驸马拖咱家给公主的。”
后宫里有点动静,皇后和昌兴德那边就能得知,也都知道福意这两天在打听事情,因为早晚要告诉长乐,也不是怎么保密事情,就让福意打听去了。
萧卿云的信很简单,前面是说他最近在干什么,在那里很是吐槽军营的饭菜不好吃,后面就是解释了原因,说自己跟皇上申请去抗灾,不要为他担心。
长乐跟着萧卿云去了次军营,味道确实算不上太好,说着不好吃,但是还是全部吃完,问了翊沐才知道,每次萧卿云都会背对着厨房,吐槽不好吃,但是一旦厨房问了,就疯狂说好吃。
昨天长乐很匆忙的缝制了个荷包,款式简单,但寓意好,保平安的,还有之前去普度寺找大师算过且开过光的平安锁,一同交给了昌兴德,劳烦送给萧卿云。
其实平安锁一早就该给萧卿云了,但是长乐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就没给。
长乐也没有去问昌兴德,萧卿云什么时候走,大概什么时候能回来。
留个念想,省的天天挂念,好好睡一觉,醒了,雨就会停了,萧卿云也该回来了。
萧卿云收到荷包和平安锁后,将荷包收了起来,平安锁带在了脖子上。
除了萧卿云一干将士,皇上还派了一些文官一起去,将士救援,文官安抚百姓的情绪。
萧卿云和陈谕分在了一起,带着人前往夷陵,剩下的分成三批,各自前往金陵、永嘉和晋阳。
没日没夜的前行,等到夷陵的时候,雨小了一些,但也没好到哪里去,一路走来看着田地被水淹没,众人心情有些沉重。
找到当地知府问了情况,萧卿云和陈谕商量着写了封信,使人寄给了皇上,萧卿云又给长乐写了封,不过给长乐的信上并没有写全,挑拣了些事情写了写。
总共派了五十万将士,四个地方每个地方都去了十二万五千。
夷陵下面总共有十三个县,十二万五千的将士又细化一下,分开去了另外十二个县。
·
长安。
因为下雨,天气恶劣,先生不方便进宫教学,就没来教学,也没布置作业。
太子已经十五了,能教的也教的差不多了,现在更注重的是实践,只学不实践,将来无法成为一个很好的君王。
知行合一,在很多事情上,才能看的更加透彻。
在前不久,最后一次上课时,先生就告诉了太子,他能教的就是这些,剩下的需要太子自己在将来自己悟自己学,这些远远不是在课本上能学到的。
有时候看待事情不能从一方面想,要多方面考虑。
最近太子就一直在书房里看课本,整理课本上记录的笔记。
看了一眼天,雨水已经下小了很多。
长乐看过来的太子并不惊讶:“说罢,又哪里不懂了?”
太子直言:“父皇为什么让姐夫他们去抗灾的同时,还要派一些文官去?按照以往的情况,让人去免租赋、工赈、粥赈什么的,不行吗?”
长乐耐心解释:“免租赋、工赈、粥赈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官员是会贪污的,进行缺斤少两,总之到百姓那里肯定会少的,当然,正直官员是有的,只是不能确保层层发下去的时候,碰不上会贪污的官员。”
太子不解:“父皇向来对这类官员深恶痛绝,前两个月不是还罢免了一个官员吗?他们怎么敢的?”
长乐嗓音轻缓:“山高皇帝远,动作小一些,不就行了,再加上只发工赈这些看上去可以,但还要差一些,很多情况下还不足以安抚百姓,尤其是朝廷不作为的情况下,作为了,但是中间的官员偷奸耍滑,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有可能引发百姓的怒火。”
将士和文官一起去,可以有个互补,有些文官私底下都有习武,可以去和将士一起抗灾,但大多数文官都不能,可是他们能说会道,更能轻松的安抚住百姓,有的将士也是能说惯道。
雨,下的又紧了一些。
雨水顺着脸颊滑落,有的雨滑进眼里,萧卿云已经不太能看清路了,眼前蒙蒙一片,雨水时不时落进到嘴里。
蓑衣不管用,萧卿云也就没穿,浑身泥巴,一步一步踩着泥坑,带着人去下一个被困的人家里。
可惜还是晚了一步,他们刚刚赶到,房子轰然倒塌,一群人连忙围了上去,拿着铁锹和锄头等各种工具去救。
不知道过了多久,废墟见底,为了防止伤住人,工具已经不能用,大家就扔了工具,用手去扒。
血顺着雨水往远处流,听到的小孩哭声也越来越清晰,不知道谁喊了声:“小朋友,别哭了,好不好?马上救你们出来。”
一家九口,只剩下一个小闺女和刚出生没一段时间的婴儿,还有个老人。
萧卿云一边抱着一个,喊了个人来背起老人,前往休息区,其他人,有的在清理现场,有的把尸体抬走,有的前往下一个地点。
把两个孩子交给休息区的百姓,萧卿云又转身走了。
挖废墟,救人,不知道这样过了多久,萧卿云已经撑不住了,手上的伤痕刚结巴,就又裂开了,反反复复,陈谕和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就在萧卿云觉得真的不行了的时候,雨彻底停了,最后一户人家也在雨停时,被平安转移到休息区。
现在这个休息区是在一座小山山顶处的寺庙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显灵,其他处地方已经传过来山体滑坡、山体崩塌,但是这座山没有一点事情。
旭日东升,四处散发着雨后潮湿的味道。
萧卿云站在山顶,看着山底的狼藉,有的房子没有大碍,有的已经成了废墟,身后,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因为洪灾,端午这天,宫里并没有举办宴会,赏赐依旧有,但宴会不办了。
宫里都没有办,大家也不太好举办宴会,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就是了。
虽然不办宴会,但也没说不能出去,好不容易天晴了,官员又休沐,都出去玩了,长安城里难得又再次热闹了起来。
雨下了多久,长乐就在宫里呆了多久,好不容易雨停了,长乐打算出宫回去,总不能一直赖在宫里,一直下大暴雨就不说了,但是现在雨停了,再继续待宫里就不太好了。
昨天去坤宁宫,一家四口在一起吃了饭,今天长乐打算先去一趟萧家看看,然后在回公主府。
不知道萧卿云怎么样了,除了萧卿云刚到夷陵那里时,往长安寄了封信,剩下时间就再也没有寄过信了。
长乐还在月眠宫吃早饭,福意匆忙赶来了,脸上写满了激动:“公主,驸马的信。”
萧卿云加急寄来了两封信,依旧是一封是给皇上,另一封给长乐。
信上大概讲了发生的事情,跟上一次一样,皇上那里原封不动的说,长乐这里挑着说,在信里,萧卿云满是遗憾说可惜没办法陪长乐过端午。
长乐跟俞氏复述了一遍信里的内容。
长乐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俞氏怎么着也是看着萧卿云长大的,自己孩子什么德行,自己心里清楚,萧卿云怕是没跟长乐说完全,就是不清楚长乐真正知道多少。
回到公主府后,之渝带着铺子里的管事来了,给长乐说说铺子里的事情。
天气不好,铺子没营业,现在雨停了,问问什么时候可以开门营业,还有因为下雨导致东西损坏各种问题。
长乐让他们过一段时间在营业,这段时间的损失,以及工钱,由公主府承担,需要修缮的地方跟福意和之渝说,两个人带着工匠去挨个修理。
但是长乐希望医馆能营业,长乐感觉大雨过后,要出事。
事实上,长乐的预感是对的。
夷陵那边,萧卿云在大丰雷霆:“是谁给你的勇气,让你现在才来告诉我?如果我不来看,你是不是就要继续瞒下去了?除了他们还有谁?”
萧卿云负责夷陵整个地方的洪灾,因为一直在忙,没时间,雨停后,萧卿云立马去其他十二个地方查看。
刚开始前面的五个县还好好的,到了第六个县,萧卿云发现有些百姓身上起了红点,也没在意,因为在雨水里泡久了,身上是会起一些红点,荨麻疹、过敏、湿气过重什么的,调理一番就行了。
直到看见有百姓昏过去,让随行的大夫诊断,萧卿云才怀疑不对劲,把他看见身上有红点的百姓喊了过来,一一诊断,大夫说是旧青①,发现及时,可以治疗,只是需要确定得上这个病的人多不多。
萧卿云吼到:“还有谁?我问你话呢!还有谁?你别跟我说,你不知道这个病不及时得到治疗,最后会死的很惨。”
夷陵总共十三个县,一个县他亲自看着,剩下十二个县的负责人都是信得过的。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信得过的人,居然瞒了自己这么大的事情。
那人喃喃道:“没有了,就将军你看到的那些,前两天开始的。”
这时候陈谕掀开帘子走了进来:“排查完了,这个县只有那些人得了,还没有传播开。”
为您提供大神 吾戈 的《昭昭长安月》最快更新
12. 离开 免费阅读.[www.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