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李时珍,《本草纲目》……(求订阅)

作品:《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几天之后。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得到了批准。


    至于陈凡提出来的1亿制作经费,央视也给批了。


    “看来央视还是很土豪的。”


    得到许量回复,陈凡感慨了一下。


    他还在想着。


    要是央视不肯出这一笔制作经费,他自己来出好了。


    到时候,这个节目产生的利润也就归自己。


    不过现在来看,没指望了。


    有些郁闷,陈凡感觉错失了一个赚钱的机会。


    但陈凡也不纠结,打开文档,陈凡便开始策划着这一个节目。


    “第一期应该出哪期呢?”


    前世典籍里的中国,那可是一期比一期牛逼。


    《史记》《仁语》《道德经》《孟子》《尚书》《易经》……


    只是一想,陈凡便有一些激动。


    前世这一些巨作都是让人看了叹为观止。


    更不用说在这一个有一些遗漏的世界。


    如果一来就将这一些巨作打出去,不得将他们给震得目瞪口呆啊。


    摸了摸头。


    陈凡想了想。


    对了。


    最近不是在宣传中医嘛。


    既然在宣传中医,那就先从中医这一块入手。


    想到这里。


    陈凡便知道应该讲哪位了。


    ……


    “杨老,我是陈凡啊。”


    第二天,陈凡给杨君儒去了一个电话。


    接到陈凡的电话,杨君儒却是笑道:“陈凡,你小子,你可好长时间没联系我了。”


    “杨老,这不是忙嘛。”


    “少来,我不相信。”


    “你又不是不知道,最近为了中医中药这一块,我头痛死了。而且,还要做节目。”


    “好吧,你最近为中医做的推广确实不错,原谅你了。”


    虽然陈凡没有联系杨君儒。


    但这段时间陈凡为中医的推广,杨君儒也有关注。


    “杨老,我就知道您宽宏大量。”


    “少扯这些,是不是最近又准备搞节目了?”


    “杨老,您消息这么灵通?”


    “听许量这小子说了一下,据说你这个节目搞得规模很大啊。”


    “嗯,确实有些大。所以,这才请杨老您帮忙啊,我这边需要大量的话剧演员。”


    “行,没问题。不过,你那个节目透露一下,到底是一个什么类型的节目?”


    “这个节目啊,暂时不能太多透露。”


    “你小子,对我还保密。”


    “这不是保密的问题。”


    “多少透露些。”


    “那杨老,您想知道什么?”


    “其他也不想问,我就问问,你这个节目和之前你做的《唐诗何止三百首》比起来如何?”


    “我只能说,不逊于唐诗何止三百首,甚至,很多地方都有超过。”


    ……


    搞定了杨老,陈凡便将自己的策划拿给了央视。


    并且,按着策划,为了赶时间,陈凡也让央视快速准备舞台。


    “我的天,陈凡老师,您这个节目规格也太高了吧。”


    “还好,还好。”


    “场地是不是太大了?”


    “是要这么大。”


    “还有,这场地改造就得花几千万。”


    “所以我才说,为什么要1个亿的制作经费。”


    事实上。


    1个亿的制作经费还不够。


    不过,陈凡也不管了。


    反正拍得去。


    到后面,没钱了他们央视会想问题。


    不可能拍到一半就不拍了吧。


    当然,这其实是想多了。


    只要拍出了第一期,后期也就不需要担心钱的问题。


    这样的一个节目一播出,到时候收的广告费都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对了,许量,这个节目到时候需要一系列的影视特效加持。”


    “这没问题。”


    “我说的是,直播的时候给特效。”


    “我去,你这要求又上了一个档次。”


    “就说能不能吧。”


    “必需的能啊。”


    “那我没问题了。”


    陈凡一向不太喜欢录播。


    所以,基本上大都数节目,陈凡都是直播的。


    如果是以前,直播加特效是有一些技术难题。


    不过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


    现在哪怕就是直播的时候加入一系列特效,也是没问题。


    这只不过是多花钱罢了。


    ……


    “杨老,这边,这边……”


    几天之后,此前联系的杨君儒也来了。


    当然。


    还有他的一些弟子,都是话剧团的成员。


    在这里面。


    有一些演员之前在唐诗何止三百首里面有过合作,陈凡也认识。


    陈凡也与大家打着招呼。


    当杨君儒以及一众话剧团成员来到现场,看到这么大的场地,大家一下子都是愣住了:“陈凡老师,这场地是不是太大了?”


    “还好,还好,现在场地还没有完全制作出来。到时候,呈现出来的效果还将更为惊人。”


    前世典籍里的中国,那场地,那就足够大的。


    所以。


    为了办好这个节目,陈凡想达到的效果,那就是影视剧级别的。


    或者直接就是现场版的影视剧。


    “到时候是这样,你们将表演剧本里面的一系列人物,而我将成为主持人。我这个主持人有两个效果,一个是主持这场节目。另一个,也将参与到整个的表演剧本当中来。”


    “陈凡老师,那是什么意思?”


    “这个啊,说来有些复杂,我们先来看剧本。”


    说着。


    陈凡将剧本分给了杨老,以及一众话剧演员。


    看着剧本,杨老一愣。


    他的双手有一些颤抖:“陈凡,你小子,这节目太大了。”


    “不只大,而且无比的有新意。”


    其他几位话剧成员也是无比的激动。


    此前他们饰演过唐诗何止三百首。


    虽说唐诗何止三百首也是非常牛逼。


    但是。


    当典籍里的中国这样的一个全新模式出来之时,他们也是叹为观止。


    特别是刚才陈凡说的。


    他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穿越到几百年的时空。


    这虽然有一些戏剧的成份,但又因为是现场表演,这将给予人无比的震动。


    当然。


    不只是设定的创新。


    整个剧本,也是让他们无比之感叹。


    “陈凡老师,之前我一直以为,古代只有那些文人雅士,名臣将相,才能名垂青史,但现在,我发现我错了。”


    “是的。”


    陈凡也是点头。


    我们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在这当中。


    青史留名的,未必是文人雅士,也未必是帝王将相。


    在这里面。


    还有许许多多生活在各个行业,他们也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传承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


    ……


    “兄弟们,听说凡哥回央视了。”


    “啊,是吗,是吗,不是刚在东方卫视那里结束了百家讲坛的直播吗?”


    “就是与东方卫视合作结束了,转头又被央视给挖回去了。”


    “哦哦,那必需的挖回去。东方卫视的那个百家讲坛逼格太高了,央视都有一些顶不住。”


    这一边陈凡正在不断的排练着节目。


    另一边。


    关于陈凡回到央视的一些八卦,也不断的传了出来。


    “有大吊的知道凡哥搞的是什么节目吗?”


    “不知道,但据说,这个节目的逼格不比《唐诗何止三百首》低。”


    “我去,这是要爆啊。”


    说到唐诗何止三百首,众人直接就沸腾起来了。


    他们下意识就脱口而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一些诗句,不说现在,哪怕再过千百年,也不褪色。


    甚至。


    再过千百年,将成永世的经典。


    ……


    “张路,你不会又来采访我吧。”


    “到你节目间,不采访你采访谁啊?”


    “那你得好好给我打打广告。”


    “新闻联播的广告,够了吗?”


    “够够够……”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半个月的时间就已过去。


    此前采访过陈凡的央视记者张路,再一次来到了陈凡的节目间。


    “你们这里场地好大啊。”


    “还好,不过暂时有些乱。”


    “什么时候能够上映?”


    “今天等整个场地全部布置结束,我们再排练一遍,应该就可以播了。”


    “这么来看,大家将很快可以看到我们的全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了?”


    “是的。”


    张路继续问道:“为什么我们的这个节目叫做典籍里的中国?”


    “其实我们接受到的很多中华文化,都是从这一些典籍里面来的。比如像我们的唐诗宋词,我们的一些先秦散文。但很多人未必了解这一些典籍背后的故事,很多一些人物,为了写出一部书,为了传承一段文化,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时间,历经了多少困难。最终,我们才得已观看到这一些典籍里的作品。”


    “当然,在这其中,有一些是我们能够到的。但有一些,几千年来,因为时间的流逝,还有一些典籍并没有保存下来,或者有一些留传下来的都是残本。”


    “就像伤寒论。”


    “是的。”


    陈凡点头:“我们的这一个节目,一方面是想表现出这一些典籍背后的故事。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这一些典籍能够给我们当代人给予启示。当然,我们的这一个节目,也将会弥补许多典籍缺失的遗憾。”


    ……


    【陈凡,重回央视。】


    【今天晚上8点,《典籍里的中国》。】


    【新闻联播采访陈凡……】


    三天之后。


    此前预热了好几波的《典籍里的中国》,终于要揭开他的面纱。


    随着一系列预告片,一系列宣传的出来。


    典籍里的中国还没有播出,他便已然火爆。


    “哇,果然是大手笔。”


    “这舞台也太大了吧。”


    “我靠,要逼格,只能找我们大凡哥。”


    虽然大家还没有看到正片。


    但通过这一些片花,这一些宣传,众人便被瞬间俘虏。


    ……


    “调整一下节目,今天晚上的百家讲坛推后播出。”


    “啊,台长,之前我们已经做了预告。”


    “预告了也可以调。”


    盯着央视即将播放的典籍里的中国,东方卫视的朱台长心情无比的复杂。


    他一方面欣喜陈凡为他们打造了一个金牌节目《百家讲坛》。


    可另一方面。


    当得知陈凡的最新节目一出来,他内心就已经没有了底。


    百家讲坛虽然质量也很高。


    可是。


    没有了陈凡的百家讲坛,那他整个节目的格局就下降了许多。


    更不用说。


    此时陈凡推出的这一个《典籍里的中国》。


    “台长,我觉得央视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虽然不错,但也不可能将我们的百家讲坛彻底压下去。”


    “你是觉得陈凡老师没这个实力?”


    “台长,陈凡老师实力很强,但我想,也没有这么恐怖。”


    “呵呵……”


    朱台长苦笑一声:“如果真去正面PK一下,我们连后悔的资格都没有。”


    ……


    晚上7点50分。


    央视后台一众演员全部已然准备。


    当然。


    这包括陈凡。


    与之同时。


    节目间整个的嘉宾,他们早已经入座。


    “收视爆起来了。”


    “啊,我们的节目还没开始呢。”


    “嗯,但很多一些观众已经提前调到我们央视1套了。”


    “陈凡老师这人气……不得不服。”


    “是啊。如果算上与快抖合作的直播,那我们的收视就更为恐怖了。”


    央视后台监视数据的工作人员按压住内心的激动。


    与之另一边。


    无数的观众,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央视1套。


    ……


    晚上8点准。


    典籍里的中国正式播放。


    陈凡从后台缓缓走出……


    前面是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廊的尽头是一扇大门。


    大门打开一半,一阵阵无比的光明从大门当中透了出来。


    这时。


    陈凡一边走,一边缓缓的念出:“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历史,讲述我们的故事。”


    一边说着。


    陈凡一边走进这一扇大门。


    光明之处,仿佛穿越了一个世界。


    镜头之内,却是展现出陈凡来到了一个满是典籍的巨大藏书阁中。


    “这里的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与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脉至今,打开典籍,对话先贤。”


    “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古籍,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一起品读《典籍里的中国》,我是主持人,陈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明代医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这一段开场白,可谓是直接将所有观众引入到**。


    “我了个去,我就知道,这逼格直通天际。”


    “啊啊啊,不行了,我现在就要去了,一会怎么办?”


    “忍住,忍住,据说这个节目有一个多小时,你现在就**了,后面那不得十连发啊。”


    “十连发,我可受不了……”


    掌声如雷鸣。


    这个掌声。


    一方面送给《典籍里的中国》,另一方面,也送给陈凡。


    不过。


    在震撼这一个节目的开场效果之余。


    对于陈凡所说的李时珍,不少观众有一些不解。


    “话说,李时珍是谁?”


    “这个,我不知道。”


    “好像是一位明代的医生,他写了一部中医药草书籍,叫做本草纲本。”


    “哦哦,但好像不出名啊。”


    “就看陈凡老师怎么跟我们解读了。”


    众人盯着镜头。


    但他们没有任何怀疑。


    因为陈凡此前打造的所有节目,从来没有让他们失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