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暴利

作品:《重生2000年,我浪子回头了

    一桌子的好饭好菜,还有一个馋人的红烧肘子。


    “吃饭了!”陆洋摆好了碗筷。


    饭桌上,杨雪却不太开心,似乎有心事,就连柔柔都看了出来。


    “妈妈,是不是爸爸欺负你惹,柔柔保护你。”柔柔嘟着吃的油乎乎的小嘴,一脸正义感爆棚。


    杨雪拿出手绢给柔柔擦了擦嘴道:“好好吃饭。”


    “怎么了?”陆洋拉着杨雪的手,满眼的关心。


    “没什么,吃饭吧。”杨雪摇了摇头。


    可心事却写满了一脸。


    “瞧你这脸色,就知道一定有心事,别瞒着我,让我着急。”


    杨雪低头哝哝道:“没什么,今天上街遇见了黄蔓,她叫我这周六去参加同学聚会……”


    陆洋数着还有三天。


    “那去啊,我和柔柔陪你!”他道。


    “可我不想去,黄蔓为人势力,我懒得看她那幅做作的模样。”


    杨雪和黄蔓是住在一个宿舍的初中同学,黄蔓更是一直嫉妒杨雪的美貌,自打杨雪嫁给了一事无成的落魄陆洋,她明里暗里一直嘲讽。


    后来黄蔓嫁给了个有钱人,更是到处炫耀,这次的同学聚会就是她的炫耀场,杨雪懒得去,去了免不了要陪着她做戏,想想就烦。


    “管她怎么势力,就全当咱们一家子出去聚餐了!”


    ……


    天不亮。


    陆洋和二河就开着车到了厂房。


    此时,厂房门口被围的水泄不通,至少得有八九个人,一人赶着一辆大马车,声势浩大。


    “洋哥,咱们……是不是得罪啥人?”二河心被吓得咯噔一下。


    陆洋也顿感不安,瞧着这场面……


    莫不是自己真得罪了啥人?


    “陆兄弟!”


    此时,人群里的方胜柱见了陆洋,赶紧掐灭了手里的烟,朝着众人激动的介绍道:“大家伙儿,这就是带着咱们挣钱的陆洋兄弟啊!”


    闻言,七八个大老爷们乌泱泱的围了上来,也是一脸激动,溢于言表。


    “陆兄弟,货我们给你带来了!”


    “我们想再多拿些衣服回去,现在生意好的嘞!”


    “十里八村的人抢的火冒三丈,那是恨不得把自家地窖里囤的东西都拿出来换了衣服穿。”


    “八百斤的衣服全卖了?”陆洋心里一惊。


    他是真没想到乡下购买力这么强。


    “岂止是卖完了,那衣服都供不上抢,陆老板,这回你得给我们多多的货,越多越好!”


    “方大哥,换回来的货在哪?”陆洋忙问着。


    “都在这马车上了,总共四千斤的货,地瓜苹果还有干木耳,种类多的分不过来了,都是好货啊!”


    方胜柱指着马车上堆满的大麻袋。


    陆洋上前打开一个,里面装的是干木耳。


    确实是好货!


    都是村民自家囤的吃食,个头大,个顶个的黝黑锃亮。


    其它的地瓜苹果也都是高品质的好货。


    陆洋赶紧招呼厂子工人卸货分类,苹果地瓜和秋梨烘干成果干,干木耳也整装入袋,土豆一类的装入麻袋,过了秤,也一起运到大洋食品公司。


    四千斤的货,二虎带着九名工人仅用一天时间,就按照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价格分装进车。


    第二天中午时分,货运到了大洋食品公司,食品检验一路绿灯。


    八百斤旧衣服换来的四千斤货,一共卖了一万六千块。


    刨除成本人工费用,还有给方胜柱一干人的抽成,这批货纯利润在一万二千块钱左右,


    一天的纯利润达到了一万块,简直就是暴力!


    这还是仅在实验阶段的效益。


    要是加大收购力度,扩大生产量,离日赚十万也不远了。


    从大洋食品公司送货回来,陆洋立刻联系了二手服装批发的于桂红,在进购五千斤的旧服装!


    这可把于桂红吓了一跳。


    目前,她仓库里的囤货加起来也就七八千斤,按照往年批发的速度,就算是搞旧服饰出口贸易的大风口,也得半个月能出这么多货。


    这可是天大的客户源啊!


    于桂红一刻都不敢耽误,备好了货,第一时间就安排车送到了旧厂。


    厂子算上二虎也才十个工人,每天不仅要卸货拣货,还要搞生产,工人们都有点吃不消了。


    陆洋就让二虎又找个了七八个靠谱的工人,专门管方胜柱这一块的工作。


    负责整理旧服装,卸货,拣货!


    剩下的老工人依旧井然有序的搞生产。


    “二虎,方胜柱运来的货越来越多,你识字,他们每拉走一批货,你都要记得清清楚楚。”


    "二河,你管货物质检,务必要保证每批货的质量,这是厂子的重中之重!"


    陆洋嘱咐着。


    现如今,农副食品行业竞争力强。


    每天光是往大洋食品公司送货的就不下八九家厂子,其中还有三四家是市里颇有名望的企业厂子。


    自己这个还没站稳脚跟的小厂子就如同海上的浮萍,一场小小的浪花都可能把它拍死。


    所以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在滨海市食品企业内扎根,做出自己的企业名号,打出品牌。


    “陆洋兄弟,你看一下,这是方胜柱新送来的货,六千斤!”


    二虎把货单子递给了陆洋,上面清楚写着每类货的重量。


    最多的是苹果,足足有三千斤。


    其次是地瓜两千斤。


    五百斤木耳。


    五百斤秋梨。


    “大洋公司刚刚新出的价格表,木耳每公斤给到了十一块钱,你联系一下方胜柱,告诉他大力收购木耳,日后木耳我给他每斤抽成五毛钱!”


    “行,我这就联系他。”


    如今的农产品市场,木耳价格水涨船高,一公斤就卖到了十一块,可是要比加工出来的苹果干梨干贵得多。


    陆洋嗅到了一丝未来前景。


    ……


    小河村。


    马上要到初夏,村里的梅子都熟透了。


    这过了初夏,那梅子可就不能吃了。


    村里人也联系了好几份水果贩子,给的价格太低,只有九分钱。


    不少人忍着泪,咬牙贱价卖了。


    也有不少人硬等着,这梅子价格上涨,可明眼人都知道,这梅子只能便宜,不可能涨价了。


    这四月份的梅子更容易生蛀虫,口感不好,到时候别说九分钱,就是白给都弄不出去。


    村口,不少人埋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