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杨万里诗里的酥琼叶

作品:《大明:方孝孺第十族,朕杀不得?

    奉天殿。


    朱棣处理完政务后,略显疲惫,脑子依旧转个不停,心底有种莫名的思绪在涌动。


    “也不知道爹是如何坚持了这么多年……”


    朱棣杀伐果断,比起建文帝更有胸襟、魄力。


    如果父亲、大哥在世,朱棣又怎么可能走上这一条道路?


    他心乱如麻。


    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判。


    朱棣拼命让自己回归正轨,沉定心神。


    他是大明的掌舵人,驾驭着瀚海巨舟乘风破浪。


    怎敢有片刻的停歇?


    每一次驻足,都只会让朱棣乱了阵脚。


    所以他只能竭尽全力前行。


    忽然!


    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奉天殿,宛如天边灿烂的云霞。


    “夫君,该歇息了。”徐氏缓缓开口,明眸闪烁。


    朱棣嘴角含笑,一身的疲惫尽散。


    他起身抱住徐氏,滚烫的胸怀笼罩着徐氏。


    “夫君……”


    徐氏的脸颊好似火烧云,她试图推开朱棣,却没有成功,坚硬的胸膛充满帝王的气盖。


    朱棣的手臂,强劲而有力。


    “快放手,别在晚辈面前失礼。”


    徐氏向来端庄、贤淑,怎么可能跟着朱棣一起孟浪。


    “谁啊?”


    朱棣听到“晚辈”二字,左右扫视,终于找到了一道怯生生的身影。


    小女娃八九岁年纪,神彩飘逸,秀色夺人。


    一颗心“砰砰”跳跃。


    朱棣看着她,心底无端慌乱起来,觉得熟悉而又陌生!


    “爹~”


    女孩笑时,又娇又甜。


    恰恰莺声,萦绕在朱棣耳畔。


    朱棣浑身一震,阳刚之气几乎支撑不起自己的身躯。


    这是他女儿?


    他竟一点也不认识!


    真是惭愧!


    然而那一声“爹”,确确实实让朱棣如踏云端,有些飘飘然。


    他略显尴尬地望向徐氏,希望能够得到妻子的提示。


    没想到徐氏面色一肃,在朱棣耳畔低语几句。


    朱棣盎然的笑意,逐渐地收敛,心生一股愧疚之感。


    他抱起女孩,眼眶微微一红。


    “我,汝兄尔。”


    朱棣表情肃穆,目光真挚、认真。


    宝庆公主震惊地望着朱棣


    ,一种莫名的亲切感,须臾间喷薄而出。


    她眼睛湿润,好像忍不住潸然泪下。


    “那我爹呢?”


    宝庆又急又悲,一滴滴热泪,滚滚落下。


    朱棣心慌意乱,短暂的沉默后,掷地有声道:


    “你爹是当朝太祖,我是你四哥!”


    朱棣满目傲然,日月星河都潜藏在其中。


    宝庆公主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却已历经三朝剧变。


    纵使朱棣再铁石心肠,此刻也悄然化开了。


    宝庆那痴痴的目光,让朱棣从繁杂的国政中,拔然清醒。


    “叫一声四哥!”朱棣心中满是欢喜。


    “四哥——”


    宝庆有些踌躇的声音,让朱棣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爹不在了,可是四哥一定会保护好你。”


    朱棣一言九鼎。


    宝庆迷迷糊糊地点了点头,对朱棣表现出了绝对的信任。


    朱棣对这个精巧的妹妹愈发疼爱,嘱托妻子徐氏亲自抚养。


    他的一身煞气,也在不知不觉间洗涤。


    朱高炽返回时,竟莫名其妙多了一位可爱的姑姑!


    他儿子朱瞻基都三四岁了啊!


    ……


    应天府。


    句容。


    王守敬试图回归清净,百姓们却不答应。


    豪绅建造了一座璀璨灯楼,筹备一场盛大的庆典。


    王守敬魄力十足地进贡,为句容打开了新的篇章,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整座小城热闹喧嚣,五彩缤纷。


    王守敬走在长街上,目不暇接。


    嘈杂的人群、拥挤的街道,任由王守敬恣意地穿行。


    他脚步沉稳,不疾不徐。


    好似与煌煌大世,格格不入,又沾染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尘世气息。


    “酥琼叶!酥琼叶!”


    “杨万里诗里的酥琼叶!”


    王守敬忽然听到一声甜美的呐喊,视线穿过人群,腾挪而去。


    女子眼珠灵动,双眸如星。


    娇脸生晕,肤白如新剥鲜荔,自有一股轻灵的气韵。


    不是玉莹又是何人?


    她没有离开句容,反而做起了宿蒸饼的生意。


    王守敬自觉地排起了长队,轮到他时,玉莹甜甜地招呼道:


    “这是你的蒸饼。”


    待看清王守敬的容颜,玉莹满心地喜悦,惊呼道:


    “大人!”


    芬芳馥郁,好似秦淮河的风,拂过满堂蔷薇。


    王守敬吹散了宿蒸饼的火气,轻轻咬了一口,很酥很脆。


    “味道很正宗,你的手艺不错。”


    玉莹喜极而泣,一双妙目望着王守敬,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些什么。


    “看来你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了。”王守敬称赞道。


    他见过太多家道中落的例子,能够坚守本心者寥寥无几。


    玉莹一介弱女子,弱柳似的腰肢一碰就会断。


    她能够熬过苦难,必然会迎来一次新生。


    “就是有些辛苦……”玉莹神色黯然下来。


    她身躯纤瘦,忙碌之间显得风致楚楚。


    举止却毫不做作,多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干练。


    眼看聚拢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玉莹清脆地道:


    “今天的酥琼叶都卖完了,大家明天再来。”


    她心底涌出酸楚的喜悦,鬼使神差说出了这样的话。


    百姓们失落地散去,眼神中满是遗憾。


    玉莹揉了揉小手,准备收摊回家。


    “你骗人。”


    “木桶里还有很多蒸饼。”


    王守敬的余光一瞥,一切尽收眼底。


    “大人是我的贵客,今日随我回家中吃个便饭如何?”玉莹美丽的双眸,顾盼神飞。


    “这就不必了吧?”


    “左伯应该在家里等我回去,我不能让他失望。”


    王守敬刚要拒绝,便看到玉莹抬起脸,带泪的脸颊宛如白玉兰一般。


    “我攒了一笔钱,要还给大人,有数百两呢。”玉莹骄傲地向王守敬低声炫耀。


    这些钱对于王守敬来说,可有可无。


    “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一个弱女子拿着数百两银子出行,很不安全。”


    玉莹小心谨慎地望着王守敬。


    “确实很不安全。”


    王守敬停顿了一下,接着道:“明日再还也不迟,不还也无所谓。”


    “不行!”


    “大人能否在此等我两刻钟?”


    玉莹没等王守敬回答,她便转身离开了。


    王守敬呆呆地站在原地,古井不波的神态泛起了些许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