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作品:《堕天后我觉醒了血脉

    当看见龙雀自淮都城北振翅之时, 闻人明襄心中已经隐隐预感到,自己所谋大约要落空了。


    果然,护国大阵一角在龙雀力量下轰然破碎,这淮都城再也无法困住姬瑶。


    随着龙雀消散在天边, 啸鸣声中, 熹微天光冲破暗色, 长夜将尽。


    闻人明襄回头,对上了司徒银朱的目光,棋盘经纬纵横, 兵戈之声似远似近。在她抬起手的瞬间,赤甲卫士停下了冲锋,令行禁止, 未曾有任何迟疑,尽数退回至她身后。


    “我输了。”闻人明襄闭上眼, 轻叹了声。


    不仅是她输了,这一夜, 是王权, 输给了庶民的意志。


    就算闻人明襄不愿承认,这终究也是事实。


    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神情不免笼上些许怅然:“银朱,你说后世史书会如何记载这一夜?”


    青史之上,他们是否都会沦为她的注脚?


    闻人明襄少有地生出几分迷惘,她不知自己的决定是对还是错,


    司徒银朱脸上仍旧带着恬淡笑意, 全然不像两人之间方才经历了一场恶战,她轻声道:“我也不知。”


    她不善谶纬之道,如何能知未来之事。


    “你认输了么?”她又问。


    闻人明襄看向她, 目光陡然锐利许多,片刻后,决绝道:“不——”


    上虞的王,怎么能认输!


    即便世人口诛笔伐,也不会改她心志。


    闻人明襄从不为自己做过的事后悔,从前如此,往后亦是如此。


    “银朱,我要做上虞的王了。”蒙昧天光中,闻人明襄再度开口,她看着司徒银朱,向她伸出了手。


    三日后,上虞边境。


    车辇自原野呼啸而过,桓少白和吴长老坐在车驾前方,无论是他们,还是两匹雪白龙驹,都已经困乏到了极点。


    两侧,谢寒衣与姚静深各乘一骑,护持左右,不时挡下自后方而来的冷箭。


    车辇中,姬瑶仍在沉睡之中,叶望秋,妙嘉,陈云起抓紧时间调息,并不敢放松。


    逃出淮都城并不意味着安全,闻人骁并未小觑姬瑶,既要杀她,便做了万全准备,自然也有对她逃出淮都的应对。


    闻人昭提前数日便离开淮都,执虎符调集地方精锐,严阵以待。


    是以在姬瑶等人离开淮都后不久,便为其察觉踪迹,领上虞大军围捕而来。


    不过闻人骁料到姬瑶可能逃出淮都,却未曾想到自己会死在她手中。


    未曾与之缠斗,车辇一路向上虞与卫国交界疾行。


    姚静深等人并不想屠戮这些听命行事的军卫,何况一旦被其缠上,拖延至上虞七境大能前来,想要脱身便麻烦了。


    如今在他们身后,闻人昭身着重甲,领数百麾下精锐追寻而来,渐渐收拢包围,像是围捕猎物的兽群。


    前方淮河分流,卫国与上虞的边界越来越近,秋风萧瑟,半人高的野草疯长,透出些许枯黄之色。


    闻人骁与车辇的距离也逐渐缩短,处于符箭射程之内。


    也是在这一刻,他隐隐听到了自淮河对岸传来的马蹄声响起,闻人骁没有犹疑,高声下令放箭。


    箭支如暴雨落下,其上镌刻的符文灵光闪动,在下坠之时爆裂,便是三境修士,都难以轻易接下这样一箭。


    谢寒衣撑起屏障,与此同时,闻人骁已经带着数骑冲锋上前,战意凛然。


    就在猎物将要落网之时,前方上百重甲铁骑终于赶赴,为首将领着玄甲,他面上为风霜刻下深重纹路,目生重瞳,领兵与闻人昭撞在一处,短兵相接,丝毫不落于下风。


    商国大将将离,麾下玄石军以悍勇闻名九州,与闻人昭同为武道宗师境。


    后方,三千玄石军紧随而至,马蹄声滚滚,王旗在风中飘扬翻卷,其上玄虎图腾透出浓重杀伐之意。


    “大商玄石军奉商王之命,前来迎瑶山君入商!”三千玄石军前,宿子歇着甲胄奔袭而来,以灵力传音,口中高声呼道,声音穿过旷野,似有重重回音。


    闻人昭所带精锐不过数百人,在短暂交锋后,面对三千玄石军,他只能下令退后,未敢直撄其锋。


    便是这数息之间,宿子歇已经率玄石军上前,盾牌举起,将车辇完全护在当中。


    随着将离示意,令旗变阵,玄石军横立长矛,与闻人骁一方对峙,战旗在萧萧风声中翻卷,局面似乎一触即发。


    闻人昭骑在黑狼上,面容沉肃:“商国率军前来,难道是有意与我上虞宣战不成?!”


    “商国与上虞交好多年,何有此说?”将离笑道,“武宁君稍安勿躁,我今日来此,不过是奉君上之命,迎瑶山君入商罢了。”


    “你口中瑶山君,不过是个不知来历,冒名刺杀王驾,行悖逆之事的逆贼!是我上虞举国通缉的要犯!”


    商国迎她,是要与上虞为敌么!


    对于他这番话,将离只道:“我不闻瑶山君有何悖逆谋叛之行,却听闻她因声名过甚为上虞闻人氏不容,方以强加之罪杀之。”


    即便姬瑶不是陈稚,她在上虞所行何曾与窃国谋逆有干?


    尤其为上虞稳固,闻人氏不但不能令闻人骁身死的消息外泄,还需做出他尚在人世的假象,这样一来,姬瑶刺杀王驾的罪名便更像是闻人氏强加在她身上的借口。


    当夜闻人骁欲以气运白鸟诛灭姬瑶一事,为淮都内外众人亲见,难以掩盖,他之重伤,在修士看来,当是因气运消耗反噬而致。


    这早有先例,史书中,上虞上一位调动气运白鸟的君王,在离国退兵后不久便因气运消耗过甚陨落。


    加之众人只见姬瑶破气运白鸟,却无人窥得她后来抹去本源法则,强杀闻人骁一事,更不信闻人氏说辞。


    如此一来,闻人骁终究是作茧自缚,天下只传其无容人之量,冤杀贤能无果,反受其咎,伤了自身。


    闻人骁布局杀姬瑶之时,也未曾想过,他不仅没能杀了她,最后还死在了她手中。


    将离神情中不免带上几许讽意,闻人骁如此行事,实在没有什么可称道之处。


    “上虞容不下贤能,我玄商能容!”他开口又道,商国以玄色为尊,是以又称玄商。“今日我领君命前来,接引瑶山君入商。”


    “只为一人,玄商不惜与我上虞为敌?!”闻人骁盯着将离,一字一句道。


    “是又如何?!”将离反问,双目中有湛湛凶光,“君上有言,阻拦者,杀无赦——”


    旷野寂然,只听到风声回旋,闻人昭沉默良久,最终抬手,示意大军后撤。


    他身边人数并不占优,闻人昭并不打算把自己最精锐的心腹用作拖延时间的消耗品。


    他未曾料到商国会出手,已死的闻人骁也未曾料到。


    所以这一局,闻人氏注定满盘皆输。


    将离缓缓笑了起来,身旁传令官再度打起令旗,玄石军受命转身,甲胄碰撞间发出金戈之声,并未生出混乱。


    玄虎旗飘扬,三千玄石军浩浩荡荡而去,闻人昭冷然看着他们撤出上虞边境,久久未语。


    宿子歇驱使着坐骑来到车辇旁,在看到众人虽然狼狈,但还算平安,至少没有缺胳膊少腿时,他绷紧的心弦终于为之一松。


    风餐露宿几日,宿子歇整张脸都透着股疲惫,妙嘉几人看上去比他更惨一点,衣袍上重重血迹叠加,早已分辨不出原色,分明经历了不止一场苦战。


    但目光相对,彼此都笑了起来。


    宿子歇说:“我来接你们了。”


    他做到了自己那一夜的承诺,率三千玄石军万里奔袭,亲迎姬瑶等人入商。


    “你是如何说服了商王?”桓少白接过隔空扔来的水囊,饱饮一口,这才有余暇问道。


    他着实有些好奇。


    一旦迎姬瑶入商,玄商便注定会与上虞交恶,便是有卫国缓冲,轻易不会开战,但贸易往来等势必受其影响。


    商王何以愿为姬瑶做到如此?就算她已是天命修士,但任其如何惊才绝艳,似乎也无法以一人与一国相比。


    “玄商苦寒,历来为九州诸侯所轻,又无修行底蕴,人才凋零,今日迎阿瑶入商,便如千金买马骨,向世人表商国态度。”


    宿子歇顿了顿,又看向方才醒来的姬瑶,认真道:“而且我相信,阿瑶若入玄商,其益甚于与上虞为敌之害。”


    姬瑶的脸色还有几分苍白,她挑了挑眉:“倘若我未有此能呢?”


    她从不知,他对她这样有信心。


    即便是姬瑶自己,也并不确定自己有如此之能。


    对此,宿子歇只是耸了耸肩,满脸无赖道:“反正做都做了,宿昀想后悔也晚了,那就算他倒霉吧。”


    这才是桓少白等人认识的那个宿子歇,听着这话,所有人都不免笑了起来,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他们终于还是成功了,在上虞举国之力的围杀中全身而退。


    秋风萧瑟,再过些时日,当野草完全染上枯黄时,寒冬便到了。


    这是姬瑶到人间的第一年。


    玄商处北地,此时宿子歇遥望着北方,举起马鞭,气势昂然,高呼一声道:“入商!”


    这话引来了诸多玄石军注目,他却恍然未觉,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放肆笑意。


    话音在旷野中传出很远,叶望秋和桓少白站在车辇上,望着天地间开阔河山,也高声呼和道:“入商!”


    入商——


    天元四十七年秋,姬瑶出淮都,经由卫国,入商。


    龙渊阁载,天元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公子子歇引瑶山君入商都,是日玄商国君宿昀出城亲迎,以上卿之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