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荀攸喜得高徒,荀家内部的激烈矛盾?

作品:《三国:大魏圣孙,纳郭女王治司马

    老曹欣慰的摸了摸下巴处微微泛白的胡须。


    荀攸的本事,放眼整个曹营,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把大孙子交给他教导。


    一来,可以巩固老曹和荀攸之间的君臣关系。


    二来,大孙子也能从荀攸身上学到真本事。


    可谓一举数得。


    想到这儿,老曹连忙向曹叡提醒道:


    叡儿,还不快快向公达行拜师之礼?”


    “学生拜见老师。”


    曹叡的反应也是极为迅速。


    他郑重的向荀攸鞠了一躬。


    后续,按照汉礼之中的拜师制度,曹叡还需要亲自提着腊肉等束脩上门拜见荀攸。


    虽说。


    以荀攸的家世背景,根本不缺那点东西。


    但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的。


    “属下多谢主公厚爱。”


    “今日能得叡公子为徒,乃是属下之荣幸。”


    荀攸笑眯眯的说道。


    其实,刚才提出让曹叡去他那里学习谋略和兵法这件事情的时候,荀攸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


    其他人不懂老曹心里是怎么想的,但荀攸却是门清。


    假如没有曹叡。


    那么,嗣子之争的获胜者,就只能是曹丕或者曹植二人中的一个。


    但曹家的继承人情况,却显得极其复杂。


    嫡长子曹昂,当年宛城之战的时候,为了救援老曹,死于张绣之手。


    曹昂又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因此,按照道理来说。


    曹操的所有儿子,都有机会成为继承人。


    但他们的正统性,却又都没有那么充足。


    从始至终,老曹的正室夫人,一直都是丁夫人,而不是卞夫人或者其他妾室。


    但丁夫人自从曹昂战死之后,就和老曹闹起了离婚。


    是的,就是闹离婚。


    封建王朝古代,向来都是男子休女子。


    到了丁夫人这里,反手写了封休书要把老曹休掉。


    这种事情,老曹当然不可能同意。


    除了老曹以外,丁家的其他族人,也不可能同意。


    曹家、夏侯家、丁家,这三家都是昔日西汉时期的开国功臣之后。


    因而,三家从数百年前开始,就已经是世交关系。


    无论是为了政治结盟还是出于家族感情,丁家都不可能由着丁夫人做出休掉老曹的行为。


    于是,丁夫人和老曹之间的婚事,就这么一直冷处理着。


    老曹给丁夫人留下正室的名分,但丁夫人早已搬回谯郡老家,不理世事。


    转眼间。


    十四年时间过去了。


    卞夫人尽管只是侧室。


    但她只是没有正室的名分而已。


    老曹后院的其他众多妾室,都归卞夫人管制。


    荀攸明白,老曹的几个儿子。


    尤其是卞夫人所生的曹丕、曹植、曹彰。


    以及环夫人所生的曹冲。


    都算得上是不错的苗子。


    但坏就坏在,这几人全都生在老曹家里,并且成了嗣子之争的参与者。


    曹彰的主动出局,曹冲的意外死亡,使得曹丕和曹植成为了决赛圈中仅剩的两人。


    可事到如今。


    比起曹丕和曹植这两个儿子。


    长孙曹叡所展现出的天赋和能力,却是明显更胜一筹。


    老曹虽然已经年过五旬。


    但他的身体还算硬抗。


    再坚持个十多年时间,应当不成问题。


    届时,曹叡也已成年。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万一老曹真的动了想把位置传给曹叡的打算,又未尝不可呢?


    这是荀攸站在老曹的角度去考虑嗣子之争这件事情,所得出的结论。


    同时,荀家内部,还有一些矛盾和曲折。


    比如,荀家现在的家主是荀彧。


    荀彧是老曹阵营之中当之无愧的文臣扛把子,后勤大管家,“曹氏集团”重要股东。


    荀彧对于嗣子之争的立场,是没有立场。


    因为荀彧压根儿就不支持老曹把位置传给曹丕和曹植之中的任何一个。


    而是……还政于汉室?


    但这只是荀彧的个人想法。


    同时。


    荀家内部以荀攸为首的一批荀氏族人,认为应当不要再抱有这种虚无缥缈的幻想。


    汉末乱世,北方之所以能恢复统一,是老曹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辛辛苦苦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基业,凭啥挥挥手就要让给刘协?


    况且。


    老曹也不是孤身一人。


    他背后,也站着曹家夏侯家等宗室武将,以及河南河北两大世家集团。


    这些都是“曹氏集团”的重要股东。


    大家投资老曹,帮助老曹,是要等着分红的!


    还政于天子之后,谁给大家分红?


    天子吗?


    怎么可能呢!


    不卸磨杀驴,甚至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


    重要ps(必看):荀彧忠不忠于汉室的这个问题,至今没能争论出个结果。


    由于争议太大,小作者这里设置为荀彧具有忠汉理念。


    希望认为荀彧没有忠汉理念的帅哥读者大大可以谅解一二,毕竟众口难调,小作者也是要糊口饭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