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庞统为刘备谋划入川?曹叡预测周瑜必死!

作品:《三国:大魏圣孙,纳郭女王治司马

    荆州


    江夏郡


    “也就是说,公瑾已经逝世了是吗?”


    “唉,此真乃天妒英才也。”


    “昔日赤壁之战,倘若没有公瑾力主抗曹,备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刘备惋惜道。


    而此刻,站在他身前的这个人,名为庞统,字士元。


    庞统身后的庞家,是荆州的几大顶尖世家之一。


    同时,庞统也是个社交达人,俗称“社牛”。


    他和江东的周瑜、鲁肃、贺齐、蒋钦等人都有不错的交情。


    (ps:庞统确实是社牛,这个是依据三国志的记载来的,有明确记载庞统和江东众多文武交情不错。)


    前段时间,周瑜攻打南郡的时候,庞统也曾参与其中,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当于是,庞统给周瑜当了一段时间的参谋。


    但周瑜去世之后,庞统并没有选择继续为江东效力。


    而是选择以奔丧使者为名,负责前往江夏把这则消息告之刘备。


    在庞统眼里。


    江东除了已经去世的孙策以外。


    能被称之为英杰的人,只有周瑜和鲁肃。


    现如今。


    周瑜已经去世,庞统自然没必要再继续在江东这片是非之地耗费自己的时间。


    正好,好友诸葛亮,在刘备麾下效力。


    庞统决定以这次周瑜去世为契机,加入刘备阵营。


    面对刘备的感慨,庞统回应道:


    “使君还请节哀。”


    “在下此次前来,除了向使君告之公瑾已经去世的消息外。”


    “还有一件大喜之事,也一并告之使君。”


    听到这话,刘备眉宇间毫不吝啬的露出喜悦之情。


    这是刘备的爱才人设。


    他很惜才,对于前投奔自己的人才,不管这个人有没有真才实学,面子上的尊重,绝对会给到位。


    “士元快快请讲,在下必当仔细聆听。”


    刘备早已和诸葛亮通过气,知道庞统这次来了之后,不会再返回江东。


    因而。


    接下来应当就是重头戏了,也就是庞统的晋身之策。


    “使君,公瑾去世之后,江东原先的入川战略,必将因此产生改变。”


    “无论是鲁肃还是孙权,对于能否守住江陵,心中都是一个未知。”


    “毕竟,公瑾已经不在了。”


    “若是曹操再度南下,何人能挡?”


    “依在下之见,很快孙权那边就会再派使者过来,想要主动把南郡借给使君。”


    “虽说,孙权的目的是想借使君之手阻挡曹操。”


    “但南郡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使君入川的必得之地。”


    “拿下南郡,使君才能更方便去执行接下来的一系列计划。”


    “关于入川之事,在下也有三策想要献于使君。”


    庞统滔滔不绝的展现着自身的才华。


    他和诸葛亮不一样。


    诸葛亮也有才,但他是那种谦逊内敛型人格。


    庞统却是性格豪放张扬,有话直说,不吐不快。


    随后。


    刘备和庞统促膝而谈。


    时而眉飞色舞,时而兴奋满面。


    第二天,刘备当着全军上下的面,拜庞统为军师中郎将,待遇和诸葛亮等同。


    几天之后,和庞统预测的一样。


    孙权派遣步陟出使刘备,愿意把南郡借给刘备。


    ……


    邺城


    丞相府


    正在批阅公文的曹操,忽然惊的眉头猛的抖动了几下。


    “周公瑾竟然死了?”


    “叡儿,你是怎么预料到此事的?”


    曹操心中的震惊,甚至比脸上表现出来的还要多得多。


    昔日,郭嘉还在世的时候,也曾在官渡之战前预测孙策必死。


    几天前,曹叡又预测了周瑜必死。


    当时,老曹只认为这是曹叡的“孩童之言”。


    周瑜正当壮年,虽然之前据说曾被曹仁射伤,但怎么可能刚打下南郡就突然去世呢?


    可结果呢?


    这几天经过校事府探子的打听,竟然真的带来了周瑜已死的消息!


    霎那间。


    老曹看向曹叡的目光,竟然有了一丝“奉孝再生”的错觉。


    而曹叡,此刻正乖巧的坐在老曹身旁。


    面对老曹的疑惑。


    曹叡微微摇了摇头,叹道:


    “阿翁,周公瑾天妒英才。”


    “但他却犯了一个大忌。”


    “江东之主,是孙仲谋,而不是他周公瑾。”


    “倘若孙伯符依旧在世,自然不会猜忌周公瑾。”


    “但孙仲谋这人,带兵打仗的能力本就稀松平常。”


    “在军中的威望,更是远远不及周公瑾。”


    “之前的第一次合淝之战,蒋济太守的一封书信就能把孙仲谋吓退,更是让孙仲谋在江东军内部丢尽了脸面。”


    “他害怕周公瑾带兵入川之后,会割据自立,会和他对着干。”


    “而正好这段时间阿翁也不会南下攻打江东。”


    “周公瑾只有死了,对于孙仲谋来说,才是最好的结果。”


    “毕竟。”


    “若是收不回军权,孙仲谋终究硬气不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