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骨扇

作品:《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上电视是不可能上电视的,至少现阶段不行。


    因为没时间。


    国博和故宫的项目都还没研究明白,眼看保力的研保所就要上马。这都还在筹备阶段,他又成了文博会的鉴定专家?


    也别说上电视、录节目、当嘉宾,李定安连谈朋友的功夫都没有。


    这不,两个人在一个城市,住的也不远,却快半个月了才见一面?


    真的,也就是李定安够优秀,于徽音也够理解,这要换成普通人,早特么吹了……


    脑子里转着一堆有的没的,李定安随口就问:“快十一点了,要不回家做饭?今天给你露两手:想吃什么?”


    于徽音笑的眯起了眼睛,长长的睫毛跟着一颤一颤,但还是摇了摇头:“外面吃吧,就附近,随便找一家就行!”


    虽然她也很喜欢那种“家”的感觉:看着李定安在厨房里忙碌,她在旁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觉得超级温馨。


    但李定安已经够忙够累了,不能再给他增添负担。


    “行。”李定安当然无所谓,“那吃完饭去看电影?”


    一听看电影,于徽音先是怔了一下,然后又开始笑:李定安肯定会在电影院睡着吧?


    他就没这爱好,大学四年,进电影院的次数估计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还是不了,近期也没有上映什么好的片子!”


    于徽音想了想:“要不再逛逛展览会,正好我有一篇素材稿没写完,你帮我参谋参谋!”


    带女朋友逛古玩市场?


    换一般的情侣,这种行为就挺搞笑,但搁他俩,还真就挺合适:因为两个人的工作都和文物有关。而且于徽音也确实挺喜欢,所以当初进电视台,她没怎么犹豫就选了“古韵新风”。


    李定安无可无不可,干什么都可以,就主打一个陪伴。


    “行……那就砂锅居,他们家白肉挺不错,离市场也不远,就四站路……”


    于徽音当然没问题。


    两个人不紧不慢的往外走,李定安又给王成功打了个电话,说是车在地下停车场,两人又进了电梯。


    看到于徽音,王成功的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在李定安家里的那一幕:陈静姝伏在李定安的肩头,哭的梨花带雨。


    李定安的爷爷奶奶、老爸老妈,还有雷明真,个顶个的懵逼。


    以及在国博:李定安时而伏案疾书,时而低头沉思,陈静姝坐在他对面,一动都不动,只是直勾勾的盯着李定安。嘴角带着笑,眼睛还泛着光……


    但凡眼没瞎,都能看出她是什么心思。


    而这才过了几天?


    再看于徽音现在的神情:和当时的陈静姝有什么区别?


    就是因为知道的多,更清楚这两位是什么关系,以及家庭背景,王成功才觉得头皮发麻:李老师啊李老师,你光顾着脚踩两只船,就没了解了解这两位的家庭情况?


    但凡让那位于书记知道了,他要不活撕了你,他都不姓于。


    不夸张,王成功好歹也是专业人员,但依旧没有控制住面部表情,脸上露出一丝古怪。


    看李定安盯着他,他才猝然醒悟,又连忙打招呼:“于小姐!”


    于徽音柔柔的笑了笑:“王师傅好!”


    家教真好,性格也好,家庭条件更好,还这么漂亮……不止是于徽音,那位也是。


    就说李定安这运气?


    转着念头,王成功发动了汽车,三人直奔饭店。


    到了地头,李定安让他也上去,王成功当然不去,说是随便在附近对付一口。


    李定安不置可否,带着于徽音上了楼。


    看着两人的背影,王成功呲了呲牙,又打了个机灵:李老师,你可悠着点吧……


    ……


    不得不说,老字号不愧是老字号,才是午市,而且还不到饭点,店里就坐满了大半。大厅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也没要包间,李定安挑了个靠窗的位置,要了一份糊肘,一份白肉,以及一份砂锅鸡和素什锦。


    上菜速度还挺快,前后也就二十分钟,四样菜就端上了桌。份量不小,味道却很不错,李定安吃的满头大汗,于徽音也不停的拿着小手扇风。


    两人边吃边聊:“这几天没加班吧?”


    “没,就那几天有点忙,苏老师也挺照顾我:除了帮她打打下手,就是整理整理文件,收集收集素材。”


    那可不,也不看看你爸你妈是谁:但凡不是一根筋,都知道该怎么对你。


    “叔叔阿姨呢,都不忙吧?”


    “还行!”于徽音想了想:“下个月,我爸可能要调到京城。”


    嗯?


    李定安顿了顿,“高升了?”


    她矜持的笑了笑:“也没有,就平调!”


    好家伙,看来确实是高升了。


    说是不清楚,但也只是相对而言,之前确实没问过,但两个人已经到了这种


    程度,既便平时和于徽音闲聊,也能了解一些。


    她爸爸一直在国资委,基本没出来过。之前的金融行业,后来又调到了能源行业,在太平洋、国泰、电网、石化等企业任过职,而且都是主要领导职务。


    于徽音肯定不会对自己说假话,级别可能没有变,但从地方到首都,从企业到部委,本身性质就不一样,所以怎么看都是高升。


    她妈妈也挺厉害,在东方集团,也就是沪上、东方电视台的上级单位,同样是领导职务。于徽音能进央视、能自己挑选栏目组,当然和她有关。


    就是性格有点……嗯,怎么说,应该是稍有点傲气。和身份职务倒没什么关系,其实老沪上人都这样。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闹的挺不愉快,江秀莹被李定安气的三魂出窍,七魄升天。挺优雅一个人,也挺知性,但被李定安逼的差点爆脏口……也是这个原因,再加上家庭确实不普通,稍有点敏感,所以于徽音很少提到,李定安也一般不会问。


    但迟早都要面对,不可能一直装聋做哑……


    李定安想了想,还是没有冒然提什么“拜访”之类的话。主要还是觉得时机不合适,怎么也要再成长一下再说……


    一顿饭,差不多吃了一个小时,两人都是喜静的性子,这里也确实有点吵,就准备回展览会。


    要了账单,又扫了码,两个人正要起身,旁边的一桌又坐下来了两个男子。


    一位三十来岁,一位五十出头,都挺精神,一位空着手,一位拎着包,胳膊底下还夹着一支长一尺余,方圆也就四五公分的长盒。


    盒子上印着“夏季文物博览会”的字样,一看就是从展览会买的物件。


    这里离大柳树会场还不到两公里,砂锅居也是京城有名的老字号,游客和藏友逛完展览会再到这里吃饭,很正常。


    关键是两人的对话:“史老师,您给看一眼,实在不行我就退了……”


    年轻的那位说着话,把东西放在了餐桌上。


    年长的看了一眼盒子:“赵总,之前找人看过吧?”


    “不瞒你,昨天才看过……你肯定也认识:潘家园的关德海老师”


    一听退货,又听到关德海,李定安顿时来了兴趣,迈出去的腿又收了回来,还示意了下于徽音,意思是稍听一听。


    两个人又坐了下来。


    “关老师怎么说的?”


    “说是看不准!”


    玩古董的都懂:意思就是东西有问题。


    史老师点点头,又顺手打开了盒子。


    李定安也偏着头,心中还想:关德海怎么也是上过鉴宝节目的专家,至少在京城地界,在字画圈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以及权威性。他看过的东西,一般不会出错。


    暗暗念叨,东西也被拿了出来,外面还套着一只布袋。李定安也以为是字画,但取开袋子,却是一柄骨扇。


    顾名思议,就有只有扇骨,而无绢本或是纸类字画的扇面,而其中的上品大多是用象牙、犀角、玳瑁、象骨等雕成,所以得名。


    不论哪个朝代,这些东西都不是一般的贵,所以大多数的骨扇还是以牛角、牛骨,更或竹片,木片为材料。


    内容不一,大致还是逃不过字和画,工艺多种多样,有的画、有的雕,也有的涂漆洒金。包括刻的也分好几种。有的半空半刻,有的全身缕空,也有的只刻不镂,而眼前这一柄就是最后一种:只刻不镂,而且上了色,所以更接近于“画”,表现形式也更显丰富一些,


    再看质地,两侧大板用的是棕竹,内中小骨则是乌木,在所有木制类的骨扇中属于中上,也就比檀木、沉香的差一点。


    有点轻薄,看着也有些年头,史老师没敢“撒”,而是轻轻的展开。再看扇面:一尊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