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方形的老祖宗

作品:《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问清楚没有,怎么回事?”


    “问了:那人先去问过价,卖家报了两百二十万……等艾梅和老史看完之后,那人又去了第二次。听卖家少了六十万,别说还价,他连东西都再没看一眼,付了钱抱着就走了……”


    这就有点问题了。


    玩古董的都知道,第一次如果没买再去第二次,卖家就知道你是真喜欢这东西,百分之百涨价。


    这次却没涨,还降了两成多,肯定是两位同伙的操作起了效果。


    关键的是,不管去几回,都绝对没有不看东西就买的:你就不怕卖家给你换一件一模一样的高仿?


    还抱了就走,你着什么急?


    这人摆明是个行家……不,高手,眼睛贼毒的那种,不怕卖家耍花招,更知道捡了大便宜。


    “知不知道是什么人?”


    “说是个小孩,穿的花狸狐哨,跟街上的二流子似的。”


    我靠?


    一群人睁大了眼睛:又是小孩?


    还穿的花里胡哨……这不就跟刚才说的“跳街舞的”对上了?


    “操他大爷的……咱们是不是被人盯上了?”


    还用的着问,一次还可以说是巧合,那两次呢?


    从哪冒出来个搅屎棍?


    “就一小孩,他怎么发现的?”


    “屁的小孩,绝对是别人指使的。”


    “必须把这人挖出来的,不然这活没法干……”


    “对,肯定没走,指不定就藏在哪个角落里看着我们,准备截第三次!”


    “那还等什么,找啊?”


    六个人四散分开,挨个过道搜寻,一个个眼睛瞪的跟狼一样:


    年轻小孩,约摸二十出头,长的挺俊;


    白色的宽T恤,印着卡通图案,挺夸张的那种;


    戴顶棒球帽,时而正戴,时而倒扣,鼻梁上还悬着一副蛤蟆镜……


    特征这么明显,绝对能找出来。


    但一圈、两圈、三圈……人呢?


    交流区挺大,人也不少,但大都是卖家。闲逛的、站着的,或是坐在摊前问价看东西的人不多。照着这几样特点,应该不太难找。


    问题是来来回回好几遍,也没找到符合条件的。


    六个人又傻了眼:是不是走了?


    不远处,李定安笑的直抽抽:找吧,找到明年你也找不到。


    T恤早翻了过来,质量挺好,看不出什么卡通图案,就纯白的。


    帽子、墨镜也收到了包里,人也坐的端端正正,谁来问都笑吟吟的,主打一个文质彬彬,谦谦有礼,和什么非主流、二流子没一毛钱的关系。


    更关键的是,他这会儿不是坐过道里,而是坐摊后面,面前摆着一块八卦镜,还明码标价:一万二!


    摇身一变成了卖家,唯一符合的也就只剩“年轻”和“长的俊”了,那六个人只是盯着买家找,当然找不到。


    正乐呵着,又有人过来问:“小兄弟,这镜子一万卖不卖?”


    “不好意思,一万二最低!”


    “那算了!”


    人走了后,旁边的大姐偏过头,“怎么不卖,赚四千呢?”


    她亲眼看着李定安收的,前后三五句,把卖家侃的晕头转向,直呼佩服。原价一万二,最后六千成交,卖家还搭了俩马扎。


    “不卖,留着自个玩的!”


    “那你还坐这儿?”


    “逛累了,休息一会!”


    他笑了笑,又看了看大姐摊上的六方壶。不出意外,那伙人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这一件。


    因为周教授的儿子刚刚才看过……


    ……


    “找不到,应该是走了!”


    “**不离十:两件东西一转手就能净赚近百万,拣了这么大便宜,不走等着挨打嘛?”


    “别让老子碰上,不然干死他!”


    “走了也好,没人搅局,咱才能顺顺当当的赚钱。”


    “对……下一件是什么?”


    “等会儿,我看看……周庆发信息了:让先看六方壶……我操?”


    “怎么了,一惊一乍的……嗯,我操?”


    “你操个鸡毛……咦,我也操……”


    顿时间,六个人瞪圆了十二只眼珠:个、十、百、千……百万?


    再看卖价:五万六!


    好家伙,碰到大漏了?


    “周庆看准了没有?”


    “周庆哪有这眼力?是当初海选的时候周教授在旁边瞄过一眼,但不是很确定,所以得去确认一下!”


    “那他去啊?”


    “摊上有人怎么去?”


    “看,确实有人,不过是个年轻小伙,估计看一眼就走了!”


    这会儿最听不得“年轻”两个字,其他的五个人齐齐的伸直了脖子。


    嗯,不是。


    “小孩”买青花尊的时候,他们虽


    然没看到脸,但身材和穿着看的很清楚:个头挺高,但清清瘦瘦。


    这会坐着的又高又壮,跟座铁塔似的,抵他一个半。


    “让周教授别慌,等这人走了再说……”


    ……


    雷明真都呆住了,揉了揉眼睛,看了看李定安,确实没认错,又瞅了瞅摊上的铜镜。


    丫每天忙的跟狗撵似的,竟有时间跑这儿练摊?


    “你愣个嘚儿?”


    李定安骂了一句,又伸出手:“段总你好,我是李定安!”


    雷明真的同伴也惊了一下,忙伸手握住:“李老师好!”


    就说雷明真怎么跟见了鬼似的:声震古玩界,从未失手,一出手就是几千万上亿的李定安,竟然在古玩市场摆摊儿?


    摆摊儿也就罢了,问题是摊上的物件:售价一万二?


    李老师,您随便帮人看件东西,鉴定费的零头都比这个多……


    “段总客气,您先坐……阿珍坐旁边,对,就大姐那儿……”


    招呼着,李定安又冲旁边的卖家笑了笑:“大姐,这两位是我朋友,他们一直说要寻摸一件紫砂器,我就把他们叫过来了!”


    雷明真和段牧又懵住了:他们来这儿是请李定安看东西的,什么时候说过要买紫砂壶了?


    但随即,两人反应了过来:这壶有古怪!


    “行,随便看!”大姐挺热情,“上手看看!”


    雷明真点点头,下意识的把壶抱了起来,再一看:真几把丑!


    东西不小,足有两岁小孩脑袋瓜那么大,但不是圆的,而是六方体:壶身六方,壶盖、壶底也是六方,包括壶嘴、壶耳,甚至是壶盖上的钮同样是六方形。


    而且是头小足小中间大,像两口菱形的盒子扣在一块,左右上下全是棱角,乍一看:这玩意怎么这么扎眼?


    颜色也不怎么好看:虽然说紫砂壶不一定就是紫的,但无论是绿的、红的、浅褐、深黑、髹红漆、饰珐琅彩,至少应该是光鲜亮丽的。


    但这一件就不是,红不像红,黄不像黄,像极了头发烧焦的那种颜色。除此外,壶身上还有梨皮样的斑点,就像人脸上的黑头,而且特多,感觉贼难受。


    壶身也非常粗造,手摸上去,已经不是“紫砂的质感”,而是扎手。


    还真就是“砂”壶?


    唯一能入眼的,也就壶身上的两句诗: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元禛的《茶》?”雷明真想了想,“这玩意……五万六?”


    李定安“呵呵”一笑,“你懂?”


    雷明真噎了一下:谁说哥们不懂?


    家里做的就是陶瓷生意,紫砂壶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看不出新旧,但他百分百敢确定:这玩意不但丑,做工还忒差劲,如果不是李定安在这,五百六他都嫌多。


    段牧也瞅了一眼:“李老师,看着像老物件,但怎么没有包浆?”


    “含砂量太高,而且是粗砂,所以壶身非常粗糙,根本挂不住浆。”


    “那这些黑点呢?”


    “应该是泥胚不纯,烧结后一收缩,把砂粒挤了出来!”


    段牧也有点奇怪了:如果这么说,还真就不值五万六?


    “别急,我先看看!”


    “啥,你都没看?”


    “废话,我坐这儿也就几分钟……”


    估计是看他年轻,摊主换成李定安之后,来问铜镜价格的人顿时就多了起来。李定安一边忙着应付,一边看那六个人跟土匪似的满市场的乱窜,真就没顾上看。


    还是那位周主任看这壶的时候捎带着瞟了一眼,连上面刻的字是什么都没注意。


    说着话,李定安接过了壶,刚一入手,眼睛不由自主的眯了一下: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