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再撒一个“鱼饵”

作品:《穿越明朝假太监

    丝织厂里,共有一千多个织工来自各地的青楼。


    这批织工被买下的同时,已经脱离了乐籍。


    但是,她们的卖身契还握在西厂手中。


    做工满两年之后,她们就能取回自己的卖身契,成为真正的“平民百姓”!


    所以,此时的她们,只是奴隶!


    即便是奴隶,她们的衣着妆扮和言谈举止,与普通的平民女子大不相同!


    因为,她们出身于青楼!


    懂琴棋书画,懂穿衣打扮,有品味,有格调!


    可以是富贵优雅的富家千金,也可以是气质超群的女中才俊。


    给织工们“上课”和“洗脑”的重任,正好由她们负责!


    织坊生产的第一批素纱和绢布,被染上鲜艳颜色做成衣裙,成为织工们的“工作服”!


    女人的衣衫,由粗布麻衣换成高档的丝织面料,看起来就是不一样!


    每逢六天之后的假日,织女们成群结队地外出或回家,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无数的男女老幼,从几十里外赶到织坊门外,就为一睹织女们的风采!


    经过青楼女子的简单培训,这些平民出身的女子,看起来就是个富家千金,或者名门贵妇!


    每月一两半银子的高薪,相当于许多家庭一整年的收入!


    能够为家里挣得银子,能穿上丝绸面料的衣裙,这些织工在家中的地位,简直是直线飙升!


    有了自信和底气,那些粗布麻衣的平民男子,她们再也看不上了!


    与此同时,分散在各州各府的“蚕妇”,也穿上了丝织面料的“工作服”!


    引来无数双羡慕的目光!


    这一切,都在王立的预料之中!


    这个时代的生产效率很低,但“上六休一”的放假,却是必须的——就是要通过织女和蚕妇的言传身教,影响她们身边的更多人!


    于是,小麦的采收、玉米和棉花的种植,让无数的男子挤破了脑袋,争先恐后地抢着服徭役!


    建昌卫的铸铁建炉更加辛苦,却有无数的男子从千里之外赶来,就为挣取每月一两银子的工钱!


    这一切,正如王立所愿——蜀中的男女老幼,全都钻到了钱眼里!


    ……


    菠菜,每斤一百五十钱;


    黄瓜,每根十钱;


    茄子,每根四钱;


    大冬瓜,每个一百钱;


    芹菜,每斤三百三十钱;


    芹菜,芹菜!


    嗯,还是不行!


    蜀中百姓消费不多,而且不适合远距离运输!


    王立摇摇头,又拿起一张果品的价格表。


    鲜枣,每斤五十钱;


    荔枝,每斤七十钱;


    榛子,每斤二十三钱;


    西瓜,每个一百钱!


    一百钱!


    唉,还是不行!


    从四川运到南京,西瓜早就烂透了!


    但是……唐朝时期的荔枝,从南方运到长安,就算快马也得好几天吧!


    到底是怎么保鲜的?


    在半路上,不会被震坏么?


    唉!


    四川的百姓,都舍不得买蔬菜水果!


    南方的百姓有钱,距离又太远!


    想做点蔬菜和水果生意,没什么指望了!


    在四川,除了种点农作物,除了养养猪,除了挖点煤和铁,好像没什么赚钱的门路了!


    “厂公,建昌卫那边的铁锭随时可以生产,但没那么容易运出来!


    承宣布政司境内,有一条泸水可通长江边的叙州府,但是很多地方江水太急,无法行船啊!”


    泸水?


    王立眉头微皱,苦笑着摇摇头。


    泸水,不就是金沙江嘛!


    江水的湍急,早就知道!


    玩玩漂流还差不多!


    确实不适合船运!


    从成都府到建昌卫,一千二百多里的距离,几乎都在崇山峻岭之中!


    要拓宽两地之间的官道,至少要征招三十万的徭役!


    耗时,至少两年!


    这笔投资,实在太大了!


    再怎么算也得六百多万!


    跟王立一亿多的身家相比,六百万算不了什么!


    但要真金白银地拿出来,还是肉疼得紧!


    “厂公,其实……不必拓宽所有的官道!


    泸水嘛……只有五莲峰至叙州府一线,长约二百里的地段水流湍急!


    如果只拓宽这二百里的官道,多修两个转运码头,锭铁还是可以运出来!


    如果有足够的火药,征个十来万徭役,估计半年就能搞定!”


    “哦?这么算来,最多六七十万就能搞定?”


    “没错!最多七十万!”


    宋哲拍着胸脯保证,王立还是有些担心!


    宋哲说的那一段,正是海拔急转而下的地方,全是高山峡谷!


    这一段,也是拓宽道路最困难的地方!


    就算是几百年后,那一段的国道线上,仍然保留着几十公里的挂壁公路!


    这个时代的火药威力不足,很炸出“便捷”的挂壁公路,只能从相对平缓的地方绕行!


    就算重点拓宽这一段,再怎么计算,还是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耗费的钱粮,不会低于一百万!


    不过,一劳永逸嘛!


    从长远来看,这条路还是有拓宽的必要!


    不必太宽,能通行马车就行!


    只要能运出铁锭,以四川地区廉价的劳动力,必会财源滚滚!


    所以,咬咬牙,修吧!


    “对了,再去问问张巡抚,哪里能弄到硫磺和硝石!”


    “厂公,你想自己做火药?”


    “我去!


    翻修那一段山路,所需的火药是天文数字!


    如果全部从外面购买,还不赔光底裤?”


    “行,我这就去问问张巡抚!”


    宋哲刚刚站起身,就有一名锦衣卫匆匆入殿:“厂公,蜀王在外求见!”


    哦?蜀王?


    朱至澍?


    他来这里干嘛?


    这家伙,一肚子的坏水!


    他能够安安分分地呆在府中,就是烧高香了!


    王立和宋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一脸懵逼。


    ……


    “实不相瞒!


    本王此次过来,是希望厂公高抬贵手,赏口饭吃!”


    从表情来看,朱至澍不像说谎!


    此时的四川,以朱至澍为首的皇室宗亲,再也不敢跟西厂公然对抗!


    出川的道路被锦衣卫严密封锁,他们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若说“赏口饭吃”,实在有些夸张!


    在朱至澍个人的名下,就有三十多万亩土地!


    在前四年,王立给的租金是每亩五十钱。


    仅此一项,朱至澍每年的收入,就是一万五千两银子!


    蜀王府的两千多家仆和护卫,绝对不会饿死!


    不过,他毕竟是蜀王!


    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让他十天半月才吃一次肉,实在有些为难他!


    其实,也没这么惨!


    他的府库中,必有存货!


    最保守的估计,不会低于二百万!


    跟朱由检彻底翻脸之前,王还没想过动他!


    把他当猪一样养着,乖乖地别生事儿,对大家都好!


    如果真把他逼急了,指不定又会搞出幺蛾子!


    真要“赏他一口饭吃”,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每年的土地租金!


    然而,这笔钱要从自己的口袋里掏!


    实在有些不舍!


    给蜀王的“猪食”好一些,那其他的皇室宗亲呢?


    各种各样的郡王、将军、县主、仪宾什么的,就是一万多人!


    这些“猪”,是不是也要提高待遇?


    又需要多少银子?


    对这群“猪”,王立没什么好感!


    就算施舍百姓一口肉,也不想多给他们一口汤!


    不过嘛,堂堂的蜀王纡尊降贵前来,如果没点表示,好像也说不过去!


    这个嘛……


    嘿嘿!


    “当年,蜀献王在位时,恪守“忠孝为藩”之宗旨,月食?一石,修心养性,教化蜀人;


    然,后世的诸位蜀王全都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使得蜀中百姓怨声载道;


    自万历皇帝起,荒废田地、入山为寇的蜀中百姓,更是多达三百万之巨!


    此,皆是王爷你,之功劳!


    今,本厂公奉万岁爷重托,手执尚方宝剑入蜀,只求革旧除新,推立新法,以求造福万民!


    本厂公与王爷之间,本无冤仇!


    往日的诸多摩擦和误会,若能就此化解,也是利国利民之大事,本厂公求之不得!


    王爷,我先敬你一碗!请!”


    说罢,王立举起酒碗,面色和善。


    王立的话语中,既表达出对朱至澍的不满,也表达出化解仇怨的意向。


    朱至澍心头一喜,赶紧举起酒碗:“呃……请,请,厂公请……”


    “好说,好说!”


    一碗酒下肚,王立满脸堆笑,稍稍靠到朱至澍耳边:“王爷啊,我手上正好有个赚钱的项目,你想不想试试?”


    “赚……赚钱?”朱至澍满脸懵逼,疑惑地瞪着王立:“厂公,你的意思是……”


    “王爷啊,你世世代代就藩于四川,若能拿出银子开渠引水、修桥铺路、造福百姓、教化万民,必是功在当前,利在千秋之壮举!


    当然,你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在修桥铺路的同时,如果还能赚钱,岂不是一举两得?”


    王立这话,朱至澍越发地懵逼了!


    修桥铺路,确实是造福万民之举!


    但是,没人愿意掏出银子造福万民!


    要想从中赚钱,绝对是天方夜谭!


    正在疑惑,王立又说话了:“建昌卫那边的铁矿,西厂正准备大力开采!


    如果能把铁锭运往江南,一年能赚多少钱?


    然后,三年呢?十年呢?”


    说到这里,王立故意停了下来。


    朱至澍听到铁矿石,顿时来了兴趣:“这个……还请厂公明示……”


    “王爷啊,我已经算过了,拓宽一千二百里的官道,至少需要七百万两银子,至少耗时三年!


    但是,在三年之后,每年的收益不会低于六百万!


    我已经筹集了二百万的资金,正在想办法筹集更多的资金!


    如果王爷也能拿出一笔资金,咱们可以按比例分账嘛!”


    “……”


    听说需要那么大笔资金,朱至澍的脸,瞬间就沉了下来!


    若是几十万,咬咬牙,还是勉强可以挤出来!


    可是,还差五百万啊!


    如果按照投入银子的比例算分账,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


    只是,需要三年才能打通道路,变数实在太多!


    而且,建昌卫那边是否真有铁矿石,还是未知之数!


    王立这家伙,既阴险又残暴!


    真要跟他合作,必被他吃得渣都不剩!


    不行!


    这件事不能急!


    派人去建昌卫,打探清楚再说!


    如果真有铁矿石,先想办法做掉这家伙,咱自己去挖!


    花个三五年把路修好,也算得上一本万利了!


    咱那么大家子人,一家出个十来万,凑个七八百万并不困难!


    哼!


    为何跟你合作?


    我有那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