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跟洪承畴拜兄弟

作品:《穿越明朝假太监

    明朝的“参政”,是地方上“承宣布政使”的下级官员,从三品。


    而王立,是正三品的“提督”,在气势上也不会输给洪承畴。


    或许是先入为主,即使这个大明跟历史上的不太一样,王立还是把洪承畴看作“二臣”,没给他好脸色。


    “参政大人,你本是进士出身,不好好地呆在驻地管理文书,干嘛学着别人带兵?”


    王立特意强调“参政”二字,暗示自己比洪承畴高一级,并且出言揶揄。


    洪承畴并不生气,微微一笑:“袁督师也是进士出身,不也做过兵部尚书?不也领兵御敌?


    再说了,厂公乃是樵夫出身,不也做到了三品提督?不也领着锦衣卫平息民变?


    厂公没读过书,但在山西的种种赈灾措施,让杨总督也赞不绝口啊!”


    洪承畴的话不卑不亢,对王立既贬又夸,怼得他哑口无言。


    不得不说,这些学圣贤之道的书生,不仅骂人不带脏字,听起来还有些顺耳!


    此时的洪承畴还不是“二臣”,解韩城之围后名声大噪,王立很难找到继续攻击的方向。


    所以,王立首先就怂,举起酒碗:“洪大人,你邀我过来,不会仅仅是喝酒吧?”


    洪承畴端起酒碗,却没有送到嘴边,继续说道:“厂公,你去年把山西的大夭王,九条龙、四天王、映山红引到延绥,有些不仗义吧?


    这几股乱民,可是杨总督帮你摆平的哦!”


    听到这话,王立眉头一紧。


    什么大夭王?


    什么九条龙?


    还有四天王和映山红,都是些什么鬼?


    这些名字,一听就是造反头目!


    我都没见过他们,如何把他们从山西引到延绥?


    这是人干的事么?


    我有那么卑鄙么?


    咦?不对啊!


    去年,确实把十几万饥民骗到了陕北!


    难道,这些饥民到了延绥之后,全都造反了?


    我去!


    要是这些家伙回了山西,我哪里还有命啊!


    我就说呢,怎么没见人回来!


    原来,被杨总督给摆平了啊!


    “呃……洪大人,那是个误会,误会啊!


    来,干了这碗酒,咱俩就是兄弟了,哈哈哈!”


    兄弟?


    跟个太监做兄弟?


    洪承畴实在有些郁闷,但还是端起酒碗,陪笑着一饮而尽。


    “厂公,你真把洪某当成兄弟?”


    洪承畴一脸诚恳,又轮到王立不乐意了!


    这家伙,很可能是个二臣啊!


    跟二臣做兄弟,必遭后人的唾骂!


    我没什么大志,只想捞点银子,却受不了世人的唾骂啊!


    让我的子孙后代,如何抬头做人?


    不过嘛,“嘴巴肉张皮,边说边在移”,空口白牙随便说说,转头就可以翻脸不认!


    所以,怕他个毛啊!


    “洪大人的韩城之战,就连万岁爷也赞不绝口,以后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能跟洪大人做兄弟,是小弟的福份啊!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


    王立这话,确实是事实!


    在他看来,杨鹤的挂掉是迟早的事!


    杨鹤之后,没人敢到陕西任职!


    届时,只要洪承畴胆子够大,只要再立点功,“三边总督”之位非他莫属!


    而且,历史上的洪承畴,打起仗来那可是个狠啊!


    眼下,原来的盟友袁崇焕蹲了大牢,魏忠贤又变得猥猥琐琐,自己想要混得长远,是该另寻靠谱的盟友!


    至于洪承畴嘛,只要跟他保持适当的距离,只要他变成“二臣”时首先跳出来唾骂,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洪承畴这表情,又像哭又像笑的,到底几个意思?


    “洪大人,你这是……”


    “厂公,你真愿意跟洪某做兄弟?”


    “呃……难道……有什么不妥么?”


    “厂公!洪某是认真的!不是随口说说!


    如果你愿意,咱们马上就烧黄纸!拜天地!做真正的兄弟!”


    洪承畴直直瞪着王立,生怕他反悔!


    自陕西、山西的民变以来,洪承畴想了无数种平息的办法,却全都一一否决!


    杨鹤的招抚,洪承畴并不赞成!


    但,杨鹤毕竟是自己的上司,无法反对!


    如今,招抚已成事实,民变暂时平息,朝野上下一片欢腾!


    而洪承畴,却看到了隐忧!


    朝廷,向陕西下拨了十六万两的赈灾款!


    但,这笔钱出了京师不远,就只剩下八万两!


    运到陕西,只剩下四万两!


    实到各州各府的总额,不足两万两!


    发到百姓手上的遣散费,总共不到一万两!


    钱虽不多,乱民却暂时“回家种地”了!


    但,陕西的大旱,种地能有收成么?


    要是有收成,就不会有乱民!


    所以,陕西的民变再起,必是迟早的事!


    届时,朝廷再不会相信“招抚”,必会全力围剿!


    但,朝廷又能拨出多少银子?


    这笔银子到了陕西,又能剩下多少?


    所以,招抚或清剿,都不是平息民变的最好办法!


    西厂在山西的招抚策略,洪承畴仔细地研究过!


    带领百姓种红薯、种土豆种玉米,多少能填饱肚子!


    带领百姓开矿铸铁、带领百姓挖煤、带领百姓种植烟叶,又增加了百姓的收入!


    可让他们进一步填饱肚子!


    如此赈灾,朝廷无需投入太多银子,却是治标治本的唯一办法!


    而且,朝廷还能赚得一笔银子!


    由此可见,这位西厂厂公,绝非凡人!


    只可惜,陕西与山西的民情和资源略有不同,很难复制山西的赈灾之法!


    以厂公的精明才干,若能指导陕西的赈灾,必能有所建树!


    当然,现在还不是时候!


    等到陕西的一切“由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再请厂公出马!


    所以,与厂公烧黄纸,拜天地做兄弟,这是未雨绸缪,势在必行!


    此刻,洪承畴迫切地想要做兄弟,可把王立吓得不轻!


    这个时代的人,特别看重“烧黄纸,拜天地”!


    只要经过了这个仪式,如果犯大大罪,就算素不相识的人,也可能因“兄弟关系”被“诛连九族”!


    尼玛!


    这个洪承畴,将来很可能是二臣啊!


    自己只想找个盟友,找个可以互相帮助的盟友,可以随时翻脸的盟友,这才假意跟他做兄弟!


    没想到,这家伙竟然当真了?


    难道,他也看《三国演义》走火入魔了?


    或者,他知道自己的身家?


    以为自己是真正的太监,想得到自己的遗产?


    不行!


    不能让这家伙得逞!


    不能让他抓着小辫子!


    “呃……洪大人,我只是个太监!


    若与洪大人烧黄纸拜兄弟,可能有所不祥啊!


    若是洪大人因此绝后,小弟的罪孽就太大了!


    其实呢,异性兄弟最重要的坦承相对,彼此忠诚,相互扶持,而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仪式!


    你说是吧?”


    王立那副人畜无害的表情,那番发自肺腑的话语,把洪承畴哄得云里雾里!


    “厂公所言甚是!


    厂公,洪某虚长你十五岁,那就当仁不让,做大哥了!”


    “对,对,对!这就对了嘛!”王立哈哈大笑,站起身,恭敬地举起酒碗:“大哥,小弟敬你一碗!”


    “好!好!干了这碗酒,咱俩就是兄弟了!”


    洪承畴举起酒碗,二人一饮而尽,互拍肩膀,大笑不止。


    突然,洪承畴猛地拔出腰间长剑!


    宋哲赶紧护在王立身前,洪承畴却转身去了帐外!


    王立正在纳闷,却见洪承畴仰天起誓:


    “苍天在上!今日,洪承畴与王二狗结为异姓兄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永不相叛!


    有违此誓,如同此石!”


    “呯!”


    身前的巨石,被拦腰斩断!


    如此臂力,让王立羡慕不已!


    学着洪承畴的模样向天发誓,却始终斩不断坚硬的石头,让洪承畴有些尴尬!


    唉!


    早知道,就该跟陈王廷学点武艺!


    哪怕练个三十年,自己也才五十二岁嘛!


    “噗……”


    石头终于被斩掉一小块,宋哲赶紧打个圆场,这事就算过去了。


    回到帐中,几碗酒下肚,王立略有醉意。


    趁机,洪承畴开了口:“二弟,听闻……你正在山西招兵买马?”


    这话,马上就让王立警觉起来。


    莫非,他知道自己挖煤赚了钱?


    莫非,他知道自己想组建骑兵?


    不行!


    这事儿暂且得保密!


    骑兵啊!多烧钱的玩意儿!


    要是他开口借兵借钱,我哪好意思拒绝啊!


    这家伙,与自己拜兄弟,果然没安好心!


    于是,王立眼珠一转,满口哈哈:“哎呀,招什么兵买什么马啊!人家满桂是大同总兵,他跟我毫无关系!”


    “哦?”洪承畴眉头微皱:“我听说……皇上把曹将军调到了山西,不仅册封了太原总兵,还给了他一千关宁铁骑!


    据说,曹总兵出发时,皇上特意交待,要他听从二弟的指挥!


    这事,你还不知道?”


    “啊?有这事儿?”王立确实不知道,上下打量着洪承畴:“大哥,我确实向万岁爷借调了曹将军!


    却不知他已经出发了!


    更不知道他带了一千关宁铁骑!


    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弟,你这西厂提督,消息还没有我灵通啊!”洪承畴哈哈大笑,然后解释道:


    “曹总兵应该是奉了皇上之命,出京师后先是南下绕道河南,然后再往西安,再北上开往陕西;


    估计,是想震慑各地的乱民吧!


    刚开始,我还以为曹总兵是支援陕西,着实高兴了一场!


    直到,杨总督说起二弟借调曹总兵之事,这才恍然大悟!


    二弟,你果然神通广大啊!”


    听了洪承畴的解释,王立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刚才,他提到的“招兵买马”,应该不是单单指的曹文诏!


    这家伙,老是神神秘秘的!


    一看就没安好心!


    跟他打交道,得多加注意了!


    特别是自己贪钱的事,绝不能让他抓到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