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顺手牵羊

作品:《穿越明朝假太监

    王立,是个彻头彻尾的历史学渣?


    但是,他再渣,也听过吴襄和吴三桂的名字!


    从戏曲的角度来说,他“冲冠一怒为红颜”,也算一段佳话!


    但是,他毕竟是明朝的将军!


    向建奴献关投降,终归让人不齿!


    如今,不管他降清还是降李自成,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纳了“秦淮八绝”之一的陈圆圆为妾!


    敢抢我的女人,胆子也忒大了!


    就凭这点,这人就不能留!


    “王公公,你怎会知道吴三桂?”


    袁崇焕的问话,证实了王立的猜测:没错,这个吴襄,就是历史上那就吴襄!


    “额……这个……我是从纪用那里听说的……”


    王立支支吾吾地应承着,袁崇焕马上就板着脸。


    宁锦大战时,纪用和刘应坤做为监军太监,视死如归,奋勇杀敌,确实令人敬佩。


    但,他们都是魏忠贤的党羽!


    本应属于袁崇焕的首功,本应属于麾下将领的辅功,都被魏忠贤和他的党羽篡夺了!


    王立也是太监,但不是魏忠贤一党。


    所以,王立对他还算客气。


    “吴三桂虽只十六岁,却也闻名于军中!他随父亲披甲上阵,遇敌则先,杀敌无数!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


    “对,对,对!袁督师的麾下,确实是猛将如云啊!”


    王立随口应承着,成功混了过去。


    此时的吴襄任辽东总兵,深受袁崇焕和祖大寿的器重;


    而且,吴三桂还没有正式出仕,很难找到黑材料将其做掉。


    直到现在,能抢自己“秦淮八绝”的人,已经出现了好几个!


    其中,抢走柳如是的钱谦益,已经被做掉;


    抢走寇白门的朱国弼,即将被魏忠贤做掉;


    抢走陈圆圆的吴三桂,已经出现!


    抢走李香君的侯方域,是现任河南道御使侯恂之子,暂时找不到他们的黑材料;


    抢走董小宛的冒辟疆,抢走顾横波的龚鼎孳,抢走卞玉京的郑建德,


    以及,让卞玉京念念不忘的吴梅村,抢走马湘兰一片真情的王稚登,至今还下落不明!


    不急,不急!


    “秦淮八绝”还没有长大!


    还有的是时间!


    虽然柳如是已经死了,但其他七位才女应该尚存!


    再加个长平公主朱徽娖,还是能凑齐八个!


    对了,朱由检指定的附马周世显,也要找到他!


    然后,把他做掉!


    ……


    此时,正是十月底。


    但,此时的辽东,竟然奇冷无比!


    “去年的十月,辽东也在下雪!真是奇了怪了!”


    “还有更奇怪的!去年的浙江,十月也在下雪!真是见鬼了!”


    “就是!近几年的气候,实在有些奇怪!一定是天启皇帝偷懒没有祭天,惹怒了老天爷啊!”


    行军途中,几名士卒低声议论,王立突然心头一紧!


    我去!


    难道,这就是历史上说的“小冰河期”?


    唉!


    可怜的朱由检啊,千年不遇的“小冰河期”,竟然让你赶上了!


    想跟老天爷斗,必输无疑!


    “何将军,此地距离西平堡不到十里,你还是率军回去吧!”


    “王公公,袁督师有令:如果建奴来阻,就算拼到最后一人,也要保你周全!”


    何可纲的回答,不冷不热。


    这一路上,连续几日,他始终与王立保持着距离。


    祖大寿和麾下的其他将领,也是这样!


    他们,都不喜欢军中的太监!


    不论他是不是监军!


    “何将军,你麾下的将士都是步卒,如果与建奴骑兵遭遇,必会吃大亏!


    为了锦州和宁远,还请将军速速返回!”


    王立再次劝说,何可纲还是不为所动。


    于是,王立突然勒停战马,提高了嗓音:“何可纲,听命!”


    “末将……在……”


    何可纲不情不愿地拱手领命,王立厉声令道:“带领你麾下的两万九千将士,速速返回锦州!”


    犹豫了许久,何可纲大手一挥,身后的步卒终于停下脚步。


    其实,派遣何可纲领兵护送,并非王立的本意!


    派遣关宁铁骑护送,也不是王立的本意!


    没办法,只能通过“秘密使命”,才能瞒着袁崇焕,从他的防区去往沈阳!


    袁崇焕劳师动众派兵护送,只因圣旨中的“全力支持、不得有误”八个字!


    这八个字,他不敢有半点怠慢!


    还好,还好!


    大军出发时,祖大寿与何可纲得到的军令,是“不惜一切代价,确保王公公的周全”;


    并且,二人被要求听命于王立!


    眼下,大军已经离开关锦防线,距离沈阳只剩二百余里!


    数万大军跟在自己身后,实在碍手碍脚!


    王立让何可纲领兵先撤,就因为他是步卒!


    有祖大寿的骑兵断后,这支步卒必能平安返回锦州!


    另外,六千关宁铁骑仍在往东,其实包含着王立的私心!


    如果遇上八旗骑兵,如果吴襄和吴三桂碰巧战死,那就……嘿嘿嘿……


    ……


    九年前的萨尔浒之战后,明军主力始终龟缩在关锦一线;


    四年前,努尔哈赤从赫图阿拉迁都沈阳,改称盛京,明军也无力收复失地;


    而今,明军毫无征兆地东进,后金的几大贝勒个个磨拳擦掌,连番请战。


    然而,皇太极的态度十分坚决:“坚守不出!谁敢妄自出战,斩!”


    “可是……大汗,明军大摇大摆地杀来,八旗骑兵却龟缩城中,岂不让人笑话?”


    大贝勒代善说罢,三贝勒莽古尔泰也上前请战:“大汗,我只需五千骑兵,就能杀他个片甲不留!大汗,下令吧!”


    “不!绝不能出战!”


    放下手中的《三国演义》,皇太极自信地笑道:“汉人的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袁崇焕深通兵法,在没有粮草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向辽河进军,岂不可疑?”


    众将还想请战,皇太极挥手阻止,继续笑道:


    “明军连续逼近西平堡,见我没有上当,于是撤回步卒示弱!


    这个圈套,还不够明显么?


    我若出战,必中其计!


    所以,传令各城,务必死守!


    谁敢出战,定斩不饶!”


    说罢,皇太极继续捧着《三国演义》,读得津津有味。


    众将正要退下,突有信使匆匆来报:


    “报……大汗:明军何可纲部去而复返,昨夜攻占了西平堡!


    祖大寿率领六千骑兵,继续向辽阳进发!”


    闻报,众将一片哗然!


    皇太极心头一紧,面色却毫无波澜。


    西平堡,守军并不多,却是八旗兵进攻关锦防线的前哨站!


    并且,皇太极效仿书中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西平堡屯集了大批的粮草军械!


    西平堡被攻占,众将又惊又怒,连番请战。


    皇太极仍旧摇了摇头。


    “我刚才说过,何可纲的步卒只是疑兵!


    如今,果然证实了!


    他示弱退走之后,见我仍未出战,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


    袁崇焕深谙兵法,绝不会孤军深入!


    在祖大寿与何可纲的身后,肯定定有一支主力部队!


    我若出战,必中其计!


    所以……”


    皇太极没再说下去,自信一笑。


    挥手示意,众将只好退下。


    何可纲,确实攻占了西平堡!


    他,最讨厌的就是太监监军!


    因此,对于王立的命令,他选择了违抗!


    他只退出十余里,稍加休整后,马上就悄悄跟在王立的身后!


    没想到,捡了个漏!


    当时,祖大寿引着关宁铁骑,浩浩荡荡来到西平堡;


    那时候,没人知道城中有多少兵马!


    王立紧贴西平堡行军,是想引出八旗军!


    借他们的力量,做掉吴三桂!


    自己有“议和使者”的身份,没有性命之忧!


    王立没想到的是,城中守军严守军令,紧闭城门;


    眼看天色将黑,祖大寿不敢驻兵城下,请示王立后,往东北方向行出二十里下寨;


    眼看明军的骑兵离开,藏在城外的运粮马车,这才急忙向城中开进;


    此时,何可纲正好赶到!


    西平堡的城门,正好大开!


    大冷的天,在城中过夜暖和多了!


    于是,何可纲来了个顺手牵羊!


    城中的千余名后金士卒,尽皆被斩!


    没想到,城中的存粮,竟有十五万石!


    两万九千步卒,可以吃上好几个月!


    而且,还有大批的火枪、火药和刀枪剑戟!


    消息传到骑兵营寨,王立懵了圈。


    而祖大寿,更加懵了圈!


    在宁远的时候,这位王二狗公公曾说过,他来辽东的目的,是解决关宁军的军饷!


    而且,还有“秘密使命”!


    看来,他向西平堡进军,绝对不是巧合!


    原来,城中只有一千守军!


    他让何可纲退兵,让自己攻打西平堡,是想让自己建功啊!


    没想到,被何可纲抢先一步!


    “王公公,眼下,应该往何处进兵?”


    祖大寿的问话,变得十分谦卑!


    这,是他第一次向王立示好!


    “既然何将军攻占了西平堡,咱们正好进城,静待八旗兵的到来!”


    “好!就依王公公之意!”


    于是,一声令下,关宁铁骑趁着夜色,迅速开往城中。


    此时的王立,又在暗喜!


    哼!


    抢了皇太极的粮草,他一定会发飙!


    八旗兵,很快就会杀到!


    哈哈!


    吴襄,吴三桂!


    我就不信弄不死你!


    只要吴三桂战死,我马上出示朱由检的秘诏,跟皇太极议和!


    本来嘛,朱由检知道“秘密议和”的难处,他只是说“尽量瞒着袁崇焕”!


    我已经尽力了!


    所以,议和之事泄露,真不能怪我啊!


    朱由检这人,喜欢要面子!


    大不了,我帮他背了这个黑锅!


    历史上的骂名,对我来说算个屁!


    这世道,只有银子和女人,才是真理!


    就连秦桧都有人帮他翻案,又何况是我!


    而且,我只是跟皇太极议和,为大明换来喘息之机,又没有当汉奸!


    而且,汉武帝跟匈奴议和,也没人说他是汉奸嘛!


    “王公公,进城之后,咱们又咋办?”


    “等!”王立冷冷一笑:“等皇太极派兵前来!”


    “哦!”


    祖大寿恍然大悟,欣喜地凑过来:“王公公,你的意思是“围点打援”吧!


    哈哈!这一招可狠了!


    去年,皇太极先后攻打宁远和锦州,就是在“围点打援”!不过,被袁督师识破了!


    王公公,咱们……要怎么围点打援,才不被皇太极识破?”


    闻言,王立一脸黑线。


    你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


    郁闷之余,王立呵呵一笑:“很简单!把地图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