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兴隆帝的忌惮

作品:《寒门权臣

    他们进了村庄,就看到一群年轻人,正拿着刀和枪在练功。


    另外一批孩子,则是由一位年迈的文士,负责教导。


    李三思循着脑海中的记忆,一路走到了村庄尽头,看到了一座砖石房子。


    屋前还有两座砖瓦小楼,是个大窝棚,屋内摆满了桌子和椅子。


    十几个村民在做饭,有干粮,有包子,有煎鱼,有鸡蛋汤,还有炒菜,香气四溢。


    这一幕,与三年前来到小渔村时,完全是两个世界!


    欢声笑语,练功声,读书声,炒菜声,应有尽有。


    李三思看得目瞪口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仙境了,只可惜,马上就要被毁灭了!


    村子里的人,也都看到了这一幕,纷纷将楚汐月喊来!


    “你是谁?”楚汐月问道。


    李三思见过楚汐月,不止一次:“我刚从桐州归来!”


    “哦!”


    楚汐月问道:“你看到阿轩哥哥了吗?


    “见到了!”


    李三思微笑着说道:“他的盐票,盐引,盐,还有那三柄唐刀,换得了很多银子,还有那一首诗,震动了整个大江南北,并且和海天叔叔结为莫逆之交,如今,他的名声,可是响彻整个大江南北啊!”


    关于胡梦莹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提的,李三思还是知道轻重的!


    “真的!”


    楚汐月激动的双腿一蹦,握着粉拳:“我就说,阿轩哥哥最棒了!”


    李三思颔首。


    “车上是谁?”楚汐月好奇问道。


    “是在下的妻子。”


    楚汐月自然不会怠慢,走到马车道前,说道:“嫂子,你下来,进屋去说说话?”


    她还有很多陈轩的事情想要询问李三思。


    “我身上的衣服很长,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不是很方便!”


    李三思的老婆拿出一个小火炉,一个小碗,说:“这是我刚熬的汤,来的时候,炭火一直热着,你尝尝。”


    没有任何的怀疑,楚汐月将那一锅浓汤一饮而尽,然后就躺在了车上,呼呼大睡起来!


    “走吧!”


    李三思唏嘘不已!


    主意是陈轩出的。


    以他对楚汐月的了解,如果不这么做,楚汐月是不会离开的!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三辆马车掉转方向,向着来时的方向驶去。


    “你对汐月做了什么?”一个魁梧的身影拦住了他的去路。


    李三思没有藏着掖着,说道:“龙头关被异族攻破,陈轩选择留守桐州镇守,我想把汐月送去南方,他答应了,所以我才会这么做。他们绝对挡不住!”


    马车缓缓离开。


    其他人也都已经通知。


    只是他们不想离开,都要在这里等陈轩回来。


    大家都在瞒着楚汐月。


    王山身体一震,紧紧的攥着拳头,脸上浮现出狰狞之色:“异族!”


    晚上,小渔村,也就是那一群人,由徐盛带队返回。


    少顷,两人将所有的族人都叫了过来,商议完毕,便带着一队人马,扬长而去!


    工匠们花了那么多时间,炼制了那么多的唐刀,也被他拿走了。


    ……


    京都,御书房,纪云舒坐在太师椅上。


    看到八百里的紧急命令,兴隆皇忍不住皱了皱眉,咬了咬嘴唇,将奏章递了下去。


    上面写着,武陵上任之后,将薛盘关押起来,没收了他贪污的钱财,又将陈轩封为军师,让其掌管金符。


    更可怕的是,陈轩已经下达了命令,要在半个月后,与屠南王一战!


    两位宰相,六部尚书,在看到这份八百里加信的时候,都是目瞪口呆。


    整个皇宫都安静了下来,只有八个人的呼吸声。


    半晌之后,兴隆帝攥紧了拳头,一咬牙齿:“各位爱臣,不知以为如何!”


    石尧乾沉声道:“还请皇上下令,让武陵收起金符,把陈轩打入地牢,他这样做,根本就是胡乱发号施令,白白牺牲了几十万大军,桐州也要跟着陪葬!”


    左相杨奉国上前一步:“殿下,陈轩处事滴水不漏,不管是派人去宣传,又或者举办一场声讨,都是为了鼓舞将士们的斗志,让他们团结一致,半个月后的大战,应该就是他跟少帅想出的办法!”


    兴隆帝皱起了眉头,他可不认为这两个人能做到这一点!


    李士奇拱手进言:“殿下,武陵确实有一支精兵,可他们只是一支二流部队,如何能与异族的精英抗衡!如果他留在城里等待援军也就罢了,但他居然要去和异族开战,我看不出他是在找死!”


    “殿下,您看到武陵的命令了吗,您五年前就宣布了您的命令,去解散武穆的黑甲军,他居然又传令加那些人着急起来!又命江北省各州购买肉食,说是食了这些肉食,军中精力充沛,如此行径,岂不是乱了民情,民情何以堪!”


    兴隆帝咬着牙点了点头,这句话实在是太对他胃口了!


    他要在武陵城内驻扎下来,等候其他地方的援军到来!


    可现在看来,这两道命令,根本就没有被其听进去。


    丝毫没有半点大将之风,反而给人一种荒唐的感觉!


    “李尚书,顾尚书,若是能明白少帅与陈轩的计划,我等必成大器!”


    秦战毫不犹豫反驳,“殿下,兵者诡道也,一个将军的计划,如果被别人识破,那么他就会输掉这场战争。


    武陵战斗经验丰富,陈轩深谙兵道,两人联手,又怎么可能是自掘坟墓?


    这种做法很诡异,但以我的谋略,却能看出这是击败异族的机会。


    还望陛下稍安勿躁,不要错过这个大好机会!”


    兴隆帝有些不太相信,他扭过头,皱着眉头问道:“你觉得呢,右相?”


    鲍青史始终板着脸,沉声道:“皇上,属下虽不通军中之道,不知少帅与那童子之计,但左相与秦尚书所言甚是,还请皇上稍安勿躁!”


    石尧乾、李士奇、古几道三人先是一愣,旋即恍然大悟,没有任何异议!


    武陵和陈轩得到了左相和周尚书和秦尚书的全力支持,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一旦这场战争失败,这两个人不是坐牢就是被逐出,谁也奈何不了他们。


    这是何等的高明!


    兴隆皇面色一黑,右相和三位尚书的心思,他又怎么会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