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皇上,圣人书里面没写啊!

作品:《大明:怒怼腐儒,我成批判型文豪

    第一天,在所有人的关注下,陈雍没有回应。


    第二天,陈雍依旧没有回应。


    朱标和宋濂都有些着急了。


    天香阁。


    翰林院的一群人围在桌子上,孔照说到:“诸位。”


    “都两天了聊斋还没有任何音信,之前打肿脸充胖子接了挑战。”


    “现在起自食其果了吧!”


    “哈哈哈!”


    周进笑道:“大人,依我看这就是必然的结局。”


    “我们翰林院集众人之精华才写出那么一篇劝农书,就连宋濂看完后都赞不绝口。”


    “他聊斋就一个人也要超过我们?”


    “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另一个学子张纯说道:“要我看啊,还是祭酒大人的这招高,在朝堂上提出挑战,将聊斋架到火上。”


    “只要圣旨明发天下,对我们来说就已经稳操胜券。”


    “若聊斋拒绝,定然名誉扫地!他的书稿可是要放在翰林院展览的!”


    “这就和太庙献俘一样!”


    “如果他同意的话,赶鸭子上架,强装淡定又有什么用,只会被别人嘲笑不自量力而已!”


    “我敬祭酒大人一杯!”


    “来来!”周进提议说道:“我们都敬祭酒大人一杯。”


    “哈哈哈~”孔照得意的大笑:“这次,等聊斋在大庭广众下向我道歉之时,我非要好好数落他一通!”


    “另外也看看,这孙子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


    “专门和翰林院过不去!”


    “对!”


    “来来,喝酒!”


    听着那边毫不掩饰的嘲讽,隔壁的商小伶狠狠踹了几脚墙,撇嘴说道:“得意什么?”


    “聊斋先生肯定会赢的!”


    “宁姐姐,你说是吧?”


    宁知雨并没有回话,反而忧心忡忡说道:“要在三天内写出品质超过劝农书的文章”


    “难啊!”


    商小伶大大咧咧说道:“不用担心!”


    “我对聊斋先生有信心!”


    “为啥?”


    “姐姐,您不知道,昨儿有个神婆从天香阁门口路过,我找他算了一卦。”


    “聊斋先生准赢!”


    原来是这样啊!


    宁知雨摸摸她的脑袋,实在不忍心说,这些算卦的都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就是要哄的你将钱掏出来~


    哎~


    傻妹妹!


    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中,总算是挨到了第三天!


    所有人干活前第一时间绕道皇城脚下看看有没有新的皇榜贴出!


    当看见还没有时,不禁一阵丧气!


    隆隆隆隆。


    春雷阵阵,今日的朱元璋换上自己的明黄色衮服,带着九龙翼善冠,迈步走到先农坛上。


    中书省左丞相汪广洋将祭祀用的三牲摆在上面。


    “臣朱元璋告祭皇天后土”


    国家大事,在戎与祀。


    每年春季朱元璋都要登上先农坛祭祀农神后稷,随后还要开春犁,做一场亲耕,表达自己对农事的重视。


    从先农坛下来后,朱元璋移驾来到旁边一块土地上,朱标扶犁,胡惟庸牵牛,朱元璋在后来拉着缰绳,喜气洋洋的开始犁地。


    胡惟庸为了投其所好,还从凤阳叫来几十户农民参加亲耕仪式,他们竖起大拇指夸赞说道:“看那架势,皇上是个会种地的啊!”


    礼部尚书一句句念的贺词,旁边还有戏班子扮演的风雨雷电诸位神仙。


    他本来想说够了够了,对于亲耕仪式,蒙元的皇帝从来都是走个形式。


    可朱元璋偏不,在众人瞠目结舌的目光中竟然整整犁了一亩地,多陇分开,做的实在是专业!


    “哈哈哈~”


    “许久不曾做,就这一亩地便弄得咱腰酸背痛啊!”


    朱元璋汩汩喝了一大口水,目光扫过文武百官:“你们,都下地耕上一些!!”


    “啊?”


    听闻此言,百官当即心里愁苦。


    他们养尊处优,哪会耕地啊。


    礼部尚书刚想劝谏这是违背礼仪的,朱元璋一个眼神便将他瞪了回去。


    他看向翰林院的周进:“咱可是记得啊?”


    “在奉天殿的时候,你亲口承认,听完劝农书后热血澎湃,恨不得现在就和农民一般同耕同住!”


    “可以开始了!”


    周进心中咯噔一声,天可怜见,他当时就是嘴快而已,哪能想到要玩真的!


    在老朱手下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官,他还是不明白,朱元璋是个较真的人啊。


    “还有孔照,翰林院的其他人,都去!”


    “是!”


    一行人挽起裤腿下了地里面,来到农具面前瞪大眼睛,面面相觑。


    朱元璋蹙眉说道:“一群人都没一个知道怎么耕地的吗?”


    “难道你们当官前不是农民?”


    “这”周进言道:“皇上,圣人书里面没写啊!”


    朱元璋心中一冷,对着凤阳来的老农努努嘴:“你们去教教他们。”


    “遵旨!”


    在几个老农的教导下,他们勉强有了分工,知道自己干嘛了。


    可周进的犁扶的软趴趴的,东倒西歪,好好一陇地画成了曲线,那耕牛也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变的很倔,就是不走!


    “啪啪啪!”


    孔照只知道用力拿鞭子抽,“快走!快走!”


    “你这笨牛!”


    等到了最后,就连凤阳的老农都没办法让牛走了!


    地里面活活成为一出闹剧。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目光幽冷,满脸不善。


    孔照几人赶忙跪在泥地里面,道:“皇上,臣等有罪!”


    “哼!”


    朱元璋并未多说什么,冷哼一声后便拂袖而去!


    不多时,在锦衣卫的保护下他来到应天城外的一处农田,见一个老者正坐在沟上休息,一孩童捧着一本书在旁边朗读,老农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哈哈大笑。


    时维三月,春雷阵阵,应天刮着一股微风,那孩童的声音他们听不真切,只是偶尔听到几句话。


    “农为天下之本”


    “劝课农桑~”


    “范进说道”


    孔照还以为念的是他的劝农书,当即昂首挺胸支棱了起来,仿佛刚刚的一出闹剧就没有发生!


    只是,范进是什么?


    他的劝农书里有这句吗?


    不管了,也许是哪句引用的句子,自己没记清吧!


    朱元璋道:“走,咱们去见见那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