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还是读书人出手狠啊!(第一更)

作品:《大明:怒怼腐儒,我成批判型文豪

    翌日。


    陈雍还在睡梦当中,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先生!先生!”


    他昨天和宁知雨两人相谈甚欢,忍不住多喝了一点,现在头还疼呢!


    谁啊?


    这么早就敲门,真是讨人厌!


    不知道他有起床气吗?


    嘎吱!


    他开门一看,正是客栈的伙计。


    “先生,青田书屋的刘掌柜给您留了一张纸条,说是有着急的事要见你!”


    “就在书屋门口!”


    “我知道了。”


    陈雍打了凉水洗了把脸,用力一激这才清醒了一些。


    他打量那张纸条,字迹模糊,纸张也皱皱巴巴,显然是在极其仓促的情况下写的。


    “这是怎么了?”


    那刘掌柜可是个心平气和的人啊。


    当来到天街的时候,他突然闻到一股焦胡的味道,青田书屋那里围满了五城兵马司的衙役。


    好好的一个书屋已经变得一团漆黑,大半建筑成为废墟,就连牌匾都被烧成了黑炭!


    路过的人指指点点:“这是怎么回事?”


    “好像是昨天晚上走水了!”


    “烧的挺大,里面的书都被烧光了!”


    “着火?之前从没发生这种事啊?难道有小偷!”


    “应该不是,刚刚兵马司的人从里面端出一箱子铜钱,那都融在一起,没法用了。”


    “小偷来了,面对这么多铜钱能不动心?”


    “也是!”


    “多亏控制的即时,不然就连累到其他家了!”


    “走吧走吧,以后可是得多小心。”


    刘掌柜和五城兵马司的衙役正在交代。


    他明明什么都没干,五城兵马司的人非得认定是他昨天没有熄灯,让交三两银子的罚款!


    “这明明就是有人故意纵火,我昨天晚上肯定将灯熄灭了!”


    无论他怎么说,五城兵马司的人就是咬住一句话:“交钱!”


    明里暗里威胁的话都出来了。


    刘掌柜的掰扯了好一段才将这些人送走,嘴里面依旧骂骂咧咧的:“这群混蛋!”


    “还真把我当成软柿子了?”


    他看见一旁的陈雍这才稍稍收敛,整理衣服走了过去,满脸苦笑:“聊斋先生,你也看到了。”


    “昨天晚上铺子突然着火!”


    陈雍问道:“是被人故意点了?”


    “我猜是这样,书屋开了四年,从来没发生过这种问题!”


    “你知道是谁吗?”


    “估计就是那些翰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惹怒了他们!”


    陈雍突然便想到了严东楼和周骥。


    以那个二世祖的性格,是能做出这种事的!


    “聊斋先生,您放心,铺子虽然被烧了,但是书籍还能继续印刷。”


    “东家不止有这么一个铺子!”


    陈雍说道:“昨天在天香阁,我看到李嘉的好友严东楼和江夏侯的公子周骥走在一起,那会儿他们醉醺醺的,就说过要烧铺子!”


    “应该是他们干的。”


    刘掌柜一愣:“周德兴的儿子?”


    “那倒是真有可能是他。如今应天有宵禁条例,能偷偷摸摸违反宵禁出来的,一共也没几个人!”


    陈雍问道:“铺子被烧了,你不想报复吗?”


    “报复?江夏侯?”


    陈雍将一个话本递了过去,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桃花扇!”


    “这是”


    刘掌柜的打开话本一看忽然心惊肉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赶忙合上:“这是真的?”


    “那自然!”


    “聊斋先生怎么知道的?”


    “我之前见过经历者,再加上私下调查,你放心,百分百的真!”


    “还有,我书中写的那个人叫周几,和他周骥有什么关系?”


    就算话是这么说


    刘掌柜又看了几眼,这可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刺激多了!


    “我得和东家说一下。”


    “嗯!”


    人之常情。


    刘掌柜擦拭擦拭脑门上的冷汗,看着陈雍离去的背影,喃喃说道:“还是读书人出手狠啊!”


    说完他便向着城西走去。


    城南是应天最繁华的地方,城西因为金川门堵塞的缘故比较萧条,里面甚至还有农田。


    他来到一处偏僻的地方,四周只是用篱笆简单的围了几下,连房屋都是用茅草做成的。


    推开大门一看,一个农夫正拿着撅头包地。


    “东家!”


    实在不敢相信,这农夫竟然是刘掌柜的东家!


    “怎么了?”


    “这里有本书,我不知道该不该出版,故而来请示一下。”


    随后刘掌柜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通。


    那农夫洗了把手,拿过书只是看了一眼瞳孔骤然一缩,实在是里面写的剧情太过骇然!


    “这说的是周德兴的公子?”


    “嗯!”


    “都是真的?”


    “写此书的聊斋先生非常肯定,最近周骥确实在夹着尾巴做人,洪武十一年也去浙江剿倭来着。”


    这东家深呼吸几口,眼中闪烁莫名的光芒:“我让你办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东家,实在惭愧,还是未曾引他出来。”


    “嗯!按照我私下的调查,当年的事情周德兴肯定参与了!”


    “这次就先教训教训他!”


    “家父生前以诤谏为己任,为此得罪了不少人!”


    “我虽然没他的风骨,但也不会面对此事闭口不言!”


    刘掌柜问道:“东家,您的意思是?”


    “那聊斋先生不是说了吗?他书中写的是周几,和周德兴的公子有什么关系?”


    “发!”


    “我知道了!”


    (今儿应该会有七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