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补救

作品:《八零军婚盛宠小辣妻

    也该是她们运气好,前脚刚到就瞧见赊小鸡的摊子。


    周围满满当当的全是人。


    鸡贩子扯着嗓子对后头新来的人喊;“五毛钱一只,现在养了秋天才来收,一个月内养死了不作数。”


    大伙一听挺好,又奋力的往里头挤。


    鸡贩子又接着说:“八只母鸡搭配一只公鸡,没得商量,讲价不卖。”


    不乐意的人就多。


    公鸡养着没什么大的用处,还容易抢母鸡的饲料吃。


    而且公鸡再大一点喜欢去折腾母鸡,老想着往母鸡的背上爬。


    家里就那么大,分开养不现实,又是花了五毛钱买的,直接掐死也舍不得。


    蔡婶愣是带着程秀从密不透风的人墙里扒拉出个位置来,成功蹲到了鸡笼子身边。


    程秀也不会挑鸡,凑了会热闹就退了出去,在另外一边卸下脚麦,喊:“收花生,一斤下脚麦半斤花生。”


    有些挤不进人群里看小鸡的孩子们退而求其之跑到程秀身边探头看她的麻袋,发现里头是下脚麦扭头就走,宁愿去旁边另一个赊刀的人摊子前玩。


    不怪孩子们没兴趣,程秀自个都被赊刀人吸引了过去,喊了几嗓子以后溜达到了人家摊前。


    赊刀人和赊鸡蛋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正都是先用后付钱。


    人家笑眯眯的抽着旱烟,也不着急做生意,瞧见程秀在看就懒洋洋的说;“八块钱一把,等鸡蛋五毛钱一个的时候来收钱。”


    程秀拿了把没开刃的菜刀掂了掂。


    用料确实是货真价实没有错,但按着现在鸡蛋的行情价,再过个十年顶多一个鸡蛋卖两三毛钱。


    程秀打量了下五十岁的赊刀人,寻思这老人家可能真没命等到鸡蛋五毛一个的时代。


    有小孩紧张兮兮的附在程秀耳边说,“我妈说了,等赊刀人来收账的时候也就是欠债人没命的时候,你不要买啊!”


    其实小孩的声音并没有很小,至少程秀和那赊刀人都听清楚了。


    另外一个孩子更实诚,直白的问人家,“我妈说你们是接着赊刀的名义盗东西的,你要挖我们村的坟吗?”


    程秀笑,不过家里也确实需要菜刀,从镇子上带来的菜刀用了十几年,都卷边了。


    赊刀人看她要买,爽快的掏出个小本子和铅笔,让程秀自个写上姓名和地址。


    程秀微微一怔,她现在都快要相信那两孩子说的是真的了,用铅笔写的字先不说橡皮一擦就没了,就是放那不动个几年也得模糊。


    卖家都不在意了,程秀也就恍恍惚惚的拿到了一把菜刀。


    这会已经有人来换下脚麦了,程秀让赊刀人先帮忙开刃,自己回去做生意。


    养鸡就得要吃饲料,她都不用吆喝就有源源不断的人要换麦,招呼在鸡笼子流连忘返的孩子回家勺花生来。


    等孩子们勺花生的家长们一块唠嗑。


    程秀环顾一圈都是年轻小媳妇居多,也就问一句,“你们有谁想挣钱?”


    大家一窝蜂的笑出声,这话说的,还有不想挣钱的啊?


    程秀继续道:“各位嫂子们,我现在需要人往城里送鸡蛋,送多少要多少,你们是一次性给我送完也可以,每个星期给我分批送也没问题,辛苦费都是一个月六块钱。”


    现在正是开春学校报名时间,小学一学期报名费两块五,初中生一学期报名费是五块钱,缺钱的人多了去。


    这里是生产队,以前就靠着种地挣工分呢,大部分人没有额外挣收入的项目,响应的人很多。


    程秀扫视了一圈,选中一个把小孩打扮得干干净净,二十五六岁年纪的小媳妇,“就你了”


    爱干净的人心细,能把自个和孩子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女人,各方面绝对都不会太差。


    小媳妇也高兴,她孩子要上小学啦,这学费不就挣出来了吗,十公里的距离对做惯了农活的人来说就是洒洒水的程度。


    这会蔡婶兴高采烈的兜着八九只鸡过来了。


    程秀让人先帮着兑下脚麦,自己拉着那小媳妇把事儿往细里说。


    小媳妇学得可快,拍着胸膛保证问题不大。


    这十里八乡的人她都认识,都不用费力的一家一户去收,往外透点消息人家就自己上门了。


    意识到说漏嘴,小媳妇还挺心虚的瞥了程秀几眼,就怕说得太轻松了,回头人家觉得不值当压价咋办啊。


    程秀笑眯眯的让人放宽心,“坐着能收来鸡蛋也是你自个挣来的本事,怕啥?”


    她这两天都不打算营业,一来是没食材,二来是得处置好以后食材供应的的问题,不赶时间悠哉得很。


    鸡蛋的事儿一落实,程秀当天就跑去面粉厂,主打一个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这只是暂时的,回头等她手头上的钱富余了,光是面饼啦,大米拉就拉半间屋子屯着。


    买面饼是跟国营单位买,一板一眼没有活络的余地。


    等买咸菜的时候,程秀再不往国营市场去了。


    这年头菜市场职工也是公家饭碗,每天菜价,开市休市都是公家管控,里头的摊主都是当地粮食局三产单位的公家职工,卖的钱当然也不能放进自己口袋,而是交给公家。


    有些脑子活络的人就私底下把菜摊子租给私人,赚个八九块的转租费。


    程秀专门往自发形成的小市场里头钻。


    青黄不接的时候,谁家都得靠着咸菜过活呢,程秀往市场中心一蹲,只需要问一句会腌咸菜么,响应程度是百分百。


    她也就找了个长相和善的大姐跟人家谈生意。


    这又跟收鸡蛋是不一样的谈发,程秀跟人确定好了长期供货的关系,人必须得送货上门。


    她是早上出的门,在外头溜达了一整天,到傍晚才回的家,躺床上一动不动的挺尸,感慨着果然做人果然还是得勤快啊。


    虽然今天跑断了腿,但往后各自食材各家摊主分开送,她再也不请采买人员了!


    程秀拧开收音机听点广播。


    这会广播里有美食节目,正在教人做菜呢。


    两年前京都举办过异常厨艺鉴定会,社会反响很热烈,听说全国饭店办公室又商量着再举办一届。


    打从厨艺鉴定会以后,广播站不知道啥时候开始也有美食档节目呢。


    程秀本来是听广播放松呢,听着听着又寻思倒腾点新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