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倒腾点战备肉

作品:《八零军婚盛宠小辣妻

    人说完大步流星地朝宿舍走。


    一群老兵看着顾硕笔挺的背影反而笑了。


    跟顾硕掰手腕的老兵外号二赖子,笑着说;“气性还挺大!”


    直到身后灼人视线不再,顾硕才甩了甩微微发抖的手掌。


    真是疼死了!


    回到宿舍,顾硕就从枕头下掏出程秀的亲摸一摸才放好。


    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地回来继续睡觉,他却睡不着了,爬起来拿了根手电筒不动声色的出了屋子,坐在寒风呼啸的屋檐下,肩膀夹着手电筒铺开了信纸,用抖得不能再抖的手一笔一划的给程秀回信。


    任务内容不能往外透露一个字,他只能告诉程秀自己一切都好,训练得也好,再隐晦的提了一嘴即将外出做任务巴拉巴拉,若是久久等不见回信可能是他还没有回到连队等等。


    然后又说了下在连队的基本情况。


    现在每个月的津贴是12块钱,每天一块多的伙食费。


    北方的冬天和南方没啥不同,主要吃的都是白菜,土豆,萝卜和莲花白。


    不过每星期能吃到三顿牛羊肉,粗细粮的比例挺匀称。


    吃的还行,住的就不太行了。


    要是在连队里还好,但要是布防巡逻的时候住的就是四面通风,房顶长草的破民房


    男人不说苦累,反正苦的事顾硕是一个字都没有提。


    顾硕奋笔疾书几乎不带停顿地写完了回信,看着洋洋洒洒八页纸的内容陷入了沉思。


    程秀同志会不会嫌弃太啰嗦?


    人顿了顿,重新掏出信纸精简到了一页纸。


    这会稍微满意些了。


    顾硕充满柔情的检查着信件内容。


    程秀同志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依旧积极乐观的寻找生活的出路,简直就是他的榜样!


    他也不能落后程秀同志太多,要尽早争取多立功,找机会再调回南方去。


    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以后,顾硕以字不够好看,再次拿了一张信纸重写了一遍


    从部队寄出去的信有保障,虽然走的是邮局,但贴的是特殊邮票丢件可能性很小。


    信到程秀手里时也已经过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王桂芬一直在医院进行治疗,哪怕有蔡婶顾着,程秀跑医院就跟回家一样勤快。


    她偶尔会到收发室去看看,也刚好在邮递员送信时候恰好瞧见写着自己名字的信。


    这年头邮递员划区,一人一片区,有的人一辈子就干邮递员这活,就只在这一片区忙活。


    从医院到程秀的家都是同一个邮递员负责。


    谁家新搬来人了,邮递员比谁都熟悉,人甚至记得程秀。


    邮递员是个四十来岁的男同志,跟程秀唠嗑了几句。


    程秀忙,直到回家才拆了信到光线好点的院子外头看。


    信只有一页纸,程秀心想着顾硕训练辛苦,肯定是千方百计出时间写的信。


    她信的内容比较平淡,并没有过问太多。


    顾硕的回信却写了很多在连队里的趣事,看得程秀津津有味,回到屋里坐下又看了一遍。


    她手腕下压着今早刚送来的报纸。


    蔡婶是文盲,之前上了几期扫盲班现在是半文盲,全家就程秀每天有读报的习惯。


    她余光一瞥,视线这才从信纸转移到今早报纸的内容上。


    蔡婶也注意到,问:“报纸上写啥,你看得那么入神。”


    “有战备肉卖了”程秀兴致勃勃地把信收好。


    战备肉不要肉票。


    和陈粮不一样,战备肉都是新鲜猪肉放盐腌后直接入冷库冰冻,大概是一年,或者两年一换。


    粮食店还卖过二十年前的陈米呢,这一两年的战备肉真不算个啥,煮起来不用放盐就有咸味,吃起来咸鲜味,反正口感不差。


    程秀把卖战备肉消息的报纸那一栏剪下来揣怀里就去推自行车。


    她已经是第一时间去了,到了卖战备肉的农贸市场肉摊处,前头已经排了十来个人。


    程秀客客气气的问前头大哥,“今年战备肉怎么卖?”


    人家叨叨,七两折算一斤的鲜肉。


    也就是说买七两鲜肉的价格可以买一斤的战备肉,然后不要肉票,不限额,卖完收摊。


    程秀现在就靠着抠搜成本挣钱呢。


    肉骨头是上饮食公司掏的超高性价比


    做面点用的奶粉上奶站捞的免费奶皮子。


    面饼上面粉厂买的散装货。


    鸡蛋自个下乡收的


    花生油所需的花生是拿廉价下脚麦换的


    总之啥划算她要啥,这战备肉要能搁自己手里,加工成熟食赚点钱不是问题。


    程秀七想八想的时候,后头慢慢已经排起了长龙。


    前边买肉的人多是买一斤两斤,等轮到程秀,她看了一眼道:“半扇猪肉,我都要了。”


    按照七两换一斤的卖法,换算成钱的话大概是一斤的战备咸肉五毛左右。


    程秀要的那半扇猪肉足有六十斤左右,也就是三十多块钱。


    后头排队的人倒吸了口冷气,程秀其实也肉痛。


    做生意就是这样,赚的钱全压下一次生意里了,就这样循环往复


    程秀一个人要了半扇猪肉,后头排队的人肯定有一大部分买不上。


    骂骂咧咧的不少,但没办法。


    都是供应着家庭吃,谁家能没事花几十块钱买这么多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程秀请卖肉师傅把猪肉放自行车后座上。


    程秀现在跟锦城饭店的职工们混熟了不少,所以想直接把猪肉放店里,天气冷又是咸肉,下午再分肉不是问题。


    锦城饭店门口全是人,但程秀瞅着像是在掰扯吵架。


    她默默推着自行车经过饭店门口。


    “我们锦城饭店怎么可能一个月用了十块钱的电!”


    “你们晚上还弄夜餐呢,那都得费多少电啊!0


    “就是””


    程秀眼皮子一跳,抬头看向人群中心。


    抄表员这会正给人围着呢。


    这年头几乎都是共用电表,锦城饮食店也跟周围十来户民房一起共用电表。


    今天是头集体盘算电费的日子。


    一个杂院用一个电表,月末的时候按人头数分摊到每家每户。


    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伙还算和气,报着自家有多少电灯,都是多少瓦的,这个月开了多少回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