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李岩的心事

作品:《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崇祯14年5月上旬,洛阳城


    因为五省总督丁启睿基本上几乎就是个光杆司令,他想率领杨文岳的军队去收复洛阳,河南巡抚不同意;


    丁启睿又想率领武昌左良玉的军队去收复襄阳,湖广巡抚也不同意;


    这两地的巡抚纷纷向朝廷写奏折,分别要求朝廷优先考虑两省的省府开封和武昌,否则就会有危险。


    最后,为了避免不好交代,同时,五省总督丁启睿自己也怕死,于是只好带领部分左良玉和方国安的官军,围剿在湖广英山、麻城活动,并向安徽移动的革左五营。


    守在开封的杨文岳和虎大威、以及陈永福因为害怕被起义军偷袭,也担心开封的安危,所以尽管守在洛阳的军队很少,他们也不敢出去收回洛阳。


    这种微妙的情况下,洛阳尽管起义军不多,但仍旧是安全的!


    骑快马4天后,李岩率领亲卫队和红娘子,回到了洛阳城;


    同他一起回来的罗汝才马上要离开洛阳了,他的部队只有约7000多人;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上次伏击周铉失败,导致罗汝才在闯王那边很丢脸;


    闯王让他对这件事保密;他跟李岩不熟,就算熟,他也不会轻易向李岩说这些。


    回到洛阳城中,李岩大疏一口气。


    回洛阳的路上,他不断回想起周铉曾经说过的话。


    “闯王和他手下的将领难道真是为了天下苍生吗?”


    “给老百姓一点休生养息的机会吧!”


    “要打仗就去辽东打吧!”


    “闯王可以适当提出一些要求!”


    “到处杀官绅、地主和富人是对的吗?就能解决问题吗?”


    ……


    这次襄阳会议和闯王吞并张献忠这件事都说明闯王野心不小,李岩有些看不懂,闯王真是为了天下人、或者为了千万受苦的农民吗?


    本来他想将周铉的“适当提出合理要求,去辽东打建虏”的提议讲给闯王听,但是没有机会。


    在襄阳的这那三天,闯王太忙了!他根本没有时间见李岩。


    同时,李岩也不愿意在这个高兴的时刻,给闯王泼冷水。


    厅堂里,李岩叹了口气;红娘子看到李岩好像闷闷不乐,于是问道:“夫君,你有心事?”


    “没有,只是想着闯王提出了‘24万军队’的想法,这又得要死多少人?”


    “死不了多少人,主要是哪些官绅地主富人该死。”


    “可打仗怎么只死这么一点人呢?”


    “谁叫那些官府官兵反抗呢?”


    李岩哑口无言,这不守城、不反抗,不就是等死吗?


    红娘子继续说道:“那些官绅地主富人就该死,就是因为他们,导致农民没有粮食,没有衣服穿。”


    “的确有很多官绅地主富人为富不仁,可也不能杀死他们啊;”


    “我们起义军的苦就是他们造成的。只有杀了他们,我义军才才能报仇。”


    李岩有些不明白红娘子的想法了,他又想起周铉的话,于是问道:“那夫君家里也是官绅,岂不是也该死?”


    “当然不是!夫君是慈善之家,散尽家产来帮助穷苦老百姓。”


    “但是,这天下总有人大方,总有人小气;不能说不帮助穷苦老百姓,这官绅地主富人就一定要死吧!”


    “他们一定是坏人!心肠太坏了,义军一定要他们的命。”


    “哎!”李岩叹了口气,说道:“你先出去吧!为夫坐一会儿。”


    李岩喝了几口茶,心事一阵神游。


    他想起了周铉,想起了建虏;


    首发&:塔>-读小说


    他有些好奇周铉口中的建虏是啥样的,他更奇怪周铉所说的话,大明军队竟然打不过建虏。


    大明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官军这么多,为什么打不赢建虏呢?


    可惜,上次时间太匆忙,来不及详细问周公子。


    这个年轻人脑瓜子还真的有些东西,他也是忧国忧民!


    但是如何让天下人,特别是穷苦老百姓能够永远过上好日子呢?


    没有战争、吃得饱、穿得暖,而且是永久的好日子?


    李岩想不明白,这如何做得到?


    更何况,这周公子还是皇亲国戚,家里应该日子很好,也有不少银两。


    刚想到这里,弟弟李年过来了,他问道:“哥哥,我们义军该怎么发展?闯王有说法吗?”


    “有,说我们一年后,要发展到2万起义军。”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这可是好消息,有了这么多军队,就再也不怕官军了。”


    “我们是不怕官军,可扩展这么多军队,总得要发饷银,要让他们吃喝,这些从哪里来?”


    “饷银当然需要从官绅地主富人那边弄,吃喝我们种田种地可以解决一些。”


    “那得要从多少个官绅地主富人那边抢银两和粮食?抢劫官绅地主富人是有道理吗?”


    “哥,农民过得这么差,不都是官绅地主富人所导致的吗?”


    “弟弟,你也读过书。官绅地主富人固然有很多通过剥削农民获得银两;但是,那毕竟是人家买下来的田产和地产,他们收取一定的地租也是应该的啊!”


    “这个……”李年语塞了一下,又说道:“我不知道,哥读的书比我多,应该知道原因吧。”


    李岩长叹一口气,又问道:“弟弟,你说闯王现在的做法到底好不好?”


    “好,挺好的!你看现在势头发展得越来越好啊!我听传令兵讲,襄阳也被我大顺军拿下来了,是不是,哥?”


    李岩点了点头,闭了眼睛,不想说话。


    李年感觉李岩心情好像不太好,于是问道:“哥,你怎么了?以前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今天好像心事挺多的。”


    “没什么!”


    李岩本想把周铉讲的一些话说出来,又想起周铉的警告;


    他更担心李年会把一些话拿到外面去问去说,如果传到闯王那边,有可能会有很坏的结果。


    于是,他干脆变了个话题,说道:“弟弟,你看看如何能够招募,增加到2万个士兵?”


    “招募问题不是很大,但这2万个士兵,正常情况下一年至少需要6万石粮食。还有洛阳城内的老百姓,估计至少还需要10万石粮食。”


    “所以你的意思是赶紧种田种地是吗?”


    “不是的,这段时间到秋收粮食肯定是不够的,需要到洛阳附近去攻城,从官绅地主富人那边搞一些粮食,否则肯定是要饿肚子了,甚至饿死人。”


    李岩拿起了茶杯,喝起了茶。


    他在想,如今到底是因为起义军要惩治贪官污吏和为富不仁的地主,所以攻城杀人,还是因为需要军饷和粮草,所以才杀这些人?


    如果是前者,还多多少有正义和理由;


    如果是后者,那起义军跟土匪、恶霸、马匪又有什么差别呢?


    李年看着哥哥没有讲话,于是问道:“哥哥,我们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做?


    听说罗汝才将军的军队要走了,他们说要去别的地方打官绅地主富人;我们怎么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呢?”


    李岩盯着李年的脸,突然发现周铉说得很对!


    夏虫不可语冰啊!尽管对方是自己的弟弟。


    他回答道:“都5月上旬末了,发动大家赶紧种田种地吧!粮食也要适当控制控制,否定到时候要饿肚子了!”


    李年听到这些,赶紧去忙起来了。


    李岩则继续坐在厅堂里,他再次想起了周铉的话,“天底下最寂寞的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