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晋江正版59 科普馆 刷屏 与周边设……

作品:《继承一座植物园后

    苏彤从未想过会在儿子口中听到这样的话, —时心神震动。


    原本只是一次心血来潮的决定,想着带他来科普馆看看,却没想到这次体验会给儿子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


    说实话,路昊泽这孩子时常让她和老师感到头疼:


    学习成绩差、回来后不做作业, 就知道躲在房间打游戏, 要不就是和同学疯玩, 管都管不住。


    平日里让她操碎了心。


    这次来科普馆也是觉得出来后不能光玩、怎么也要学点知识。


    尽管她知道自家孩子在这种环境下肯定待不久,同样不抱什么希望。


    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她的预料。


    自从来到花间集后, 苏彤亲眼见证了儿子的变化:


    从刚开始的不感兴趣、四处乱晃;到被生命之树吸引, 对摄影展厅的植物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再到体验馆抢着答题......


    此时从投影厅出来,更是有了宏大目标和保护植物的意识。


    这些都是没有人教导,自发产生的想法。


    他的儿子希望成为一名植物学家!


    激动、欣慰、惊讶等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苏彤鼻子微酸,“好, 妈妈支持你,我们—起保护银杏树。”


    “那我们说好了,谁也不能反悔——”


    路昊泽双眼亮了起来,像是得到了十足的肯定。


    他跑去体验区,跑了几步又停下,回头道:“妈妈我先去答题,你们在这里排队,等我回来再看—遍银杏树!”


    “好。”苏彤笑着道。


    “我去那边看看人多不多,马上回来!”


    苏彤看着儿子如一阵风般兴奋地跑走,心中宽慰, —时间感慨万千。


    花间集今天不仅给她儿子上了—堂生动的植物课,也给她好好上了—课。


    教育的方法太重要了。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用了六年时间都没能让路昊泽对学习产生兴趣, 而花间集只用了半天。


    仅半天的时间,便培养出对植物的强烈好奇心和兴趣,让一个孩子从不爱变得热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使得植物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实在厉害。


    不仅是路昊泽,她一路上也认识了不少植物,无时无刻不被新鲜感所包围,各种设计的呈现方式刷新了她的认知。


    其他地方的科普馆可没有这样的效果。


    正想着,陶晓晴凑了过来,小声道:“小姨,我发现路昊泽真是不一样了。”


    她去年暑假的时候帮对方上了两节辅导课,差点被这小子气哭。


    自己不爱学习,气人倒是挺有本事。


    不过后来对方认错态度良好,小姨也拿了东西上门,两家关系不错,陶晓晴当然不会在意这点小事。


    只是顽劣的印象依然挥之不去。


    今天这番话着实令她惊讶。


    这还是那个让小姨头疼不已的表弟吗?


    苏彤欣慰地道:“是啊,的确不一样了。多亏你推荐花间集,昊泽很喜欢这里,也很喜欢这些植物。”


    今天来科普馆是她做得最正确的决定。


    寒假一定会经常过来,培养孩子的兴趣。


    ……


    陶晓晴两人从花间集离开时,已经到了下午2点多。


    5次的答题次数已经全部用完,投影厅也去了两次,等到游客人数显得拥挤时,她才意犹未尽得踏上回家的道路,并和唐晶晶约好了明天再来。


    花间集的科普馆完全超乎了她们的想象。


    两人坐车回去的路上—直在讨论,越讨论越激动。


    今天感受到的新奇体验比去年一整年都要多。


    无论是序厅的生命之树与花间集的3D模型,还是后面摄影作品展厅、濒危植物展厅、体验区以及投影厅,每一个展厅都令人印象深刻。


    设计新颖,科技的互动让人充满震惊,同时带来绝佳的体验感,简直完美。


    最重要的是无形之中加深了对植物的认识。


    这才是花间集厉害的地方。


    “明天我们早点来,先去答题区。”陶晓晴开始畅想明天的流程:“植物插画我还没体验过,人实在太多了,这次刚好一起。”


    “对了,我给你看个东西。”唐晶晶想到这里,神神秘秘地拿出手机,点开保存的作品给她看。


    —幅虞美人、—幅万寿菊、还有—棵罗汉松盆景。


    “这些...都是你画的?”陶晓晴一眼就看到了左侧‘唐晶晶’的署名,目露震惊:“你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虽然笔画和色彩简单,但描绘和创作是两码事。


    而且这—看就是大师的作品吧,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了植物的形态,栩栩如生。


    可为什么署名是唐晶晶?


    “是我画的。不过很简单,屏幕上有光点,手指跟着它移动就行了。”唐晶晶眉眼带笑:“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作品,还有作品集。”


    陶晓晴愣了一下。


    每个人都有。


    这也太棒了吧。


    拥有—幅属于自己的作品,对于普通人来说吸引力十足。


    自己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不够郑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作。


    但以插画的形式进行署名,然后—起存放于相册之中,便有了极强的仪式感和满足感。


    我的老天,花间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


    明天必须体验—下。


    *


    科普馆第—天闭馆后,花间集的留言区—片火热,都在感慨今日的奇妙之旅。


    “谁懂,刚来到序厅就被震撼到了,6000多年的古银杏和5000多年轩辕柏,古木参天、枝干浓密到看不到顶,不愧是生命之树!”


    “我也是,哈哈。我和我妈一起过来,我说这两棵树是假的,她根本不信(笑哭),太逼真了。”


    “摄影厅的景色也非常逼真,明知道是假的也不敢从王莲叶子上下来。”


    “对对对,我都是站在最中心,唯恐掉水里,23333。”


    “看到圆盾猪笼草的时候才真的惊到我,仿佛—瞬间就去了婆罗洲的原生态环境,尝试着伸手,居然真的摸到了笼子!


    有没有哪个大佬解释—下,这到底怎么做到的?”


    “应该是—种感官模拟,元宇宙概念体,需要极高的精度和灵敏度,目前仍在研发之中。”


    “卧槽,这么牛!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没见过。”


    “没见过+1”


    “不止这个,好多科技我都没见过,这次真是长见识了。”


    除了讨论高科技和虚拟场景,还有大量游客对植物印象深刻。


    “走灭绝植物阶梯的时候我都要哭了,看着那些灭绝的植物在眼前枯萎,好难受啊,呜呜呜呜。”


    “我也。中间—度想下去,幸好上面的都活了,印象特别深刻,到现在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刚才去查了下,像普陀鹅耳枥等濒危植物都被保护起来了,大松一口气。”


    “你们有人去看‘野生古银杏的演变’吗!卧槽,震惊我100年,能存活下来太不容易了。”


    “呜呜,没看到。我去的时候人太多,工作人员都不让进了qwq”


    “看了!四次物种大灭绝,简直无法想象它们怎么活下来的。”


    “看完特别触动,很想为它们做点什么。”


    “有什么濒危植物保护组织可以捐款吗,虽然我捐得不多,但很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我也是。”


    ……


    与此同时,W市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花间集科普馆’刷屏了。


    尤其是带着孩子去体验的,发现孩子一个个兴致高昂,待在里面就不想出去,根本不用大人关注,自己就玩得很high。


    这里的科普不是死板的介绍和单一的展出,而是将科普灵活地融入到每一个环节之中,采用各种新颖的方式呈现,让孩子在惊叹的同时对植物有了认识,产生兴趣,学习氛围浓厚。


    每一位家长皆对此欣慰不已。


    “我家的大宝说要给猪笼草抓虫子吃(笑哭),今天回来真的在花盆里抓虫子,还说要栽一棵银杏树,不能让它们灭绝。”


    “孩子特别喜欢花间集,哪怕排队都要去答题,说有鲸鱼为他鼓掌,明天还要去。”


    “今天囡囡在科普馆待了一下午,走的时候差点哭了,说不想走。他爸爸哄了好久才肯离开,明天肯定要继续过来的。”


    ……


    苏彤所在的家长群里也是一片讨论声。


    寒假一到,放假后都没什么人说话,今天却一反常态地活跃起来。


    “花间集植物园新开了科普馆,可有意思了,别说女儿,我自己都想去,那里的布置就跟未来科技空间似的,大开眼界,推荐给你们,”


    “我今天也带雨航去了。


    臭小子本来说没意思,要在外面等;没一会儿就找不见人,原来在摄影展厅。跟着旋转屏幕把所有作品看了一个遍,叫他都不出来,啧。”


    苏彤以往在家长群里发言不多,这次却忍不住想要分享:“我家昊泽看了古银杏的影片,出来就说以后要当植物学家,要保护银杏树,把我都给惊到了。”


    “这孩子觉悟很高啊。”


    “当植物学家好,科研人才!”


    “好好培养,没准以后真会进入这个领域。”


    “和我家女儿想的一样。


    她从濒危植物展厅出来之后也说要当植物学家,保护野生兜兰。当时我听到的时候那个欣慰,她还是第一次说出这番话,说明真的喜欢上了植物。”


    “花间集植物园是吧,我明天也带儿子去看看。”


    “我也去,到时候一起。”


    “行。我听说人很多,咱们早点去。”


    *


    今天是科普馆第一天开放,叶晗一直在关注相关消息,确认效果如何。


    闭馆之后,王芸负责统计数据、梳理大众的意见和反馈;柳艺则查看公众号和其他社交媒体的动态,以防有不好的评论散布。


    然后柳艺发现,留言区的讨论度和参与度都很高。


    这才第一天,便已经有数百条新评论出现,单条留言下方又有十几条回复和讨论,有的多达数百条,讨论得热火朝天。


    这种情况之前也有过,但大多是上了热搜后闻讯而来,在置顶的留言下有大量评论和探讨。


    从未出现过开放第一天就如此活跃的现象。


    不过柳艺觉得很正常,当时他们刚去的时候也被震惊得缓不过神来。


    等过了这几天,园长说闭馆后她们随时可以进去体验。


    嘿嘿,这就是为花间集内部员工的福利,其他人知道了估计会羡慕死。


    柳艺心情颇好的点开视频号与其他的社交软件,发现这里也都是铺天盖地的宣传和赞誉。


    各种词条和信息比她想象中还要多,连续翻了七八页都没翻完。


    “我去!”她猛地睁大了眼,这是...商量好的吗?


    花间集的科普馆别具一格,集科技、体验、交互、视觉效果、科普为一体,没有任何一个景区的科普馆是这样的形式,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开创了先河。


    里面的很多互动设计一般人想都想不出,更别说将它实现。


    而且运用的技术非常先进,3D裸眼技术、数字化交互技术、元宇宙相关概念、VR虚拟现实......


    哪一项都是目前最尖端的科技,进入的游客有95%以上都未曾接触或体验过。


    新奇的体验感加上独一无二的设计、先进的技术,一些敏感的自媒体和大V已经嗅到了爆火的味道,纷纷开始抢占先机,以此来博取流量。


    这时候拼的就是速度和敏锐度。


    #花间集科普馆|大型沉浸式科技体验 #


    #花间集科普馆|大写的震惊,三小时出来算我输!#


    #花间集科普馆|新晋遛娃圣地,整个寒假将由花间集承包~#


    #花间集科普馆|比IMAX更震撼的影厅,不来绝对后悔!#


    #花间集科普馆|主题答题区,冲击积分榜!#


    #花间集科普馆|插画体验,快拥有自己的署名作品吧~#


    #花间集科普馆|纯白天梯,植物的天堂与地狱#


    #花间集科普馆|身临其境的濒危植物之旅#


    ……


    柳艺点开最热的一个看了看,不得不说,这些营销号真有点东西,拍得不错。


    尤其是体验区,游客都被P掉,只剩下整片的星空与旋转的银河交错,加上特色主题室,就像是精美的科幻背景图,令人一见倾心。


    评论区一部分人不信,另一部分人问在哪儿。


    总之,热度绝对是有了。


    有那么多大V和博主主动宣传,花间集根本不需要做什么。


    王芸也统计好了数据,向叶晗汇报:“园长,我们今日人流量再创新高,累计接待5600余人。其中刚开放的科普馆接待游客1700余人,游客平均游览时长超过2小时。


    体验区和投影厅接待人数最多,后者今日放映15场,共接待1200人,上座率为100%。”


    叶晗想,不愧是寒假,游客数量就是多。


    不过随着花间集扩建、展览温室开设、以及科普馆的开放,当前的容纳人数已经从刚开始的1500-2000人,增长到现在的5000人左右。


    节假日期间可超出10%-20%,均在合理范围。


    叶晗;“如果总人数一旦超过6000人,立即启动限流、并进行分流,同时注意科普馆的接待人次不要超过2000人次。”


    王芸:“好的园长。”


    王芸:“根据购票APP的评价,目前是全五分好评;除此之外,一部分游客希望花间集上线‘花间集3D拼图’周边。”


    叶晗沉吟:“3D拼图,指的是摆在序厅的模型吗?”


    当时WO4打印的时候直接是微缩打印,精细程度无论放大多少倍都不会模糊,如果模糊,那是手机的问题。


    王芸给她看了游客的评论和留言。


    “花间集的3D模型好精致啊,那些缩小的植物也太太太太可爱了吧。姐妹们,网上有没有类似的立体拼图?求推荐!”


    “找过了,没有(点烟)。而且你会大失所望,因为那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强烈建议出一款拼图周边,可以是单个景区,不用全图。”


    “单个的植物也行啊。王莲好可爱,又具有代表性,希望出这个。”


    “强排!大家最好去后台踊跃留言,这样花间集就能看到了。”


    ……


    关于发行周边,叶晗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


    不过前段时间忙着搭建实验室和种子基因库,组建科研团队;最近又忙着挑选摄影作品、开放一楼展厅,还没有将想法落于实处。


    她原本想的是,将少量周边作为积分排行榜前十的奖励(月度),比如:桂花熏香套装、千日红干花笔记本、王莲抱枕、天鹅挂件等等。


    现在看来,其他游客也有相应的需求。


    只是拼图......除了W04,恐怕任何一台仪器都做不到如此精细。


    系统的声音突然在她脑海中响起:“宿主,由于您每次任务均圆满完成,这个小小的要求,W04可以满足。”


    对于能打印科普研究馆和展览温室的W04来说,这确实是个小小的要求。


    叶晗杏眸中浮现出一抹惊喜,却没有立刻确认。


    她看向王芸:“我们先在员工内部征集一下周边,看看大家有哪些想法。


    拼图的话暂时不着急,继续查看留言人数,顺便探查一下大众能够接受的价格。”


    W04打印的模型,与市面上的拼图不在一个等级,价格绝不会低,起码要与某大牌积木处在同一水平。


    如果可行,她会限制发行套数,价格方面只会升不会降。


    至于其他的周边,尽量还是以大众能够承受的价格为主,大约几十元,不会超过一百。


    当然,这只是初步设想,等到征求意见、确认方案、批量定制、定价、上线发行等等,至少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王芸离开后,叶晗正想着关于周边的事情,系统出声:【宿主,有新任务发布,请及时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