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请夫子赐教

作品:《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刘金宝、刘金花、吕梁、吕大牛”


    听到管家念到自己的名字,金宝和金花赶紧上前,跟随大部队进了书院。


    一共二十人,按照男女和高矮站好。


    金花震惊发现,女孩这边就自己一个人。


    于是,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夫子第一个点了她,让她上前去。


    金花顿时一激灵,幸好没忘记刚刚学到的东西,先行了一个拜礼,而后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三位夫子好,我叫刘金花,是刘家村人,今年七岁。”


    刚准备开口询问她年龄和姓名的夫子,有点小惊讶,不过很快情绪就收敛下去,看起来很严肃的样子。


    他问道:“读过书吗?”


    金花:“读过百家姓。”其实她想说只读过一点,但三婶婶说了多说多错,先生没问那么细,就不用解释。


    三名夫子都很有兴趣的看过来,让她展示一下。


    于是金花就把自己刚刚才背下来的一长串姓氏都背了出来,足足背了五十五个姓,比她刚刚模拟的时候还多了五个呢!


    金花有点小自豪,但预想中的夸奖并没有,先前问她话的夫子见她停了,眉头微微皱起,“还有呢?”


    金花咽了口口水,“没、没了。”


    “那会写吗?”


    金花摇头。


    “会画吗?”


    金花还是摇头。


    “好了,你出去吧。”那先生摆摆手,提起笔,在刘金花这个名字后面画了个叉。


    桌案很高,金花踮起脚想看一看先生写了什么,只瞥见一点红色朱砂,就被先生一撇眼,吓得赶紧溜了。


    “这么快?”刘仲心里咯噔一下。


    这才进去不到半炷香呢,就考完了?


    刘仲问她里头什么情况,先生有没有说什么。


    金花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大脑一片空白,说不出来。


    “没事。”秦瑶低头对突然紧张起来的龙凤胎微微一笑,“别紧张,相信自己。”


    龙凤胎嗯嗯点了点头,全神贯注的盯着学堂大门。


    很快,孩子们一个一个走了出来,垂头丧气的,因为夫子问的东西,他们一个都答不上来,还不如刘金花,起码还能和夫子说上几句话。


    没一会儿,金宝也出来了,可能是排在后面的缘故,反而没那么紧张,快速把里头夫子们的问话流程都说了出来,给龙凤胎一个借鉴。


    秦瑶之前猜测书院里的笔墨纸砚是用来考核,但其实并不完全是。


    那些笔墨纸砚是给会写会画的孩子展示用的,考核比她想象的更简单。


    但发挥还不如金花的金宝却说,他看见夫子在他名字底下画了一个勾。


    秦瑶心里当即便是咯噔一下。


    环顾四周,细数一下,加上金花和四娘,女孩总共只有三个。


    不会吧?


    秦瑶心里生出一个不好的猜测——先生们难道不想收女学生?


    但还没等秦瑶调整对策,第二轮考核来了,另外一个女孩也在其中。


    四娘握了握拳头给自己打气,“勇敢四娘,大胆向前冲!”


    三郎有样学样,“勇敢三郎,大胆向前冲。”


    两人回望一下家人,跟随队伍大步走进去。


    第一个出来的,是另外那个女孩。


    小姑娘出来见了爹娘哇一声就哭了,说夫子好凶,她害怕什么也没答上。


    她的爹娘遗憾的叹了一口气,牵着她退到一旁,没等到最后结果他们是不会离开的,虽然女儿希望渺茫。


    秦瑶大概摸到了点规律,因为女孩少,可能是先从女孩的考核开始。


    那么第二个应该就到她家四娘了。


    “刘家村刘平菱,见过三位夫子!”


    四娘稳稳走上前,个子虽小,礼却行得很正,开口也落落大方,半点不见惧意。


    说完,抬起头来,露出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带着些娇憨和新奇。


    小姑娘长得很漂亮,穿戴整齐,不梳双丫髻,反而梳了一个单圆髻,用一张四方布包在头顶正中间,额前留着轻飘的齐刘海,乍一看,像个画上的小道童。


    她的布巾是淡粉色的,垂下两条粉色发带落在身后,不至于让人将她错认成男孩。


    这样玉雪可爱的一个小女孩,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看过来,三位夫子心都软了一瞬。


    成夫子轻咳一声,板着脸问了之前自己问过几十遍的问题。


    “读过书吗?”


    “会写字吗?”


    “会作画否?”


    四娘顿了一会儿,确定先生问完了,这才背着小手认认真真答:


    “禀先生,学生读过《诗经》和《论语》,会写,但我的字还没练好,画也是,爹娘说我手还嫩,提不起笔作画,所以只学了点三脚猫功夫,怕先生见笑。”


    说着,还挺不好意思的冲成夫子呲牙笑了一下。


    左右两位夫子听见这番话,都好奇的看了过来,前头考核了这么多个孩子,这还是头一个说话这么有趣的,让人眼前一亮。


    再一看,笑得猫儿一样,透着股狡黠的灵气,眼睛顿时挪不开了。


    成夫子左边年龄最长,才把一个小姑娘吓哭出去的丁先生突然想考考她,便问道:


    “小家伙,你可知道‘学而不思则罔’下一句是什么?”


    四娘嗯了一声,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齐齐一喜,可算来了个苗子。


    另外一位夫子也来凑热闹,问她:“可能背一首诗经中的诗歌?”


    四娘想了想,“先生,那我给您背一首《木瓜》吧,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童声清脆如百灵鸟儿,加上极富音律的调子,听得人心情舒畅。


    那夫子眯起眼睛缓了片刻后,又问:“那你可知其中之意?”


    四娘颔首,“朋友送我木瓜、木桃这些果子,我回赠他美玉美石,不是因为他送我东西我便要回赠,而是因为我珍惜我和朋友之间的情谊。”


    “这里面的情谊,既可以是友谊,也可以是互相钟爱的男女之间的情谊。”


    “从这首诗歌中,我们也可看到,回赠要比受赠大得多,这从侧面表达了珍重、理解他人的情谊,才是最高尚的情意。”


    答完,四娘又行了一礼,“请夫子赐教。”


    抬头一看,三位夫子面面相觑,像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解析模式一般,满是惊奇。(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