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收榛子

作品:《重返1983:开局迎娶前妻闺蜜

    很快,父亲就抗来了家里唯一的一杆秤,大称杆,大秤砣,需要两个人前后扛着,才能称重。


    现在还没有电子秤,家家户户都是这种老称,用起来费劲,不过撑得重量很大,杀年猪的时候,连猪都抬得起来。


    钩子将麻袋一钩,两人前后一抬,调动秤砣,很快就称好了第一袋。


    “五十四斤六两,一共是八块一毛九,五婶,我给你八块二。”说着,江年从兜里掏出一沓钱,一块两块的数着,将数好的钱,递给五婶。


    “嘿,真没少卖。”五婶接过钱,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


    平时没什么收入进账,这一进账就八块多,心里能不高兴吗?


    “到我了,到我了。”


    李婶已经等不及了,伸手招呼着,看别人输着钱,心里直痒痒……


    “四十五斤,六块七毛五。”


    “怎么才四十多斤,我这麻袋可比她的大。”一听才四十多斤,李婶有些不能接受,自己上前看了一眼称,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


    “你那麻袋是大,但是装的不实称,我采的时候装不下,可没少往下按,你肯定没我的重。”


    “哎呀,放心吧,江年还能骗你?”


    其他人也纷纷说道。


    李婶这才接过钱。


    紧接着,将其他两家的也全都称了重量,一个四十三斤,一个五十九斤,四家加一起一共201.6斤,一共花了江年30块3毛钱。


    几个人手里拿到钱,脸上全都美滋滋的,附近也有不少人闻声赶过来,见江年收榛子,几人都没少卖钱,都有些心动。


    毕竟,平时谁家也进不了几块钱。


    “江年,这榛子明天还收吗?”


    “是啊,你这收榛子怎么不声不响的,要知道你收,我们也上山去采呀。”


    “收,大量的收!”


    江年没有丝毫犹豫,继续说道:“你们采吧,采了我都要,一斤一毛五。”


    “那行,明天我就上山。”


    “这下好了,明天卖了榛子,给孩子买肉吃。”


    众人都兴奋的跃跃欲试,有人甚至盘算着明天起大早去采,毕竟,山就那么大,榛子也是有限的,谁采到就是谁的。


    送走了街坊邻居,江年扛着麻袋上了房顶,将收来的榛子全都嗮上,经过太阳的爆嗮,脱壳会非常方便。


    不过晾晒榛子,最怕下雨,一但被雨淋湿,就会发霉,榛子也会变质。


    “明天得买苫布回来才行。”江年心里盘算着。


    而此时,母亲汪红却有些闷闷不乐,一想到花了三十多块,她就心里一阵肉疼,更担心这些榛子卖不出去,嘴里开始碎碎念。


    “你这孩子,摆摊没少赚钱,就老老实实的摆摊就行了,收这么多榛子要是卖不掉可怎么办?”


    “你快闭嘴吧!”


    也许是被汪红的碎碎念闹的心烦了,父亲江大山抽着烟袋,吧嗒吧嗒的说道:“孩子肯定有他自己的打算,不然能收这么多?”


    “再说了,花的都是他自己赚的钱,又没花你的钱,你心疼个啥?孩子既然有做买卖的天赋,咱就得支持他,让他放开手脚的去做。”


    “另外,以后孩子在外面干啥,挣多少钱,你别跟个老母鸡一样到处瞎得得,人都嫌贫妒富,你都给说出去人家心里指不定怎么想呢。”


    “再说了,万一有人起了歹心,趁着家里没人来偷钱怎么办?”


    “哎呀…!”


    江大山前面的话,汪红倒是没怎么听得进去,可一听说有人可能来偷钱,她就吓得一个激灵,忙不迭的跑到江年跟前。


    “你爸说得对,你的钱一定得收好了,可千万别让人盯上。钱放在家里肯定不安全,这样,一会妈在你内裤上缝个兜,你那钱就都放内裤兜里,保证丢不了。”


    江年哑然失笑。


    “妈,内裤兜里能装几个钱,以后咱家有钱了,还能都放内裤兜里?再说了,纸币还好,硬币也放内裤兜里?那多嗝挺……”


    这话,一下就让汪红犯了难。


    以前家里只有将近一百块钱的存款,她就在内裤上缝个兜,一直这么存着,谁也偷不走。


    可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几百块,上千的事情。


    这么看,有钱了也不一定就幸福,吃不好睡不好的,放在家里怕被偷,带在身上还怕丢。


    “妈,咱还没那么多钱,用不着纠结。”江年看出了母亲心中的纠结,顿时安慰, “咱要真有这么多钱,也不用愁,城里有银行,把钱存在银行里,你怕啥?”


    “对对对,有银行,我怎么把这事儿忘了。”汪红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这个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赚钱都不容易,有点钱都放在手心里,没有钱存银行的概念,即便听说过银行,也没有存过。


    毕竟,挣得钱够生活开销就不错了,哪有闲钱存银行?


    “好了,这还没赚那么多钱呢,想那么多干啥?”江大山抽着烟袋,看了一眼江年,问道:“收这么多榛子也不知道你要干啥,不过看你显然是有主意了,我也不多问,不过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帮不了你啥,全都得靠你自己!”


    江年点头,说明白。


    看着自己的儿子,江大山欲言又止。


    他总感觉自己的儿子变了,变得成熟,变得有想法,变得甚至有些摸不透。


    这是好事儿, 他心里高兴,自己的儿子变得有能力,有担当,肩膀能够抗起一个家了。


    他总算相信,男人的成熟,都是一瞬间的。


    一个父亲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己的儿子比自己优秀。


    ……


    夜里,江年将第二天摆摊的材料都准备好,防止下雨,将榛子也都收了回来。


    坐在炕上,数了数自己手中的钱。


    第一天卖的57块5毛,买东西花了10块多,回来又给还了几份账,基本不剩下啥。


    今天卖的钱,回来买东西又花了15块6毛,收购榛子花了30块3毛,剩下了114块5毛。


    数了一下之后,江年又找了个小本子,将这几天的每一笔进账和出账都记了下来。


    做生意,就要精打细算,开流节源,这才是生意之道。


    生意的钱,和算的账都对上之后,江年这才拿出50块钱来到了东屋,将钱交给父亲。


    “爸,这是五十块钱,二婶家,东叔家,还有老曹叔家的钱我都还了,明天就把其他几家的账还一还,不够的,明天我摆摊回来再给一并给你。”


    看着江年递过来的钱,江大山迟疑了一会儿:“你要收榛子,正是用钱的时候,明天还要去提亲,要不先收着,还钱的事儿可以再等等!”


    “放心吧爸,今天没少卖,我兜里还有五十多块呢,明天干啥都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