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6章 七假干部

作品:《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再比如,一个县宾馆服务员年轻貌美,服务周到,深得领导喜爱,先是在宾馆解决了工勤身份,再读了电大,转成干部身份。


    后来当了宾馆经理,再后来当了副局长。


    最传奇的,当属一个民营企业老板,叫李国毅。


    他特别有经商的头脑和天赋,开了好几个厂子,服装厂、玩具厂,远近闻名,大赚特赚,在全省民营企业中都有一定影响力。


    赚了钱还不够,一门心思想当官,动起了歪脑筋。


    先是通过行贿镇领导成了党员,然后行贿县领导,成为了科技副镇长,当然是兼职的,他身份还是农民。


    后来,再通过到市委组织部找关系,并且行贿县委书记,一夜之间,竟然转为正式干部了。


    当然,他的档案连夜造假,要补足以前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这都是无中生有的。


    上上下下,视而不见,上下其手,联手欺瞒,最终完成了这场惊天大骗局。


    转成干部身份后,他不能在县里长待,因为都知道他,容易露馅。


    所以赶紧调到市政协的一个下属单位。


    当然,这都是要用重金开辟道路的。


    李国毅不缺钱,钱对他来说就是孙子。


    花钱买官,他毫不心疼。


    用他的话来说,拿那些纸票子买一顶大大的官帽子,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我老李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在市人大,他更是如鱼得水。


    一来,人大工作比较轻松,二来,人大有很多老领导。


    级别高,曾经辉煌,现在慢慢迎来人生的谢幕。


    李国毅太对他们的胃口了,不仅大把钞票奉上,而且十分贴心,把他们的生活照顾得很好,迎合了他们敏感的心理。


    这些老领导,还是很有影响力的,说了不少李国毅的好话,也给他介绍了很多人,给了他更大的施展空间和舞台。


    李国毅不光拍领导马屁,还充分利用他的资源和经营思路,帮助市人大开辟三产,多元化经营。


    他太聪明了,八面玲珑,让人喜欢是他最大的天赋和优势。


    实话说,当了官儿后,他基本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单位上,为单位领导服务,为单位挣钱。


    他的那几个厂子,根本没精力管,但赚的钱越来越多。


    钱这个东西有时候很有意思,你越是不求,越是到你兜里来。


    李国毅不只是服务领导,给单位做贡献,对下面的人也好。


    原本,面对这个“文盲”干部,很多人大的干部都是很排斥他。


    但李国毅丝毫不以为意,对所有人都很热情,逢人不笑不说话,请客吃饭是家常便饭,逢年过节,基本上每人都有一份厚礼。


    谁家里红白喜事儿,他除了明面上随大流的一份,私下里还有一份厚的。


    更有甚者,谁家里出了什么事儿,需要用钱,只要他听说了,都主动问要不要帮助。


    十万二十万的,根本不用你打欠条!


    这样经营下,他很快成了单位的红人,人人都很喜欢他,“威信”很高!


    每次投票,都是高居榜首!


    人大级别很高,副科级、正科级都不算什么,他很快就晋升了。


    后来,人大专门成立了三产公司,副处级,让他去当一把手,干的风生水起。


    几个人大领导都跟他说话,他心知肚明,自己的好机会来了。


    通过一笔巨额行贿,他竟然当上市人大一个事业单位的一把手,正处级!


    听说,那个提拔,七八个市领导给他说话,其中包括市纪委书记李秉国。


    后续提拔审核,市纪委当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顺利给了通过。


    一个中年商人,短短七八年,就从一个白丁,成为了市直机关的正处级领导,说出去谁信?


    督察组进驻后,没收到他太多的举报,说明他真的很会做人。


    后来,是因为督察组发现他经历太过于传奇,后面晋升的太快。


    根据梁组长关于紧盯干部提拔晋升有关指示,引起了督察组的注意。


    不过没有关于李国毅太明确的线索,因为督察组也只是例行检查他的档案。


    再一检查,果然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一名心细如发的年轻同志,看到他当年干部履历表上的个人总结。


    深入学习XX大会上关于XXX的重要精神。


    落款是1996年。


    但XX大会是1997年才召开的啊!


    这份材料一定有假!


    很明显,是后补的!


    当你看见一只蟑螂,证明有一窝蟑螂。


    引起了督察组警觉,排查他的档案,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很快,李国毅干部履历造假的事情就败露了。


    他不光干部身份是假的,经历是捏造的,年龄、学历、政治面貌全是假的。


    甚至连名字都是假的!


    他根本不是李国毅,当年为了招工,顶替了别人的名字!


    是六假干部!


    要说他哪里是真的,也许只有性别是真的。


    督察组有人开玩笑,他只是看起来是真的,谁知道人家心里怎么想的?


    现在这个社会,哪里有什么真假?


    大家莞尔。


    说不定,他是个“七假干部”!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个人从来都是行贿,没有受贿过。


    也许,他真的不爱钱,至少在他眼里,钱跟官位比,什么都算不上。


    关于干部人事问题,不是个例问题,而是普遍问题。


    干部和组织工作存在漏洞,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把官位和编制,当成了可配置的资源,当成了牟利的工具,才会出现那么多怪现象。


    必须严肃整治。


    经过这一轮督察,发现并解决了大量的问题!


    还探索建立了很多约束性制度。


    这些,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出台更多规定。


    这些基层的问题,很快席卷开来,蔓延到了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