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莫名其妙就修了个仙?(求收藏鲜花)

作品:《综武:人在雪月城,盘点十方武圣

    “这黄裳,还真是奇怪”


    “他明明只是翻看道藏,为何还能返老还童?”


    “难道说那道藏之内,还藏有修仙的办法?”


    想到这里,绾绾不由得美眸一动,整个人狂喜不已。


    “这修仙的办法,世人苦苦追寻却得不到!”


    “但是这黄裳却得到了!”


    “难怪此人会成为一代武圣!”


    说到这里,绾绾顿了顿,又继续道:


    “不行!”


    “这件事得让师父知道!”


    “或许我们魔门破碎虚空之法,也在其中!”


    “到时候万一能成功,那可就是托了苏先生的福了!”


    只是想一想破碎虚空,玩玩心里就一阵忍不住的狂喜。


    那可是魔门中人渴望已久的啊!


    作为好徒弟,这样的好消息自然要第一时间跟师父分享!


    与此同时。


    另一头,


    萧峰兄弟听到黄裳这一段,两人的脸上都不约而同浮现出惊愕的神情。


    萧峰顿了顿,一脸不可思议地说道:


    “真是怪事!”


    “看来这位黄裳果真是天生奇人,只是读书就能修得一身武功!”


    “如此这般,可真是让人羡慕!”


    萧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哪里像愚兄,练功二十多年,也不过才学会三四门功夫。”


    “人家只需要读一读,融会贯通后,便浑然天成了!”


    “不愧是武圣!”


    “哈哈!”


    说罢,萧峰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作为前任丐帮帮主,如今的南院大王,萧峰本就是一身豪迈,


    每每到了尽兴处,总要喝上几碗酒,才会觉得爽快!


    听到萧峰的话后,段誉点点头,也跟着说道:


    “大哥说得是!”


    “这自古以来,但凡站在武道之巅的高人,无不是文采斐然,能文能武。”


    “说到底,这文武之道到了最后,也有诸多相似之处。”


    “就像武当山上的那位老神仙,我记得他少年时,也曾考取过功名”


    萧峰点点头,忽然又叹息一声道:


    “只是这黄裳生错的时代,一会编书,一会带兵!”


    “到最后竟然要亲自去剿匪”


    “真是可惜!”


    听到萧峰这么说,


    一旁的阿朱不由得抿嘴一笑,淡淡道:


    “萧大哥倒是急人所难,”


    “但是仔细一想,若不是这黄裳被皇帝派去带兵剿匪的话,只怕我们今日在醉仙楼,就听不到这位武林神话的事迹了。”


    “说来,还是苏先生博古通今,不但通晓江湖事,甚至连朝廷的往事,也能一一道来。”


    “由此来看,这朝廷之中也有高人。”


    段誉笑着道:


    “阿朱姐姐说得对,”


    “想我段家先祖,也是绝巅好手,文采武功无一不通”


    “硬是凭着一身武功,才开创如今段家基业。”


    “这宫廷之中有高人,断然不假!”


    此刻。


    醉仙楼中,


    风吹烛动,落针可闻。


    人人都将目光聚焦在高台上的那个身影里,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苏航见状,只是轻摇折扇,继续说道:


    “诸位有所不知,在大宋一朝,文人带兵没什么奇怪,”


    “这是传统,也是规矩。”


    “毕竟,当年大宋皇朝之所以能建立起来,靠的就是武将谋反,黄袍加身。”


    “因此大宋的开国先祖做了皇帝之后,最忌惮的就是武将带兵。”


    “还没等皇帝退位,他就收回了武将们手里的兵权。”


    “同时,为了防止武将作乱,他将原来本属于武将的权力,慢慢地给了文臣。”


    “也就是说,在大宋一朝,武将领兵,可以训练士兵,可以上战场献言献策,唯独不能带兵。”


    “如此一来,这带兵的重任,就落在文臣们身上。”


    “也正因为如此,到了最后,黄裳才不得不带兵出征。”


    “只不过这一次带兵出征,却是无比顺利。”


    “很快,黄裳便带领官军杀到明教总坛,却不想在这时候中了埋伏。”


    “原来是明教有意诱敌深入,想要给官军来个瓮中捉鳖。”


    “等到众人都意识到自己身陷重围的时候,为时已晚。”


    “双方人马很快就厮杀起来。”


    “直到此时黄裳才发现,不仅是大宋官军身手平平,甚至就连不少的明教高手,武功也是一般。”


    “虽然他从未修炼过武功,也从未跟人动过手,但是他心里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自己能轻易胜过这些明教高手。”


    “于是,抱着这样的心思,黄裳终于加入到战斗之中。”


    “他没用任何兵器,也不需要任何人掩护,只是凭着本能,一掌一个。”


    “十几个回合下来,明教一众高手竟然被他击杀了二十个!”


    “要知道,这些明教高手可不是一般人,他们都是明教核心人物,不是法王就是散人,再不济也是总旗之类的。”


    “这些人来自江湖各门各派,大多也是修炼有成的高手,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众人竟然连黄裳随意一掌都接不住。”


    “此时的黄裳,不但招式怪异,内力更是强得可怕”


    “无论面对明教何等高手,都是一招一掌,但偏偏就是这一掌,却无人能挡。”


    “就是这般,一场打斗下来,因为黄裳的缘故,明教教众死的死,伤的伤。”


    “人家问他师父是谁,师从何处?但黄裳却说自己没有师傅,也不懂什么武功。”


    “明教众人哪里受过这等欺辱,于是又从江湖各处请来各路高手,一起围攻黄裳。”


    “而此时的黄裳武功虽高,但却毫无江湖经验,哪能敌得过这么多人围攻。”


    “仓促之间,身受重伤,不得不暂时避让。”


    “等到黄裳回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满门皆被屠戮!”


    “直到此时,他终于明白江湖险恶。”


    “从此,他放弃一切,一脚踏入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