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多事之秋呀!

作品:《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吃过饭陈平笙先回了客房。


    从樊城出来以后,他几乎没怎么睡过觉。


    天大的事,也只能等待明天再说。


    段韵给他换了崭新的被子。


    还点了一炉安神香。


    桌上弄了几碟干果,应该是怕他半夜肚子会饿。


    虽然身在外地,让他有一种回家的温暖。


    有个小妹子还真不错。


    细心程度比李铃铛可要强的多。


    躺在床上不久,他就昏昏沉沉进入了梦乡。


    院里只剩张铁嘴和段和谦两人喝酒聊天。


    张铁嘴同样瞌睡的要命。


    他的累是受了太多惊吓。


    又是被歹人追杀,又是被郑虎拦截。


    可以说活了几十年,这段路程最为刺激难忘。


    他没睡是因为知道老段更困。


    哪怕陈大人已经到了东平。


    以老段的性子,在没有找到官银前绝不会合眼休息。


    所以,他也不多做劝说,就是陪着老友东拉西扯瞎聊。


    一直把老段聊到睡着为止。


    “老段,你有没有觉得天下要乱的趋势?”


    段和谦手中的酒杯差点掉落。


    他左右环顾,小声提醒道:“张桥,你这张破嘴怎么还没有把门的。”


    “这种话切勿乱说。”


    “传出去那是要闹大乱子的。”


    张铁嘴嘿嘿笑道:“你特么还是谨小慎微的性子。”


    “都这么多年就是变不了。”


    “此处就咱们哥俩,我是说句实话。”


    “别看你是堂堂郡守,官场上的事你未必有我知道的清楚。”


    “别的地方不好说,只看青州局势有些不太稳定。”


    “我总觉得王平没憋好屁,在谋划什么大事情。”


    “你看自从陈大人做了樊城县令以来,闹出多少乱子。”


    “连吴阁老的寿宴都被他掀了桌子。”


    “你我最了解王平那个人。”


    “他眼里一向容不得沙子,可这次却平静得要命。”


    “难道还不反常吗?”


    王平年长他们几岁,三人曾经在一起求学。


    段和谦和王平关系一般,接触时间不长。


    张铁嘴倒是跟王平一直保持着联系。


    段和谦同样觉得反常,但不是因为王平和陈平笙之间的事。


    而是公主到了青州,这才是不寻常的讯号。


    朝堂之上谁不清楚陛下最疼爱公主。


    这么一个金枝玉叶,怎么闲来无事到樊城那种地方。


    必定是青州发生了重大变故。


    “我不太喜欢王平那个人。”


    “你以后也离他远些。”


    “免得哪天惹祸上身,我可没本事救你。”


    “相信我,青州不会乱。”


    “也绝对乱不起来。”


    张铁嘴不以为然。


    这种官方的话,说给那些衙役听或许有人信。


    他这种整日混迹于官场中的人。


    看事情远比老段这个呆子更透彻。


    王平那人不可深交,很早以前他便明白。


    但人与人之间并非只有朋友和敌人。


    还可以相互为了利益走在一起。


    “我只是闲来无事跟你聊聊。”


    “就拿这次官银被劫一事。”


    “为何不在青州地界动手,偏要选在东平郡。”


    “你觉得凑巧吗?”


    “天下哪有这么多凑巧的事。”


    “对方明明早掌握了官银运送的路线。”


    “以我的判断,很有可能里面有朝廷的人参与。”


    “倘若这是真的,事情可就复杂了。”


    “有人故意要避开青州,让你这个东平郡守背黑锅。”


    “你特么觉得自己向来不与人交恶,不代表就没得罪人。”


    段和谦神色凝重的饮了一杯酒。


    他隐隐能察觉到官银被劫,确实有人暗中透露了消息。


    朝廷运送这么一大笔银子。


    除了户部官员,以及几个重要的经办者。


    其他人不可能提前获悉。


    负责押运官银的朝廷护卫,身手肯定远胜过普通衙役。


    然而上百名护卫都被杀死。


    对方出手非常快,而且实力远胜于这些护卫。


    这岂是普通山贼和绿林能做到的事。


    “那你说说看,他们针对我东平郡又有什么好处。”


    “东平郡向来不大搞经济发展,不与青州争夺资源。”


    “就算把我段和谦换掉,朝廷能把东平郡给到青州管辖吗?”


    “这是绝不可能的事。”


    蠢驴!


    张铁嘴不客气地骂了一句。


    很多话他不能跟其他人讲。


    正如老段顾虑的那样。


    传到别人耳朵里,可能就是滔天大祸。


    他特么在这个操蛋的世道苦苦挣扎着。


    好不容易攒下点家业,可不想白白死掉。


    对老段不同,人活一世总有个交心的朋友。


    他就怕官银被抢只是麻烦的开始。


    提前让老段这个呆子警惕一些,说不定日后还可捡条命。


    “老段,咱们都这个年龄了。”


    “你觉得有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


    “劫官银,杀朝廷护卫都有人敢干。”


    “你这个郡守算个屁。”


    “我做个假设,你特么也别较真。”


    “想听就听一下,不想听当老子放屁。”


    “假如青州真要乱了,你会怎样?”


    段和谦毫不犹豫道:“废话。”


    “我当然先把消息传给朝廷,然后,守住青州门户。”


    “让那些乱贼出不了青州。”


    “只要等到朝廷大军一到,他们自然会被剿灭。”


    张铁嘴点了点头。


    这就是他心里做过的推演。


    青州如同一只猛虎,东平郡则是朝廷设下的山岗。


    守住山岗的通道,猛虎便无法出笼。


    这些年青州的县令,基本都出自王平门下。


    那些县令一辈子也没机会见到皇上。


    王平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最高的长官。


    地位绝对比皇上更有权力。


    “你看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青州不乱,你们东平无足轻重。”


    “倘若有了变化,换成是我也得先除掉你。”


    “因为你这个人一根筋。”


    段和谦心中有几分赞同这种推演。


    只是听起来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王平贵为青州太守,统领三十二城。


    做官到他这种程度,已经算到了顶端。


    难不成还想当皇帝。


    “你的假设还不成立。”


    “别忘记青州有陈平笙。”


    “他现在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小县令。”


    “手中掌握了两座县城,还跟方侯交好。”


    “就算王平真想动一动。”


    “首先便要面对陈大人。”


    “以我对陈大人的了解,他绝不可能退缩。”


    这个……


    张铁嘴想到陈平笙路上精彩的表现,也忍不住点头赞同。


    这可是位不好对付的硬茬。


    当初樊城是什么鸟样。


    前面那几任县令都没落个善终。


    唯独陈平笙到了青州,让局面变得不同。


    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


    正是因为陈平笙表现得太过于突出。


    让王平受到巨大威胁,所以,这个老匹夫才会急着动一动。


    两人正在聊天之际,柳相气喘吁吁跑了进来。


    “大人,江中发现了尸体。”


    段和谦缓缓起身,仰面吐出一口浊气。


    多事之秋呀!


    怎么好端端又冒出了尸体。


    难道城中发生了命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