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异族怎么了

作品:《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陈平笙做事讲究效率。


    几天功夫就完成了市场监督部门的设立。


    对于这项举措,徐渭起初是非常支持的。


    大衡前些年一直征战,建国后又遭遇了连续的天灾。


    樊城模式倘若可以做好。


    日后也能推广向全国。


    当整个大衡的商业繁荣兴盛下,国力自然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后来他又觉得哪里出了问题。


    这晚徐渭终于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听完后,萧玉若淡然地回道:“你是觉得陈平笙想建立一个小朝廷吧!”


    这句话一下就点醒了徐老头。


    对!小朝廷。


    县令在地方的权力本来是集中的。


    也就是陈平笙所言,权力机构不分明。


    经过改制后,把县令的权力分出了几个功能不同的机构。


    这不就是朝廷的雏形。


    “公主就一点不担心?”


    萧玉若笑道:“担心什么?”


    “他会越来越贪心,最后造反。”


    “徐老,你是不相信自己,还是不相信他。”


    “咱们就事论事地说这种全新的体制改革好不好。”


    这个……。


    徐渭支吾半天也没说出个囫囵话。


    要说好不好,当然非常合理。


    套用陈平笙所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因为职权不分明,很多百姓便会远离官府。


    就像毒胭脂案,没有一个女子主动报官。


    这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老夫当然知道他的出发点很好。”


    “以后通过市场监督,也能更有效解决城中的商业乱象。”


    “但这种改革还是不合乎朝廷规矩的。”


    “老夫信他没有。”


    “关键陛下是什么态度。”


    “他?”


    萧玉若轻哼一声。


    “那你为何不想想,父皇让我们两个到青州做什么。”


    “总不是为了让你保护我的安全吧!”


    “那不会。”


    “老臣全指望公主保护。”


    还算有点自知自明。


    萧玉若从没有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


    连普通百姓都能信陈平笙,为何她不信。


    “父皇让我们同行,就是代表了他的意志。”


    “论朝堂政务,我不如徐老。”


    “可论了解父皇,你不如我。”


    “徐老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


    “陈平笙这样做,其实是削弱自己的权力。”


    “如果县令的权力是一筐鸡蛋。”


    “现在他只是把鸡蛋分开放进了几个框子。”


    “鸡蛋的数量并没有发生改变。”


    “或许你会觉得他的权力增加了。”


    “事实恰恰相反,他这样做等同削弱自己手中的权力。”


    妙!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


    徐渭发现是自己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了。


    绝对的权力,必然滋生绝对的腐败。


    或许是自己根本不愿意相信,有官员能不贪恋自己的权力。


    才会对陈平笙产生种种怀疑。


    很多事想明白了,他心中也就释怀了。


    樊城的情况不错。


    当一份调查卷宗放在桌面。


    陈平笙用了两天时间阅完。


    除了个别商家的产品有小的质量问题。


    并未查出毒胭脂类似的案件。


    “大人,喝杯茶休息一会儿。”


    “吆。”


    “上等龙井,哪弄得好东西。”


    樊城产茶,但质量都很一般。


    城中的茶铺子都以出售凉茶为主。


    凉茶是茶也是药。


    他还是更喜欢这种纯粹喝茶的感觉。


    “大人怕是忙忘了吧!”


    “前几天段小姐让人专门从南郡捎来的。”


    “让大人不要整天只顾着忙公务,有时间也去南郡散散心。”


    陈平笙用手指敲了几下脑门。


    “看我这记性,最近都忙傻了。”


    想到南郡还有两个知交好友,他心里暖暖的。


    人生在世,总需要一些亲人和朋友。


    要不然孤零零地生活在这个时空,总觉得非常不真实。


    段飞兄妹虽然一直没空到樊城。


    他们之间却保持着联系。


    城中不少药商就是段飞介绍的。


    所以,这对兄妹对他没的说。


    “大人该休息一下。”


    “到了上青节怕是想停也停不下来。”


    上青节是青州最热闹的一个节日。


    会连续举办一个月的时间。


    这对樊城又是另一种商机。


    届时可以带上樊城的特产过去做展销会。


    “最近良村什么情况?”


    “派人去调查了没有。”


    荀国苦笑道:“我正想跟大人谈此事。”


    “自从割稻谷回去后,良村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听说孙族长在祠堂召开会议,重申女子在良村的地位。”


    “但那些女子不能就范,当场跟孙清才撕破了脸皮。”


    “当晚一半以上的女子都回了娘家。”


    “后来剩余的女子也都陆续离开。”


    “良村如今只剩下满村的光棍。”


    卧槽!


    光棍村。


    造孽呀!


    事情发展总会出人意料。


    他也没想到良村那些女子能有胆量做到这种程度。


    不过也好,该给那些老爷们上一课。


    让他们也体会一下没媳妇的苦恼。


    日子忽然变得平静下来。


    有了新机构的成立后,他这个县太爷基本没什么具体工作要处理。


    平时就在自己院里跟徐老头下棋喝茶。


    再跟萧玉若谈谈人生理想,偶尔占小便宜。


    生活过得也算轻松惬意。


    “铃铛回娘家有段时间了,你就不想她?”


    萧玉若问完后,心里莫名紧张起来。


    她也知道自己不该越线。


    这是人家夫妻之间的事。


    就算自己跟他们关系再亲近,还是该注意分寸。


    人的八卦倾向是本能。


    铃铛很少提到娘家,除了跟那个宋城和老瘸子来往外。


    很少跟陈平笙分开,她就有点好奇。


    “想呀!”


    “你没发现我现在每天都睡得很晚。”


    “那丫头就是一只爱跑的小野猫。”


    “说不定还要再过段时间才能回来。”


    “你是不是也想她了。”


    萧玉若点了点头。


    她现在跟李铃铛是无话不说的朋友。


    虽然府衙中还有杨盼儿在。


    总觉得杨盼儿没有铃铛更亲近有趣。


    “对了,我一直都没问过你。”


    “铃铛也是樊城人吗?”


    这个……


    他有点不好回答。


    按说李铃铛算是樊城人。


    实际上二龙寨很多人属于南越人。


    对于南越,衡人总带着几分忌惮。


    本地人还好一些。


    在萧玉若和老徐这种外地人眼中。


    那可能就是异族。


    “是吧!”


    “她家里没什么人。”


    “就一个老瘸子叔,你应该见过。”


    “哦。”


    萧玉若记得在矿场营救的人员中就有老瘸子。


    “他好像是南越人。”


    “尽管口音跟樊城本地人差不多。”


    “但一些用词,还是有迹可循。”


    “铃铛怎么会跟南越人搅合在一起。”


    陈平笙有点不耐烦道:“南越人怎么了。”


    “我们灵泉峡有两个村子都是南越移民。”


    “南越跟大衡又没世仇。”


    “如今还是大衡的属地。”


    “铃铛身边有几个南越人奇怪吗?”


    “奇怪!”


    萧玉若用手撑着下巴,静静注视着陈平笙的眼睛。


    这家伙还心虚了。


    莫不是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